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乘孤舟冒风雨远去三千,把家园情爹娘恩全抛掉。强欢颜,远出嫁怕有损双亲风烛残年。慰爹娘,别把儿女来思念。
人生穷富古来由天定, 世间离合一向有因缘。从今后, 两地各自求平安,我去了,请不要再挂念。
注释
分骨肉:其意是骨肉分离,与亲人远离。
“一帆”二句:指贾探春远嫁。抛闪:抛弃、撇开。闪:撤。
爹娘:指贾政、王夫人。贾探春是庶出,为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认自己的生身母亲:“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红楼梦》二十七回)
穷通:穷困和显达。
奴:古代妇女自称。
牵连:心里牵挂惦念。
乘孤舟冒风雨远去三千,把家园情爹娘恩全抛掉。强欢颜,远出嫁怕有损双亲风烛残年。慰爹娘,别把儿女来思念。
人生穷富古来由天定, 世间离合一向有因缘。从今后, 两地各自求平安,我去了,请不要再挂念。
注释
分骨肉:其意是骨肉分离,与亲人远离。
“一帆”二句:指贾探春远嫁。抛闪:抛弃、撇开。闪:撤。
爹娘:指贾政、王夫人。贾探春是庶出,为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认自己的生身母亲:“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红楼梦》二十七回)
穷通:穷困和显达。
奴:古代妇女自称。
牵连:心里牵挂惦念。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是曹雪芹用探春口吻写的曲子。诗中抒发了探春远嫁与骨肉亲人分离之悲愤。探春是贾政小老婆赵姨娘所生,属庶出,为人“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此曲正是这两句诗的注解。
“一帆”两句,是说探春在风雨之中,远嫁海外,与骨肉亲人分离。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而且指探春远嫁时的政治背景,那就是贾府贵族家庭的分崩离析,探春的理家失败。她的出嫁不是在笙歌笑语中出门,而是冒“雨”顶“风”而去,因而情绪悲凉,调子低沉。这就为全曲定下了悲愁的调子。“恐哭”三句是说,远嫁海外是很悲惨的, 但又不敢痛哭,害怕有损年迈双亲的躯体,于是,只能告慰爹娘别把女儿挂念。这三句,有强作欢颜之意,也反映出探春矛盾痛苦的心情。“自古”四句,是告慰爹娘的具体内容。远嫁有如生离死别的悲惨,这对于出身名门贵族贾府的探春来说,只能用命运来解释。人生穷富离合均由命中注定;分别远离请各自多保重。最后两句,是告别时的言词。这两句,是离别语词的反复咏唱。但“奴去也”一声,却加重了分别时悲惨的情调。
探春虽属庶出,但却是封建贵族贾府中仅次于王熙凤的理家能手,被认为是“末世英才”。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花,曾为整治贾府内的上尊下卑,为保贾家的显赫地位而出谋划策,是小说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企图“补天”的“英才”。但是,现实教育作者,使作者赋予她不配有的好命运;使探春“补天”的企望落空,而且远嫁海外,成了生离即死别。作者对探春寄予了过多的同情,使全曲充满了凄凄戚戚的情调。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世,必然走向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再多几个探春,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曹雪芹对探春的过多同情,正好反映了他的阶级的局限性,而他用“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去解释探春的结局,也说明了作者世界观中存在着封建迷信的消极因素。
“一帆”两句,是说探春在风雨之中,远嫁海外,与骨肉亲人分离。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而且指探春远嫁时的政治背景,那就是贾府贵族家庭的分崩离析,探春的理家失败。她的出嫁不是在笙歌笑语中出门,而是冒“雨”顶“风”而去,因而情绪悲凉,调子低沉。这就为全曲定下了悲愁的调子。“恐哭”三句是说,远嫁海外是很悲惨的, 但又不敢痛哭,害怕有损年迈双亲的躯体,于是,只能告慰爹娘别把女儿挂念。这三句,有强作欢颜之意,也反映出探春矛盾痛苦的心情。“自古”四句,是告慰爹娘的具体内容。远嫁有如生离死别的悲惨,这对于出身名门贵族贾府的探春来说,只能用命运来解释。人生穷富离合均由命中注定;分别远离请各自多保重。最后两句,是告别时的言词。这两句,是离别语词的反复咏唱。但“奴去也”一声,却加重了分别时悲惨的情调。
探春虽属庶出,但却是封建贵族贾府中仅次于王熙凤的理家能手,被认为是“末世英才”。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花,曾为整治贾府内的上尊下卑,为保贾家的显赫地位而出谋划策,是小说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企图“补天”的“英才”。但是,现实教育作者,使作者赋予她不配有的好命运;使探春“补天”的企望落空,而且远嫁海外,成了生离即死别。作者对探春寄予了过多的同情,使全曲充满了凄凄戚戚的情调。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世,必然走向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再多几个探春,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曹雪芹对探春的过多同情,正好反映了他的阶级的局限性,而他用“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去解释探春的结局,也说明了作者世界观中存在着封建迷信的消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分骨肉这支曲子是揭露贾探春命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分骨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即贾探春远嫁他乡、抛别父母时的哭诉之词。整首曲子内容分两层:开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由自身抛别家园之悲而推想父母抛别女儿之哀伤。接着由人生穷达说到悲欢离合,以宽慰爹娘,切莫为女儿的远嫁而牵肠挂肚,伤损残年。整首曲子曲调哀怨动人,以贾探春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骨肉分离之苦,充满了伤感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红楼梦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
- 44
-
红楼梦曲: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 ...
- 134
-
红楼梦曲: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 ...
- 973
-
红楼梦曲: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3
-
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 ...
- 458
-
红楼梦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 ...
- 179
-
红楼梦曲: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 ...
- 482
-
红楼梦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 一载荡悠悠。...
- 285
-
红楼梦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 ...
- 605
-
红楼梦曲:留余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 137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