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难自然好学论

嵇康 〔魏晋〕
  夫民之性,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故不扰而其愿得,不逼则其志从。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文?
  及至人不存,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勤学讲文,以神其教。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梁菽;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操笔执觚,足容苏息;积学明经,以代稼穑。是以困而后学,学以致荣;计而后习,好而习成;有似自然,故令吾子谓之自然耳。推其原也,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容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故知仁义务于理伪,非养真之要术;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也。由是言之:则鸟不毁以求驯,兽不群而求畜;则人之真性无为,正当自然耽此礼学矣。
  论又云:嘉肴珍膳,虽所未尝,尝必美之,适于口也。处在暗室,睹烝烛之光,不教而悦得于心,况以长夜之冥,得照太阳;情变郁陶,而发其蒙。虽事以末来,情以本应,则无损于自然好学。
  难曰:夫口之于甘苦,身之于痛痒,感物而动,应事而作,不须学而后能,不待借而后有,此必然之理,吾所不易也。今子以必然之理,喻未必然之好学,则恐似是而非之议。学如一粟之论,于是乎在也。今子立六经以为准,仰仁义以为主,以规矩为轩驾,以讲诲为哺乳。由其途则通,乖其路则滞;游心极视,不睹其外;终年驰聘,思不出位。聚族献议,唯学为贵。执书擿句,俯仰咨嗟;使服膺其言,以为荣华。故吾子谓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耳。今若以明堂为丙舍,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睹文籍则目瞧,修揖让则变伛,袭章服则转筋,谭礼典则齿龋。于是兼而弃之,与万物为更始,则吾子虽好学不倦,犹将阙焉。则向之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俗语曰:乞儿不辱马医。若遇上古无文之治,可不学而获安,不勤而得志,则何求于六经,何欲于仁义哉?
  以此言之,则今之学者,岂不先计而后学?苟计而后动,则非自然之应也。子之云云,恐故得菖蒲菹耳!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那普通人的本性,喜好安全而厌恶危险,喜好闲逸而厌恶劳累,所以不受干扰而自己意愿得逞,不受逼迫就能自己的意志纵任。洪荒时期,大道的道性没有亏损。君主没有文档藏在上面,民众没有竞夺在下面。物性完全又情理顺畅,没有不怡然自得的。吃饱了就安静就寝,饥饿了就寻求食物,怡然鼓饱肚子,不知道是至上的道德世界。若是这样,那怎么知道什么仁爱悌义的开端、礼仪法律的文告呢?
到了至人不存在,大道扭曲不平,才开始炒作文字书籍,来宣传统治者自己的意志:区别众多事物,使它们各有类属族群;制造建立仁爱悌义,来扰乱他们的天性;制作成各种名称辈分,来检验他们的外形;勤俭学习和讲授文化,来神化他们的教育。所以《六经》纷乱错杂,百家繁盛炽热,开创荣誉利禄的仕途,所以文人像禽兽那样胡乱奔驰却不能感觉到。所以,贪图生存的禽兽,就去偷吃园地池塘的粮食;追求安逸的人士,就诡异自然心志来随从世俗;操拿刀笔和执拿酒觚,足以定人生死;积累学问明白经书,来替代耕种稼穑。所以,处困境之后就学经,用学经来致使荣贵;计算之后就习经,处境好了就是习经成功;具有这些就好似人是自然好学的,所以使我们叫这种学习是自然好学而已。推理那真正原因:《六经》用压抑和引诱为主要方法,人性因开放包容为心情欢乐。压抑和引诱就违背人的心愿,开放和包容就获得自然人性;既然这样那么自然的获得,就不是经由压抑和引诱的《六经》;完全的人性的本原,不必要那侵犯性情的礼制法律。所以可以得知:仁义服务于理论的虚伪,不是培养真性的要术;廉让出生于竞争掠夺,不是自然性所能给出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鸟不想被毁灭就来求得驯养,兽不能合群就来求畜牧;那么人的真性无所作为,正当在这种情况下人自然就乐意这些礼制的学问了。
《自然好学论》论又说:嘉肴珍膳,即使美味却没有品尝,品尝了必然赞美它,因为适合于口味。处在暗室,目睹火烛的光亮,不需教导就喜悦到心里,何况因为长夜的冥暗,得以照见太阳;性情变化的初心不畅快,就是发端在蒙昧。即使是事情的末来,性情的本应,就都无损于自然好学。
