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寄陈伯玑金陵

王士祯 〔清代〕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杨柳,这满眼的翠绿该是蔓延到当年话别的芜城亭桥了吧?
想要攀折一枝赠与你,以寄相思之意,隔江对岸突然飘来了断断续续的笛声。
注释
东风:春风。
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怀友诗。陈伯玑名允衡,江西建昌人,与作者称得上知音。正当初春时节,五万复苏,柳枝新绿。作者见柳树而思好友,所以写下这首抒情之作。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以乐景写哀情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青青杨柳,在这柔柔春光中,绿意铺展开来。优美的景致反衬出思念之情的忧伤,而这忧伤中又带着丝丝甜意,这真是“甜蜜的忧愁”。“绿到芜城第几桥?”以设问句式提出,显得别有情趣:杨柳该是绿到当年话别的桥头了吧?“芜城”即指扬州。东风杨柳等景物渲染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绿满天涯的景象更是烘托出一种旷远的境界。
  于是就有了“欲折一枝寄相忆”的念头。折杨柳赠别是古来风俗,诗人循此古风,欲折一枝而赠与友人,以寄相忆之情,这是很自然的,未足称奇。但本句的意义承接和构思之所以显得平平,正是为了突出下一句的神来之笔。“隔江残笛雨潇潇”,这是本诗的精华所在,最能体现诗人所标举的“神韵”究竟为何物,最耐人寻味:正当诗人动起相忆之念时,从长江的对岸,也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笛声。这笛声在此际出现,显得多么发人遐思!或许,这是知心的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为大江所阻,但他们心气相通,好友已想到了诗人正在忆念自己,故虽然东风还只绿到芜城,杨柳还未出现于金陵,他也为了回报诗人的相思,吹奏起了清越的长笛。若确是如此,诗人自该是激动万分了,但在末句中,却没有丝毫激动的情绪,只有一片惆怅的烟雾:毕竟这笛声是“残笛”,被潇潇的江天细雨吹打得零散不成乐章了,诗人辨不出那是不是友人惯吹的曲子,也听不分明笛声里有怎样的心曲包含着,他闻笛时的心情,也一如春雨一般迷茫惆怅。
  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寄寓在东风、杨柳、隐隐笛音、潇潇春雨等景物之中,深沉的情感与清丽而优美的景物融为一体,蕴意绵长,言近旨远。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
您可能感兴趣...
  • 真州绝句·其五

    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0
  • 秦淮杂诗·其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1]。...

    0
  • 真州绝句·其三

    晓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

    0
  •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409
  • 雨后观音门渡江

    饱挂轻帆趁暮晴,寒江依约落潮平。吴山带雨参差没,楚火沿流次第生。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南朝无限伤心史,惆怅秦淮玉笛声。...

    696
  • 秋柳四首·其二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247
  • 将至桐城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986
  •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0
  • 雨中度故关

    危栈飞流万仞山,戍楼遥指暮云间。西风忽送潇潇雨,满路槐花出故关。...

    873
  •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