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孔子观欹器

荀子 〔先秦〕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人说:“这大概是君主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空着时就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就会端正,注满水后就会翻倒。”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注水吧!”弟子舀了水往里面倒,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
  孔子喟然长叹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
注释
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寓意“满招损,谦受益”,在春秋战国时期被鲁国君王放在庙堂的座位右侧,专门用来警醒修身之用,因此又称“宥坐之器”。
宥坐:宥,同“右”。宥坐,置于座位的右边,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于座位的右边,作为借鉴。
挹:舀。
喟然:叹气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您可能感兴趣...
  •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 ...

    186
  • 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

    649
  • 佹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纵横。志爱公利。得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二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失世英龟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秋必反。 ...

    0
  • 荀子·礼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 ...

    245
  •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1
  • 荀子叙录

    〈【荀子非经也,今以无所附丽,姑从钱牧斋先生编入经解后。 】〉荀子三十二篇,唐大理评事杨倞常移易其篇第,而今篇中亦多有失伦次者。余 ...

    269
  • 荀子·修身(节选)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 ...

    906
  • 不积跬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804
  • 涓蜀梁疑鬼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 ...

    49
  • 蒙鸠为巢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27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