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论光武

诸葛亮 〔两汉〕
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时人谈者,亦以为然。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阔,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称邓禹曰:“孔子有回,而门人益亲。”叹吴汉曰:“将军差强吾意,其武力可及,而忠不可及。”与诸臣计事,常令马援后言,以为援策每与谐合,此皆明君知臣之审也。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曹子建评论光武帝:武将难跟韩信、周勃相比,谋臣不敌张良、陈平。现在人们谈论这事,也认为是这样。我以为这种说法确实是想赞美光大光武帝的德行,却抹杀了一代俊杰。为什么呢?回顾光武帝的二十八将,下至马援等人,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确切而论,不比高祖时的人差。之所以张良、陈平在前朝能特别显露,这本是因高祖办事比较粗心疏忽,故而张良、陈平在忠诚信义方面得以充分表现,彭越、周勃在外边得以横扫千军。有句话说:“劝人趁早把烟囱改弯、搬开柴草的好人被遗忘,而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被当做上宾。”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像二位开国皇帝当时的情形。光武帝的神机妙算,出自天帝之心,所以运筹帷幄无需他人多虑,许多奇计无需他人提出,于是以计谋相合、意见一致,共同成就帝王大业。光武帝称赞邓禹说:“孔子有了颜回,学生们对他更亲近。”称赞吴汉说:“吴将军勉强符合我的心意,他的勇猛可以有人比得上,而忠心却没有人能赶得上。”跟大臣们谋划大事,常叫马援最后发言,因为马援的计谋常常跟他合拍。这些都显示出圣明君主了解臣下的辨别力。光武帝的优秀将领不比韩信、周勃差,谋臣不比张良、陈平弱,究其原因,是光武帝深谋远虑,有防微杜渐的圣明;而高祖能力粗疏,所以陈平、张良、韩信、周勃才有“奋力扑救”的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曹植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汉二祖优劣论》,文章对高祖刘邦和世祖刘秀进行了比较。曹植认为,刘邦“功齐汤武,业流后嗣。诚帝王之元勋,人君之盛事也”,然而他的德行与名声不匹配,行为不符合纯粹的道义,够不上“完人”的美称。而对于光武帝刘秀,曹植认为他和睦九族,有唐尧似的美称;高尚纯朴,有伏羲似的品质;谦虚纳谏,有周公吐哺似的辛劳;留心民生,有从早忙到晚的勤奋。所以,论功业则突出,比兴隆则事迹优异,讲德行则无短处,说行为则无秽迹,是帝王之中的完人,应该在金石之上铭刻其业绩,以诗书记载其功勋。曹植认为:世祖光武帝远胜于高祖刘邦。
诸葛亮对曹植“世祖胜于高祖”的观点完全赞同,但对于文中所说的“光武的将领难与韩信、周勃相比,而谋臣则逊于张良、陈平”的观点并不认同,因此就写了《论光武》一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诸葛亮在文章一开篇,就对曹植所论提出了反驳,不同意曹植的简单对比,他认为汉光武帝和汉高祖时期的人才,其所处时势不同、所事君主不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他精辟地指出:曹植所谓汉光武帝“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的言论,是“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诸葛亮认为,从二十八将到马援之辈,都“忠贞智勇”,不输于刘邦手下的臣子。至于“张、陈特显于前者”,这是当时的客观形势决定的。诸葛亮从这些人才所事之君的不同来立论,指出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在于,汉高祖和汉光武帝的个性不同。因汉高祖“动多疏阔”,使得“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和汉光武帝用人之不同。“曲突徙薪”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看到邻居家厨房得横行于外”。他以俗语“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来总结汉高祖的烟囱是直的,炉灶旁堆放着柴草,就建议邻居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到远离炉灶的地方,否则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但邻居不以为然。不久,邻居家果然失火了,众乡亲们来扑救,火被扑灭。为了感谢众人,这家大摆酒宴,客人论功排座,那些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在上座,当初建议他“曲突徙薪”的人却并没有被邀请。诸葛亮用这个典故形象地点明了“汉二祖”的才能:世祖刘秀“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就像那位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早已把危险化解在发生之前,也就是说他因为深谋远虑,知人善任,所以“臣不显功”;而高祖刘邦的才能和谋虑不足,疏于管理,才使手下人有了展示的机会,陈平、韩信他们只好不断地“救火”,这进一步体现了刘秀胜于刘邦的观点。
诸葛亮进而论述了汉光武帝个人才能与其臣子之间的关系。他说:“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这就是说,在东汉王朝建立方面,是汉光武帝同他所拥有的人才共同发挥才能的结果。
最后,诸葛亮又进一步用光武帝称赞邓禹、吴汉和评价马援的话,来表现他们君臣之间的和谐。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邓禹、吴汉、马援三人都是后来归附汉光武帝的,并非早期追随他的二十八将,而从汉光武帝对他们的评价和任用方面,也足见他的胸襟开阔。诸葛亮关注汉光武帝君臣之间的关系,并将此视为汉光武帝有知人之智的例证,这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眼力,或许也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结合曹植的文章,品读诸葛亮的《论光武》,我们在感受东汉时期品评人物之风气的同时,更可以从文学家曹植和政治家诸葛亮的评论中,见识刘秀的王者风范。诸葛亮这种以君臣关系的两两比较所得到的结论,不仅在方法论上胜于曹植,而且在思辨的智慧上,也是曹植所不及的。曹植之论光武,文采斐然,不愧“八斗”之誉;而诸葛亮之论光武,则鞭辟入里,更加深刻和到位,实在是智者的高论!
展开阅读全文 ∨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
您可能感兴趣...
  • 诸葛亮论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 ...

    264
  • 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 ...

    779
  • 梁甫吟

    《梁甫吟》是三国诸葛亮(存疑)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梁甫吟》层层推进,语语相衔。作者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

    816
  •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1
  • 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1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
  • 与诸葛亮书

    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315
  • 诸葛亮故宅铭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 ...

    12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