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入林数十步,上有一坡。见僧房院开,中有床,床塌。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
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便到杨家,入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灵应非一。书生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此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依旧,前幡花香炉。书生取水洗之荆僧亦未归。
书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觉失琵琶,以告;邻人大集,相与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书生大笑,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及村人信之,灵圣亦绝耳。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到吴国去游学,路途经过长江以西,由于风太大,停船避风,书生趁机下船上山闲走散步。进入了林子数十步远,上面有一个坡。看见僧人的房院打开着,门外面有小的廊数间,靠有笔和砚。书生擅长画画,于是拿起笔,在房门的白色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一样。画完之后,风已经平静下来,于是船也出发了。僧人回来,看见了画画的地方,不知道是谁所画。于是告诉村里的人说:“恐怕是五台山的圣琵琶。”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有便到了扬州,入关几年;竟然听人说江西路僧人的房舍有圣琵琶,灵验不止一次。书生心里认为这个事情很疑惑。趁回江西时,让船家停泊船到这个地方,上前去拜访它。僧人也是不在。他他所画的琵琶依然如此,但是前面却有幡花香炉。书生用水把画洗干净。僧人也是没有回来。书生晚上在船上歇息,到了第二天有上前去。僧人已经回来,明白失去了琵琶,把这个事情告诉村人。邻居会聚在一起,互相悲伤叹息。书生因此问他们,全都说以前的灵验:“今天应该有人违反了神的旨意,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说出了画画的原因,是擦去的原由。僧人和村人相信了书生的话,琵琶的所谓灵验也从此断绝。
注释
1.江西:江西:长江入安徽境后,向北斜流。故习惯上称长江北岸准水以南地区为江西。又,唐置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市)。
2.泊:停泊。
3.因:于是。
4.傍:旁边。
5.攻:精善。
6.素:白色。
7.是: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五台山:在今山西东北部,山上多佛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9.效:效果。
10.杨家:二字在篇中没有着落。明抄本“家”作“州”。则“杨家”或为“扬州”之误。
11.经年:多年。
12.幡花:供佛的幢幡彩花,亦作“幡华”。
13.觉:发觉。
14.大集:聚集在一起。
15.与:和,跟。
16.故:故意,特意。
17.具:都。
18.背着:指做了不好的事情,违反了神的旨意。
19.隐:消失。
20.灵圣:灵验,神圣。
有个书生想要到吴国去游学,路途经过长江以西,由于风太大,停船避风,书生趁机下船上山闲走散步。进入了林子数十步远,上面有一个坡。看见僧人的房院打开着,门外面有小的廊数间,靠有笔和砚。书生擅长画画,于是拿起笔,在房门的白色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一样。画完之后,风已经平静下来,于是船也出发了。僧人回来,看见了画画的地方,不知道是谁所画。于是告诉村里的人说:“恐怕是五台山的圣琵琶。”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有便到了扬州,入关几年;竟然听人说江西路僧人的房舍有圣琵琶,灵验不止一次。书生心里认为这个事情很疑惑。趁回江西时,让船家停泊船到这个地方,上前去拜访它。僧人也是不在。他他所画的琵琶依然如此,但是前面却有幡花香炉。书生用水把画洗干净。僧人也是没有回来。书生晚上在船上歇息,到了第二天有上前去。僧人已经回来,明白失去了琵琶,把这个事情告诉村人。邻居会聚在一起,互相悲伤叹息。书生因此问他们,全都说以前的灵验:“今天应该有人违反了神的旨意,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说出了画画的原因,是擦去的原由。僧人和村人相信了书生的话,琵琶的所谓灵验也从此断绝。
注释
1.江西:江西:长江入安徽境后,向北斜流。故习惯上称长江北岸准水以南地区为江西。又,唐置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市)。
2.泊:停泊。
3.因:于是。
4.傍:旁边。
5.攻:精善。
6.素:白色。
7.是: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五台山:在今山西东北部,山上多佛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9.效:效果。
10.杨家:二字在篇中没有着落。明抄本“家”作“州”。则“杨家”或为“扬州”之误。
