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渔父词二首

赵孟頫 〔元代〕
仲姬题云: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其一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其二
侬往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管道升题词说:人生中做王侯最尊贵,但追求浮利浮名就不自由。怎么比得上,那一叶扁舟,赏月吟风归隐江湖。
其一
一只小船行在浩渺的烟波上,西风吹叶落,太湖上一片秋意。我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
其二
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
1.渔父词:词牌名,是“渔歌子”的别名。
2.仲姬:作者妻子管道升的字。其人书画皆长,诗词亦精,与卫夫人并称“书坛两夫人”。
3.五湖:说法不一,有指江苏太湖;有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有泛指各处湖泊,如言“五湖四海”。
4.盟鸥鹭:与沙鸥白鹭结盟,暗示归隐山水田园。《列子·黄帝》曾云:“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
5.王侯:指权贵。侯,侯爵,古代五等高级爵位的第二等。
6.鲈鱼:体扁平,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鱼。
7.侬(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整体鉴赏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的那首词“人生贵极是王侯”不失为真情之作,但从诗首先应当具有形象性的特质的角度而言,她的词未免有直露的、理念化的毛病。相比之下,还是她丈夫的诗高出一筹。赵词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一个烟波浩淼的开阔境界,在水天相接的渺渺烟波间,一叶扁舟正在若隐若现地出没。赵孟頫是元代雄称一世的大画家,他“诗格清逸,词亦有风致”,他词中所描写的也正是用文字代替线条,勾勒出一幅能使人如亲临其境的“画境”。诗人从空间的角度描写了渔父纵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烟波的开阔自由的形象之后,接着便点明其活动的时间和周遭的氛围:西风阵阵吹来,片片落叶飘飘而下,五湖烟水笼罩着一派萧萧秋色。《楚辞·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唐人贾岛亦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吟。赵孟頫融汇了前人绝唱的精髓,质朴而自然地创造出这样一个爽朗、清峻却不萧条、冷落的独特意境。
诗人对渔父生活境界的讴歌乃是自身理想与希望的一种寄托,诗人笔下的渔父,实质上是作者心中自己的化身。与鸥鹭为伴为友,笑做王侯权贵,这并不是生活中渔父的实际思想状况,而是诗人自己情绪的对象化。“盟鸥鹭”,诗人希望与鸥鹭为盟。陆龟蒙诗云:“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陈与义诗云:“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时。”赵孟頫这首词中,“盟鸥鹭”三字涵盖了上述丰富的意蕴,暗喻自己因无追名逐利的机巧之心方可与鸥鹭“为盟”。最后一句含义也颇深邃。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联想到故乡的纯羹、鲈鱼脍,感慨道:“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弃官而归。张翰较之一班功名利禄之徒,其风范情操已可谓高矣,而赵孟頫连鲈鱼(象征一切身外之物)也无所求,不管其是否上钩,似乎比张翰还高出一筹。不过赵于宋末以荫补官,入元又仕为翰林学士,史家历来认为他节操不高,并未超脱名利富贵,诗人这样写至少是反映了他思想与行为的矛盾或理性与感情的矛盾吧。 
第二首词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愿望。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名家点评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薛玉坤《古小词精华》:词的一开始虽然也大笔涂抹了《渔父词》常有的飘渺超旷的意境,但“西风木落五湖秋”的萧瑟悲凉,显然和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新欢快不同。这正是心境不同所致。接下来,词的感情突然振拔,其急迫的节奏,不顾一切的口吻,透出的正是压抑许久、终于看破后的情感释放。而此词的价值,也正是在于能够在传统《渔父词》中别开新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百首渔歌子》:词人由宋人元,出仕本非所愿。他在多首诗中都表示避祸远害、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词人渴望脱离官场,远离污浊的尘世,过着与鸥鹭为盟的闲云山水的生活。对他来说,垂钓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虽然他的家乡湖州一带,以鲈鱼闻名,但词人却说:“管甚鲈鱼不上钩”,这种“志不在鱼”的情性,清隽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太平清话》云:“松雪夫人管仲姬,生泖西小蒸,至今其路尚名管道。工诗善画,亦能小词。尝题《渔父图》云:‘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松雪和之云云。”亦可印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渔父词二首》是元代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首二句写景,颇为清新淡远;后二句紧承写景,直抒胸臆。全词情景交融,充分表现出作者身在官场而傲视王侯,身虽富贵却向往江湖云水的性格。
第二首词与前一首相似,首二句写自己希望在家乡“钓鱼舟”;后二句具体描写了“钓鱼舟”的生活状态。词中运用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您可能感兴趣...
  • 渔父词四首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钓船。身 ...

    895
  •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773
  • 绝句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550
  •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707
  • 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 ...

    866
  • 溪上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94
  • 闻捣衣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后前。苜蓿总肥宛腰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857
  • 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2
  • 东城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2
  • 寿春堂记

      延佑乙卯,嘉平之月,东里翁卜居郑乡里之溪西。平畴在其前,望极不得徼;湖山在其后,若有若无,隐隐可见。二溪双流在其左右,若抱珥然 ...

    77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