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红楼梦曲:恨无常

曹雪芹 〔清代〕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正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好时光,没承想死亡已经来到。眼看着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抛弃,荡荡悠悠中就把年轻的生命消耗掉。回头望,家乡的路太遥远,因此特意在梦中把爹娘来相告,儿已去,爹娘啊,望及时醒悟越早作准备越好。
注释
喜荣华正好:指贾元春入宫为妃,显赫一时,贾府因此成为皇亲国戚。
恨无常又到:指贾元春忽然夭亡。恨:遗憾,叹恨。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
把万事全抛:抛下世间俗务,指死去。
芳魂消耗:指元春的鬼魂忧伤憔悴。庚辰本、北师大本为“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甲戌本为“望家乡,路远山遥”。
故:特意地。寻告:劝告,嘱咐。
黄泉:迷信说的阴曹地府。
天伦:古代制度用作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这里是父母的意思。贾元春用来称呼她的父亲贾政。
退步抽身:从名利场中退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红楼梦十二支曲》前面的两首曲子写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从这支曲子开始,扩大到宝玉日后“亲历亲闻”的一些女子,写女性共同的悲惨命运,使作品的主题由婚恋进人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贾元春在小说中露面的次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她对贾府和大观园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她,才有了贾家的“鲜花着锦”、 “烈火烹油”之盛,才有了大观园的存在和园中女儿们那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元春被置于除钗、黛之外其他女性的首位。这支曲子与判词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判词侧重于向读者勾勒出元春个体命运的历程,而曲子则截取了“元春之死”的画面,向我们揭示了元春之死与贾府盛极而衰、走向覆没的命运之间的密切联系,着眼点在元春对于贾府命运的影响。
此曲是以贾元春鬼魂的口吻写的。“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概括了元春的命运,同时也暗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不可依恃。后面三句,以整齐的句式,反复强调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对家人的挂念。随着生命的结束,尘世间的一切都应该结束了。然而元春的鬼魂却无法抛开对家人的牵挂,因为她对家族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祥的预感。因为悲恸与牵挂,元春的鬼魂也变得憔悴了。“望家乡,路远山高”一句,曾经引起前人的不少猜测。因为贾府就在京城,和元春所居的皇宫相隔不远,显然不能说是 “路远山高”。只要把这句话理解为人鬼殊途就可以了。曲子的后半部分,写的是元春向家人托梦,劝家人及早抽身,从政治斗争的是非漩涡中解脱出来。小说第十三回有秦可卿托梦给凤姐的情节,留下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等谶语。元春与秦可卿,一个是贾府表面风光的象征,一个是贾府内部溃烂的象征。她们共同暗示了贾家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结局。
元春的一生,达到了荣华富贵的顶峰,虽然位居深宫,不能经常与家人相聚,但她深得皇帝的宠爱,与那些被打人冷官的怨女不同。除了早逝以外,元春的一生还算是美满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历程,这支曲子用阴风惨惨的画面,极力渲染“元春之死”的悲剧色彩,不仅因为死亡自身即是一个悲剧,而且因为元春之死与贾府这个大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庚辰本脂批说元春之死“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脂砚斋在此曲后加了一条批语,称“悲险之至”,也正是着眼于贾府的家族命运而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恨无常这支曲子是揭露贾元春命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恨无常》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以贾元春鬼魂口吻,写贾元春死后,托梦给贾政夫妇,劝告他们从仕途官场抽身退步,以挽救贾府的败落。全曲套用白居易《长恨歌》的形式,采用渲染手法,烘托出一幅悲惨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

    44
  • 红楼梦曲: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 ...

    134
  • 红楼梦曲: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 ...

    973
  • 红楼梦曲: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3
  • 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 ...

    458
  • 红楼梦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 ...

    179
  • 红楼梦曲: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 ...

    557
  • 红楼梦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 一载荡悠悠。...

    285
  • 红楼梦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 ...

    605
  • 红楼梦曲: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13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