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太史慈就到了平原,对刘备说:“我太史慈,是东莱的见识浅薄的人,和孔北海并非骨肉至亲,也不是同乡旧友,只是因为名声志向相似而交好,有忧患与共的情义。现在管亥作乱,孔融被围,走投无路,孤军无援,危在旦夕。因为您有仁义之名,能够救助人的急难,所以孔北海非常慕仰,翘首以盼,仰仗于您,才让我冒着敌军刀刃,突破重围,从万死之中将自己托付给您,只有您才能使他留存。”
太史慈就到了平原,对刘备说:“我太史慈,是东莱的见识浅薄的人,和孔北海并非骨肉至亲,也不是同乡旧友,只是因为名声志向相似而交好,有忧患与共的情义。现在管亥作乱,孔融被围,走投无路,孤军无援,危在旦夕。因为您有仁义之名,能够救助人的急难,所以孔北海非常慕仰,翘首以盼,仰仗于您,才让我冒着敌军刀刃,突破重围,从万死之中将自己托付给您,只有您才能使他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各郡的守军招架不住起义军的攻击,东汉王朝摇摇欲坠。当时,身为北海相的孔融在都昌(今山东昌邑)被黄巾起义军管亥所部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东莱(今山东龙口)有一个青年壮士,名叫太史慈。他常年在外,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个人独自生活。孔融曾经多次接济过他的老母亲。所以,在听到孔融被困的消息后,太史慈的老母亲就对他说:“虽然你不认识北海相孔融,但在你外出期间,他对我的照顾十分周到,比亲人还要亲,他如今被黄巾军围困,你应该前去帮助他。”太史慈答应了老母亲,三天后便独自前往都昌搭救孔融。这天夜里,太史慈偷偷越过围城的军队,进入都昌城拜见了孔融,说:“孔大人,请给我一支兵马,我替你杀出一条血路,救你出去。”孔融对太史慈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并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请求。后来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援军前来搭救孔融,孔融很着急,决定派人给平原相刘备报信,请求刘备赶快出兵救援。可是都昌被黄巾军围得水泄不通,信息根本送不出去,再这样下去,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太史慈又来请求说:“孔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我保证能把信安全送到。”孔融见太史慈说的诚实,恳切,经不住他的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太史慈果然不负众望,用了计谋,迷惑了黄巾军,突围而出。
太史慈见到平原相刘备后,焦急地报告说:“现在北海相孔大人被黄巾军围困,孤立无援,危亡就在这一早一晚之间了。情况如此危急,请大人马上派兵相救!”看到刘备还拿不定主意,太史慈就进一步说:“我今天是从兵刃间突围出来的,奋不顾身地替北海相前来送信,就是想让您知道他现在的处境。务请大人救人于危难之中。”听了太史慈的话,刘备非常感动,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
东莱(今山东龙口)有一个青年壮士,名叫太史慈。他常年在外,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个人独自生活。孔融曾经多次接济过他的老母亲。所以,在听到孔融被困的消息后,太史慈的老母亲就对他说:“虽然你不认识北海相孔融,但在你外出期间,他对我的照顾十分周到,比亲人还要亲,他如今被黄巾军围困,你应该前去帮助他。”太史慈答应了老母亲,三天后便独自前往都昌搭救孔融。这天夜里,太史慈偷偷越过围城的军队,进入都昌城拜见了孔融,说:“孔大人,请给我一支兵马,我替你杀出一条血路,救你出去。”孔融对太史慈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并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请求。后来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援军前来搭救孔融,孔融很着急,决定派人给平原相刘备报信,请求刘备赶快出兵救援。可是都昌被黄巾军围得水泄不通,信息根本送不出去,再这样下去,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太史慈又来请求说:“孔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我保证能把信安全送到。”孔融见太史慈说的诚实,恳切,经不住他的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太史慈果然不负众望,用了计谋,迷惑了黄巾军,突围而出。
太史慈见到平原相刘备后,焦急地报告说:“现在北海相孔大人被黄巾军围困,孤立无援,危亡就在这一早一晚之间了。情况如此危急,请大人马上派兵相救!”看到刘备还拿不定主意,太史慈就进一步说:“我今天是从兵刃间突围出来的,奋不顾身地替北海相前来送信,就是想让您知道他现在的处境。务请大人救人于危难之中。”听了太史慈的话,刘备非常感动,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寓意:
当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民族英雄的理想,就是要把敌人赶走,使自己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下去。曾经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而导致中国落后,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无数个英雄烈士挺身而出,救国于危难。成语告诉人们,当“危在旦夕”的状态出现时,人们应摒弃小我,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使事物转危为安。
当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民族英雄的理想,就是要把敌人赶走,使自己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下去。曾经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而导致中国落后,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无数个英雄烈士挺身而出,救国于危难。成语告诉人们,当“危在旦夕”的状态出现时,人们应摒弃小我,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使事物转危为安。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三国志·华佗传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 ...
- 121
-
张飞横矛当阳桥
先主背曹公,依刘表。表卒,曹公犯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猝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
- 646
-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 ...
- 506
-
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 ...
- 781
-
兵贵神速
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 ...
- 143
-
临危护母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於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 ...
- 87
-
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 ...
- 578
-
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食之, ...
- 668
-
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 ...
- 853
-
刮骨去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 ...
- 874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