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在当时很有名气。
注释:
①嗜:酷爱。
②管:笔管。
③皲: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④沃汤:在热水里洗。沃:洗。
⑤名:题名。
⑥征索:索取。
⑦挥毫:挥动毛笔。
⑧俄顷:一会儿。
⑨钞:通“抄”。
有一次,张溥在读书读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特别适合自己。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出去玩耍了,张溥就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大声地背诵着文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张溥的进步确实不小,已能基本连贯地背诵出文章来了。
有一天上课,先生叫张溥站起来背诵昨天讲过的文章。开始几段,张溥背得挺好,可没背一会儿就开始磕磕绊绊,背不下去了。他急得满脸通红,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是越着急,就越想不出来。张溥只好低着头等候先生的责罚。先生用戒尺打张溥的手,还罚他回去把这篇文章抄十遍!回到家,张溥顾不上吃饭,就含着眼泪开始抄写。手被老师打得红肿,等抄完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又查他背书。上句刚一出口,张溥自己也觉得奇怪,下句居然就顺着跟了出来,全篇文章很顺利地背完了。先生听了之后非常满意,连连称赞。
上完课,张溥想起白天的事,决定用抄写的办法来试试新学的文章。于是,他先诵读一遍,然后开始抄写。并且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等他抄到第五遍的时候,他觉得已经能够复述全文了。当他抄到第七遍的时候,他不仅领略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能够熟练地背诵了。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记忆力的办法。由于他长年累月地抄书,手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为勉励自己,张溥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正是靠着这种扎扎实实的功夫,张溥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来张溥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当时许多好学之士向他讨求诗作,他从不打草稿,往往是对客挥毫,一挥而就。张溥的诗大都收在《七录斋集》里,一直流传至今。
张溥天资不高,却通过“七录书”而获得成功,靠的就是有志气,靠的就是踏踏实实的精神。当然,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人人都要“七录书”而学。每个人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找适当的方法,但是这种志气和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若想从书中吸取营养,研究前人的写作方法等等,囫囵吞枣是不行的,与其匆匆忙忙地读一本书,不如仔仔细细地读一页书受用。有些同学读书图快,读书只是看看情节,读书缺乏刻苦的态度,他们虽读过不少书,但书里的有用知识象天空的云雾,象银幕上的一个小镜头,在眼前闪现一下,立即消失了。这样虽读得多、读得快,实际收效并不大。你们读是读了,如果能象张溥那样精读、细读,那么提高写作水平当然指日可待!
-
明史·陈性善传
陈性善,名复初,以字行,山阴人。洪武三十年进士。胪唱过御前,帝见其容止凝重,属目久之,曰:君子也。授行人司副,迁翰林检讨。性善 ...
- 546
-
明史·郑和传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
- 72
-
明史·尹昌隆传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中进士及第。授修撰,改监察御史。...
- 398
-
陈际泰勤读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逐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
- 72
-
明史·海瑞传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 ...
- 273
-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
- 414
-
沈链传(节选)
沈链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 ...
- 918
-
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 ...
- 314
-
明史·郭子兴传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出。始生,郭公 ...
- 915
-
王守仁传(节选)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关,观山川形胜。弱冠举 ...
- 96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