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游仙诗

嵇康 〔魏晋〕
遥望山上松,隆冬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纠错
鉴赏
纠错
游仙诗是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来源很远,汉乐府中《步出夏门行》、《董逃行》即见端倪。“游仙”二字始于曹植乐府的《游仙篇》,梁萧统《文选》列为诗的一类。
这首诗约写于魏甘露三年(258)至魏景元元年(260)间。这期间司马师、司马昭连连诛杀了一些反对他们的曹魏将领及社会名流,政治斗争激化,矛盾极其尖锐残酷。嵇康当时反对司马氏,冷落了受宠于司马昭的钟会,拒绝了召辟,避世河东。“寡智自生灭,屡使众衅成……今当寄他域,严驾不得停。”(《答二郭》三首)他这次避地外出有摆脱政治迫害的成分,心情沉重不安,充满着忧伤和愤懑。
前四句勾勒了一幅寒冬苍松图,刻画了松的形神。凛凛寒风,皑皑白雪,隆冬的青松格外青翠繁茂,格外挺拔苍劲。“自遇”句写松树本身清高自许,“独立”句写周围空无一木。两相对照越发显出青松高伟傲岸,卓尔不群。与首句 “遥望” 呼应,突出了诗人对松树的景仰爱慕,流露出深深的寂寞感、压抑感。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愤恨厌弃。这是第一层。
“愿想游其下”,追求是仰慕的必然。但因 “蹊路绝不通” 只能忍痛离去。嵇康避世是不得已而为之。诗人正是由于 “大道匿不舒”,“夷路殖枳棘”,“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才效 “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 《答二郭》 三首)。孙登认为他 “才多识寡” 也正是说嵇康还不能完全忘情世事,还要“用才”。避世实是无可奈何之奉。两句隐含诗人对险恶形势、污浊人间强烈的愤慨,对自己避地远遁深重的不安。“王乔异我去”,“异”:举,携。这一层共四句写希求理想不得,不得已,只好随想象中的神仙遨游六合。后两句过度自然,转入下文。
以下12句为第三层,描述仙境中自在逍遥的生活。诗人绘写了三个生动的画面: ——初入仙境,邂逅黄老,授道启蒙; ——采神药,换胎骨,交新友,家仙山; 一对美酒,奏名乐,歌雅音,远俗人。这美妙的三部曲将诗人从 “旷若发童蒙”初悟大道,心神豁然开朗的欣喜,到 “蝉蜕弃秽累”摆脱世俗纷扰消解胸中块垒的轻松,进而至于 “长与俗人别” 羽化登仙回归自然随性而动的舒快,这一系列感情的变化,生动形象而又层次分明地反映出来。以缤纷的画面,宣扬浓烈的情感。画中有情,情随画生。感染力极大,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呜。“谁能睹其踪”用反诘再次强化诗人的快感,言虽尽而意未已。最后两句同时也是卒章显志,将诗的主题表达得鲜明突出。陈祚明对此诗的评价说: “轻世肆志,所托不群,非真欲仙也,所愿常与俗人别耳。”正是道出了这首诗的要旨。
这层运用想象,生动具体地描绘出高洁典雅的神仙生活,通过对仙境的理想化、浪漫化,突现了对现实的憾恨。现实混浊险恶,令诗人心情愤激抑郁;仙境清新,待人友善,使嵇康心怀欢愉舒畅。现实和仙境形成了画面上、心理上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正是由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激愤无从消解,嵇康才到仙境中去寻求解脱,赞美仙家正是对现实的批判和抗争。
《游仙诗》感情浓重,想象丰富,描写生动形象,对照强烈鲜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既受楚辞影响,采用携仙驾龙遨游仙界的内容披露情志,袭用楚辞中常用的地名、神仙名,如 “玄圃” 即 “悬圃”,《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乎悬圃。”“钟山”,《楚辞 ·哀时命》: “采钟山之玉英。” “王乔”,《楚辞·哀时命》: “比王乔而为耦。”又有一已特色,设喻青松,对照仙凡,别有一番新意,不失为嵇康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您可能感兴趣...
  •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 ...

    885
  • 幽愤诗

    《幽愤诗》是三国嵇康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因吕安事而被系狱以后的忧愤不平的长诗。这首诗的产生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原因,并且与诗人的独特个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诗词锋爽利、峻切、语言壮丽。...

    2
  • 管蔡论

      或问曰: 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周公征讨,诛以凶逆;顽恶显著,流名千载。且明父圣兄,曾不能鉴凶恶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而 ...

    168
  • 难自然好学论

      夫民之性,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故不扰而其愿得,不逼则其志从。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 ...

    328
  • 与阮德如诗

    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郢人忽已逝 ...

    776
  • 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 ...

    681
  • 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嵇康的政治哲学文献。...

    2
  • 赠秀才入军

    赠秀才入军是嵇康所写的一组四言古诗,为送他哥哥嵇喜参军而作。...

    0
  •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当时,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首先是山涛,即山巨源,投靠司马氏作了官,随之他又出面拉嵇康。嵇康是“七贤”的精神领袖,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态度。于是下了这篇有名的《绝交书》。...

    0
  • 养生论

    《养生论》,三国嵇康撰,是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本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昭明文选》《嵇中散集》等书中。...

    51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