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尊史

龚自珍 〔清代〕
  史之尊,非其职语言、司谤誉之谓,尊其心也。
  心何如而尊?善入。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为入矣。又如何而尊?善出。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优人在堂下,号咣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眯而指点焉,可谓出矣。
  不善入者,非实录,垣外之耳,乌能治堂而皇之中之优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呓。不善出者,必无高情至论,优人哀乐万千,手口沸羹,彼岂复能自言其哀乐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喘。
  是故欲为史,若为史之别子也者,毋呓毋喘,自尊其心。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尊之之所归宿如何?曰:乃又有所大出入焉。何者大出入?曰: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此非我所闻,乃刘向、班固之所闻。向、固有征乎?我征之曰:古有柱下史老聃,卒为道家大宗。我无征也欤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史官所以受尊重,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掌管文献典籍、执行褒贬人事的职权,而是尊重他们的思想、精神。
  怎么机关报思想、精神才值得尊重呢?要善于“入”。什么是关于“入”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社会的风气,土地适宜种植什么,那些姓氏应当受到尊重,他们都了解;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他们都知道。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象讲述自己的家事那样熟悉,这就可以称为“入”了。还要善于“出”。什么是善于“出”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社会的风气,土地适宜种植什么,那些姓氏应当受尊重,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这些都不是史官专门负责掌管的。但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象艺人在堂下纵情歌舞,哀乐万千,堂上观看的人严肃地坐在上面,边欣赏边指点那样。这就可以称为“出”了。
  不善于“入”的,就不是据实地记录,像隔墙听人讲话一样,怎能研究和指导堂中艺人的表演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像讲梦话那样胡说八道。不善于“出”的,一定没有什么真诚的感情、深刻的评论,这就象艺人表演出各种各样喜怒哀乐的情态,手舞足蹈,纵情歌唱,忙得象沸腾的滚汤似的,他们又怎能自己讲出那种哀乐的情况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因此,要成为史官,成为与别人不同的史官,就不要说梦话,不要死气沉沉,必须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职务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职务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职务、言论都受到尊重了,史官本人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这些都受到尊重会有什么结果呢?那就会有大的“出”和“入”。什么是大的“出”和“入”呢?那就是:跳出纷繁的史料,进入到了解历史发展的根本道理,要想懂得根本道理,就必须首先研究史料、懂得历史。这一点不是我发现的,是刘向、班固已经说过的。刘向、班固讲的这个道理有证据吗?我的证据是:古代的柱下史老聃,终于成为道家的创始人。这难道不是我的证据吗?
注释
史:指史官。
职:执掌。
语言:这里指文献典籍。
司:执行。
谤誉:诽谤和称誉,这里指对人或事的褒贬。
心:这里指思想、精神。
入:这里指广泛了解和熟悉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心风气: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风气。
土所宜:土地适宜种植什么。
姓所贵:那些姓氏值得尊重。
逮:及,到。礼:礼仪。
兵:军事。政:政令。
狱:讼事,这里指刑法。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等的故事或传说。
文体:文章。出:这里指对社会上的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事情作出评论。
联事:互相联系、涉及。龚自珍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体现了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优人:古代对艺人的称呼。
号咣(háotáo):放声大哭,这里指放声歌唱。
踞坐:坐在上面。
眄睐(miànlài):爱慕眷念的样子,这里有欣赏的意思。
垣(yuán元):墙。
治:研究指导。
余呓(yì):多余的梦话,即胡说八道。
高情:真诚的感情。
至论:深刻的评论。
沸羹(gēng):滚汤。这里形容手舞足蹈,放声歌唱,象煮滚的汤似的,热闹非常。
余喘:残喘,残息。这里比喻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这一段,表面上是说不善“入”和不善“出”的史官,写作史书就会胡说八首,死气沉沉,实际上是对当时脱离实际,空谈性理的儒生的批判。
史之别子:史家的不同派别。
“出乎史”四句:这是龚自珍对“史”与“道”的关系的论述,肯定了哲理是从史实、史料中抽象出来的,认为要掌握高深的哲理,必须懂得历史。但他只强调“史”的重要,而忽视了实践,是片面的。
道:这里指哲理,即更高深的道理,比“入”和“出”更高一层的境界。
刘向:西汉儒家、目录学家。
班固:东汉儒家、史学之有,编有《汉书》。
征:检验,证据。
柱下史:官名,宫廷内的史官。
老聃(dān):即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宗:这里指创始者。
展开阅读全文 ∨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
您可能感兴趣...
  • 己亥杂诗·其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3
  • 说京师翠微山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 ...

    97
  • 湘月·天风吹我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2
  •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祝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3
  • 已亥杂诗·其一百三十五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家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2
  • 已亥杂诗·其一百七十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12
  • 投宋于庭翔凤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992
  •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六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23
  •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4
  • 己亥杂诗·其五十四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