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明代〕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东风吹裂了红亭旁的树木,我走上高原惆怅的远眺日薄西山。
只可惜当年骊马疾蹄下的尘土,都已经化作游人眼中的迷障。
远处的青山渐渐凸显,高挂的太阳渐渐低垂,只听见荒园里冻雀的声声凄厉惨叫。
三归台边的古碑已经被时光湮没,只有项羽坟前的石雕马振古长嘶。
注释
绽:裂开。
红亭树:红色亭子旁的树。
可怜:可惜。
骊马:纯黑色的马,一般为贵族所骑。
三归台:古建筑物,相传是春秋时齐国上卿管仲所筑。
项羽坟头:《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葬于谷城。谷城为古邑名,在东阿县境内。
石马:坟前的石雕马。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袁宏道虚龄二十八岁时,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道经东阿所作。虽然写的是路途景色,实际上却充分反映了当时他的兀傲与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描写诗人登高远望,面对夕阳古道,荒草野冢时的所感所思。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兼以联想,刻画出一个寂寞、寒荒、阴森的景象。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虽有自卑,但至死也不甘雌伏的斗志。
  首联写作者看到的夜景及内心之愁。“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这两句具有象征意义。东风吹得红亭的树上绽开了花朵,这本是一种美丽的景色,但暗夜却已经要来到了。没有人感觉到这繁华中潜伏着的危机,只有他一个人为此而忧愁。为什么,就因为他远远高出于众人之上,他站在山顶。
  颔联写诗人对众人的轻蔑。“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在贵人所骑的骊马边讨生活的可怜虫,他们为骊马所扬起的灰尘迷住了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而那些骑在骊马上的贵人呢,当然也都处于这位“独上高原”的诗人的脚下。他可怜这些卑贱的人物,他是高踞于他们之上的智者。不过,这同时也是写实,写出了他从高原往下望的感觉。
  颈联交代时间的流逝。“青山渐高日渐低”只是一般性的过渡。“荒园冻雀一声啼”则是点睛之笔。这句不仅极写景色的萧杀、荒凉,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个高出于众人的智者,在现实中却又是如此地遭到冷遇,如此凄凉,不过是荒园的一只冻雀,他的啼声虽然划过了垂暮的天空,引起闻者的战栗,但他的啼声又能传到多远,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这里,诗人从极度的自尊转到了极度的自卑,但在自卑中仍然显现出兀傲不平。
  尾联是作者的怀古联想。“三归台畔古碑没”极写荒凉,是“青山渐高日渐低”的引伸,下句进一步写至死不渝的兀傲、永不屈服的精神,是“荒园”句的引伸。石马的嘶鸣固然出于想像,但在这想象中却正显示了诗人至死也不甘雌伏的斗志,不过这同时又是绝望的挣扎,因为这到底只是一种没有现实性的想象。
  早在《庄子》或《楚辞》中就已第一次出现了高出于众人的独醒者的形象,但这首诗写出这样的自尊与自卑相混合的感情,反映出这样的绝望挣扎的心情,塑造出荒园冻雀、嘶鸣的坟间石马的尖锐形象,在我国诗歌史上却似尚属初见。因而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开创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您可能感兴趣...
  • 叙小修诗

    《叙小修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对小修其人与诗的述评中引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以之为尺度评论小修诗并自然过渡到对七子的议论,再通过驳斥七子树起“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的文学发展论,最终对小修诗的成就作进一步阐述。全文逻辑清晰,谨严邃密,议论风趣,笔锋犀利,语言简洁有力。...

    753
  • 横塘渡

    《横塘渡》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汉乐府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女少男邂逅、互生好感,少女遂约再会的生活小场面。全诗通过叙事的方式言情,笔锋细致,情景生动;女子性格于男女交往略无顾忌,热情奔放。...

    0
  •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是明朝的袁宏道所创作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诗写渔夫被官差盘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作者对不公社会的愤怒和对积贫积弱生活窘破底层人民的同情。第二首诗再进一步揭露社会现实,对执政者进行讽刺。这两首诗语言简练,平直浅显,无多深意,构思巧妙,颇多含蕴。...

    635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 ...

    1
  •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 ...

    164
  • 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陈正甫会心集》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为好友陈正甫所编《会心集》创作的一篇序言。...

    958
  • 大堤女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3
  • 棹歌行

    《棹歌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渔妇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贫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歌采用乐府民歌体,自始至终运用叙述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8
  • 闻省城急报

    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二百年来好纪网,辰裂星纷委平地。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1
  • 游天目山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次 ...

    13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