非难说:那口味对于甘苦,身体对于痛痒,是感触到事物后出现的,应用事物后才发生的,不需要学习之后能会,不需要等待借用之后具有,这是必然的道理,是我个人所不能更易的。现今你把必然的道理,喻明未必然的好学,那恐怕是似是而非的议论,学到如沧海一粟的理论,于是乎就在此大发谬论。现今你立下《六经》作为标准,信仰仁义作为主道,把儒学规矩作为车子驾驶技术,把讲学教诲当作哺养乳汁乳。经由自己途径就让通过,背离自己的路径的让停滞;游动的心思极力注视,不看那儒学之外的东西;终年驰聘,思想不游走出原来位置;聚集族群献出议论,只是唯有学习儒学为金贵;固执在《六经》书本里寻章摘句,俯首仰望感叹;使人屈服接受那儒学言论,以之为荣华富贵。所以我们就说《六经》是太阳,不学习《六经》就是在长夜里。现今如果把明亮厅堂当作普通的三等房舍,把歌诵讽咏《六经》当作是鬼怪言语,把《六经》当作衰草秽污,把仁义当作臭粪腐汁,那么在看儒学文籍时就会目光斜视,修身作揖礼让时就会感到变成佝偻,袭穿花纹衣时就会身体抽筋,谈论礼法经典时就会牙齿生龋虫。如果是这样就会一并抛弃儒学,与万物同为始末,那么就会认识到我们即使好学不倦,还是感到缺少了什么;如果以前没有学习儒学,也未必是在长夜里,《六经》未必是太阳。俗语说:乞讨的小孩不会辱没马医。如若遇到上古没有文字的治理时期,可以不学习什么儒学就能够获得安逸,不勤俭修身也就能够得以舒展情志,那么为何去乞求于《六经》?又为何欲望于仁义呢?
用这种观点去讨论问题,那么现今的儒学学习者,难道不是先计算然后去学习的吗?如果是先计算然后去行动,那就并非是自然的顺应。所以你所说的那么多,恐怕原故在于所得的就是菖蒲酢菜吧!
注释:
1. 难:柯注,质问,非难,问难,发难。从:同“纵”。
2. 大朴:柯注,太素,大道。
3. 陵迟:《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注》“王肃曰:陵迟,陂陁也。”《释名》:“山旁曰陂陁,不平也。”柯注,曲折,歪曲,扭曲。
4.婴:(韵会),同“攖”,乱也。
5.六经:柯注,儒家的六本经典读本。
6.奔骛:《汉书音义》,直骋曰驰,乱驰曰鹜。《尔雅释诂》,鹜,强也。
7. 诡:《师古注》:违也,违异于众也。觚:《说文》,饮酒之器也。
8.足容苏息:《康熙字典》,苏,息也;息,生也,死也。柯注,足以包容生死
9. 吾子:柯注,我们。
10. 抑引:柯注,压抑引诱。
11.从容:柯注,放纵包容。
12. 耽:《玉篇》,乐也。《广韵》,虎视貌。
13. 烝:《说文》,火气上行也。
14. 郁陶:《尔雅释诂》,心初悦而未畅也。《传》,言哀思也。
15. 轩驾:柯注,车驾,驾车。
16. 由:经由。
17.乖:背离。
18. 擿:同“摘”。
19. 咨嗟:《广韵》,叹词。
20. 服膺:柯注,服从和接受,屈服在胸前。
21.丙舍:柯注,三等房屋。甲乙丙丁,丙为三。
22. 瞧:《字汇》,偷视貌。
23.伛:《说文》,偻也。佝偻。
24. 谭:《玉篇》,同“谈”,《庄子·则阳》:“夫子何不谭我于王。”齿龋,柯注,牙齿病。大也,著也。
25.阙:《说文》,观也。《广韵》,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失也,过也。《《集韵》,空也,虚也。
26.苟:《集韵》,诚也,且也。但也。柯注,连词。
27. 菹(zu):《说文》,酢菜也。酢(zuo),同“醋”。柯注,菖蒲菹,菖蒲被腌酢为蒜菜。
展开阅读全文 ∨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您可能感兴趣...
  • 幽愤诗

    《幽愤诗》是三国嵇康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因吕安事而被系狱以后的忧愤不平的长诗。这首诗的产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原因,并且与诗人的独特个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诗词锋爽利、峻切、语言壮丽。...

    2
  • 管蔡论

      或问曰: 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周公征讨,诛以凶逆;顽恶显著,流名千载。且明父圣兄,曾不能鉴凶恶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而 ...

    168
  • 与阮德如诗

    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郢人忽已逝 ...

    776
  • 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 ...

    681
  • 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 ...

    100
  • 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嵇康的政治哲学文献。...

    2
  • 赠秀才入军

    赠秀才入军是嵇康所写的一组四言古诗,为送他哥哥嵇喜参军而作。...

    0
  •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当时,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首先是山涛,即山巨源,投靠司马氏作了官,随之他又出面拉嵇康。嵇康是“七贤”的精神领袖,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态度。于是下了这篇有名的《绝交书》。...

    0
  • 养生论

    《养生论》,三国嵇康撰,是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本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昭明文选》《嵇中散集》等书中。...

    515
  •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