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纯甫书
某平日亦每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后虽稍知惩创,亦惟支持抵塞于外而已。及谪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也。尝以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故无入而不自得”。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向尝为纯甫言之,纯甫深以为然,不审迩来用力却如何耳?近日相与讲学者,宗贤之外,亦复数人,每相聚辄叹纯甫之高明。今复遭时磨励若此,其进益不可量,纯甫勉之!
汪景颜近亦出宰大名,临行请益,某告以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景颜闻之,跃然如有所得也。甘泉近有书来,已卜居萧山之湘湖,去阳明洞方数十里耳。书屋亦将落成,闻之喜极。诚得良友相聚会,共进此道,人间更复有何乐!区区在外之荣辱得丧,又足挂之齿牙间哉?
阔别之后,有人从山东武城县来,说:王纯甫一直在家,其父很不高兴,放弃仕途心又有不干。 开始听来觉挺惋惜,后来又觉得挺高兴。不久,又有人从南京来,说:“纯甫已出任官员,但却与上下级关系不合睦”。 开始听来觉挺惋惜,后来又觉得挺高兴。我惋惜的是,当今世俗不好的风气;为什么高兴,纯甫应当知道。我怎么可能讨厌纯甫,不让他内心警觉意志坚定,而努力上进怎会有大成就?比如冶炼黄金,经受烈焰,千锤百炼于一身,这个时候,金子本身是非常痛苦的。可是在他人看来,想要得到黄金就要千锤百炼,而惟恐火不够猛锤炼锻打的不够狠。当它冶炼完成,金子亦非常高兴正是这一过程所受挫折锤炼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一些人平时常怀有傲慢无礼排资论辈、轻率待人之心,后来虽然稍微受到点惩戒,但都只是应付搪塞图于外表而已。我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三年,受了很多苦,之后才明白,开始相信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骗我的。常常以为“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愿意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时,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时,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时,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所以内心才能怡然自得。后来才知道君子,应当“在现所处的地位,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身份,不愿意去做身份以外的事。身处富贵,要学习如何正确看待富贵;身处贫困低贱屡遭挫折,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看待贫困低贱与挫折;那么无论你处在什么地位、角色,内心都怡然自得,合于天理”,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常常向纯甫这样说,纯甫深深的赞同,不想近来施展才干时却成了这样为什么啊?近日共同讲学者,栋梁之才,好几人,每次相聚都感叹纯甫是见解独到不同凡想得人。现在遇到如此时势,经受这些磨练,进步不可估量,纯甫加油努力。
汪景颜最近就要出任大名县知县,走之前向我请教,我告诉他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善恶混杂的低层次状态,“天地之性”是久大永恒的完美状态。要达到理想的人性就应该从“变化气质”出发,不断祛除“气质之性”中的恶,使“天地之性”充分发展。平常看不见,只有受祸害,经历意外,遭受屈辱,平常生气的人此时能不生气,忧愁惶恐不知所措者能不忧愁惶恐,才是有效之处,也是最花费精力的地方。天下事虽然变幻莫测,但我认为无外乎“喜、怒、哀、乐”四点。这也是学习的要点,而做官的道理也在其中。景颜听了之后,心情激动应该有所收获。湛甘泉最近来信,准备定居在萧山的湘湖,离居住的阳明洞就几十里。书屋马上就要盖好,我听了非常高兴。 假如志同道合者能相聚会,一起学习共同进歩,人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一点点在外面受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
太白楼赋
岁丙辰之孟冬兮,泛扁舟余南征。凌济川之惊涛兮,览层构乎任城。曰太白之故居兮,俨高风之犹在。蔡侯导余以从陟兮,将放观乎四海。木萧 ...
- 904
-
兴隆卫书壁
《兴隆卫书壁》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作者通过兴隆卫的见闻和感受,抒写其音讯难通、欲归不能的思乡之情。全诗既有古道落日、暮角边声的边地戍所的特征,又有群山环抱、高下参差的山城景致,独具特色的苍凉意境同心境的悲凉融合在一起,使思乡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景情交融,妙合无垠。...
- 4
-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 794
-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 653
-
长生
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 ...
- 446
-
因雨和杜韵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惟怜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 642
-
传习录·门人薛侃录(节选)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
- 477
-
君子亭记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 ...
- 1027
-
过天生桥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架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 873
-
题甘泉居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
- 45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