11.经年:多年。
12.幡花:供佛的幢幡彩花,亦作“幡华”。
13.觉:发觉。
14.大集:聚集在一起。
15.与:和,跟。
16.故:故意,特意。
17.具:都。
18.背着:指做了不好的事情,违反了神的旨意。
19.隐:消失。
20.灵圣:灵验,神圣。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什么原因使庸人们将普通的画琵琶附会成了圣琵琶呢?心理因素是关键,它由环境而生,又推动情节,产生新的环境。
环境一:书生来到山林中的一座寺庙里,此时有大风,寺内空无一人。僧房外有笔砚,书生又善于作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
环境二:大风过后,寺内空无一人,只素壁上多了一幅琵琶。僧人怀疑:“恐是五台山圣琵琶。”
环境三:村民纷纷传言圣琵琶。僧人被潜移默化,最后相信了自己的猜测。书生闻说,“心疑之”,后还江西时复访寺庙,“取水洗之尽”。
环境四:圣琵琶不翼而飞。僧人又是满腹狐疑,村民则相信“有人背着”。
这样,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心理活动,特定的心理活动又产生新的环境、新的心理活动,如此循环往复,使故事螺旋形发展,曲折动人,造成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有趣的阅读效果,故事也发展到了高潮。最后,书生“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人前疑尽释,村民亦幡然省悟。
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书生和僧人,虽着墨不多,却如神笔勾勒,线条简洁而生动。作者以“欲游吴地”来安排肇事者书生的出场,以“书生攻画,遂把笔”交代画琵琶的由来,这既是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情节,又在有意无意间点染了书生的性格,再加上“书生故问”、“书生大笑”,一个并非温和敦厚而是顽皮、轻浮甚至有些恶作剧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总被入牵着鼻子走的僧人。他自己的僧房任人自由进出,给书生画琵琶造成可乘之机;之后还不接受教训,又使书生人不知鬼不觉地洗掉了所画琵琶;“圣琵琶”明明是一句“戏言”,传来传去,居然连他自己也相信了。种种糊涂,着实可笑,最后不但“书生大笑”连读者也要拊掌大笑了。
环境一:书生来到山林中的一座寺庙里,此时有大风,寺内空无一人。僧房外有笔砚,书生又善于作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于房门素壁上,画一琵琶”。
环境二:大风过后,寺内空无一人,只素壁上多了一幅琵琶。僧人怀疑:“恐是五台山圣琵琶。”
环境三:村民纷纷传言圣琵琶。僧人被潜移默化,最后相信了自己的猜测。书生闻说,“心疑之”,后还江西时复访寺庙,“取水洗之尽”。
环境四:圣琵琶不翼而飞。僧人又是满腹狐疑,村民则相信“有人背着”。
这样,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心理活动,特定的心理活动又产生新的环境、新的心理活动,如此循环往复,使故事螺旋形发展,曲折动人,造成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有趣的阅读效果,故事也发展到了高潮。最后,书生“为说画之因由,及拭却之由”,僧人前疑尽释,村民亦幡然省悟。
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书生和僧人,虽着墨不多,却如神笔勾勒,线条简洁而生动。作者以“欲游吴地”来安排肇事者书生的出场,以“书生攻画,遂把笔”交代画琵琶的由来,这既是故事发展不可缺少的情节,又在有意无意间点染了书生的性格,再加上“书生故问”、“书生大笑”,一个并非温和敦厚而是顽皮、轻浮甚至有些恶作剧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总被入牵着鼻子走的僧人。他自己的僧房任人自由进出,给书生画琵琶造成可乘之机;之后还不接受教训,又使书生人不知鬼不觉地洗掉了所画琵琶;“圣琵琶”明明是一句“戏言”,传来传去,居然连他自己也相信了。种种糊涂,着实可笑,最后不但“书生大笑”连读者也要拊掌大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车中女子
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此人而过,色甚卑敬,然非旧识,举人谓误识也。 后数 ...
- 276
-
京都儒士
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因说人有勇怯,必由胆气;胆气若盛,自无所惧,可谓丈夫。座中有一儒士自媒曰:若言胆气,余实有之。 众人笑 ...
- 895
-
嘉兴绳技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嘉兴县以百戏与监司竟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于狱中云:傥若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 ...
- 595
-
江叟
开成中,有江叟者,多读道书,广寻方术。善吹笛,往来多在永乐县灵仙阁。时沉饮酒,适阌乡,至盘豆馆东宫道大槐树下醉寝。及夜艾,稍醒 ...
- 9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