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孟亭记
呜乎!先生之道,复何言耶!谓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朽于文。为士之道,亦以至乎?先生襄阳人也,日休襄阳人也,既慕其名,亦睹其貌。盖仲尼思文王则嗜昌歜,七十子思仲尼则师有若。吾于先生见之矣。说者曰:“王右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每有观型之志。”四年,荣阳郑公诚刺是州,余将抵江南,舣舟而诣之,果以文见贵,则先生之貌纵视矣。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讳,公曰:“焉有贤者名,为趋厮走养朝夕言于刺史前耶?”命易之以先生姓。日休时在宴,因曰:“《春秋》书纪季公子友仲孙湫字者,贵之也。故书名曰贬,书字曰贵。况以贤者名署于亭乎?君子是以知公乐善之深也。百祀之弊,一朝而去,则民之弊也去之可知矣。见善不书,非圣人之志。”宴豆既彻,立而为文。咸通四年四月三日记。
郢州孟亭巍然矗立,它为一生“骨貌淑静,风神散朗”的诗人留下了一份使后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纪念。同是以诗文名世的皮日休来到孟亭,诗化的情绪和思念使他别无选择地抬步迈进了孟浩然诗的王国。没有闲言,没有过渡,开篇便直接概言孟浩然的诗文地位,恰切而睿智地把孟浩然与李、杜并提;既而又直观神遇式地把孟诗风神列出,并进而画龙点睛般随手拈出孟诗诗句与古名诗名句相对照,无意比较而高下自明。没有诗就没有孟浩然,不言诗就无以言及孟浩然。在这里皮日休不露声色地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明。
只有天才才能理解天才,只有天才才能敬重天才,仲尼之于文王,七十子之于仲尼,皮日休之于孟浩然,莫不如此。孟浩然一生贫窘,但“天爵于身”,活得散淡,也活得自然;默默无闻,悄然而去,但有不朽之文长留于世,虽衰犹荣,虽死犹存。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孟浩然,不理解这一点也就不能真正敬重孟浩然。皮子理解孟先生,也真诚敬重孟先生,天才、诗人间的天然联系使皮日休和孟浩然心有灵犀。此外还有一层似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古之士人之间的一种割不断斩不绝的同道感,不然,孟浩然生时之“天爵”和死后的“不朽于文”何以引起皮日休那么深情的赞叹,“为士之道,亦以至矣”的评价不是明显挟有评判者的情感色彩吗?
文章名为《郢州孟亭记》,由孟亭而重笔叙写孟浩然当为正途。然而作者写孟浩然并非平铺直叙,分条罗列,而是多角度展示孟浩然整体风貌。先评其诗,再言其道,最后又以郢州刺史改易亭名,明写刺史善政、暗托孟浩然之贤而收束全篇。评孟诗、言孟道是皮子对浩然之主观评判,易亭名、尊浩然为客观之证明,主客两方面有机结合、两相呼应使孟浩然其人更为完整和立体,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极高明处。
-
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 769
-
桃花赋
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
- 527
-
农父谣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 0
-
卒妻怨
《卒妻怨》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叙述了唐末那个时代饿殍遍地,壮男卫戍,死在战场,家中妻老无人抚养,走死逃亡的悲惨现状,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痛恨。...
- 0
-
三羞诗三首
《三羞诗三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笔锋犀利练达,直陈所见所感,对黑暗的社会现状作了真实的揭露。全诗语言朴素,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受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强烈愤慨。...
- 3
-
哀陇民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 1
-
读司马法
《读司马法》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作品。这是作者阅读古代兵书《司马法》而作的读后感。作者从书中内容联想到统治者的施政方针,以犀利的笔触抨击了晚唐的社会现实。这篇文章采用对比立论,语精意明,论证严密,虽篇幅短小,但文笔一气呵成,文势抑扬起伏,在写作手法上典型地体现了皮日休的散文特色。...
- 105
-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ce子供。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 5
-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潺湲洞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敲碎一轮月,熔销半段天。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 1
-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樊榭
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石洞哄人笑,松声惊鹿眠。井香为大药,鹤语是灵篇。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
- 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