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嘉兴绳技

皇甫氏 〔唐代〕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嘉兴县以百戏与监司竟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于狱中云:“傥若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
  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
  吏惊曰:“汝何所能?”
  囚曰:“吾能绳技。”
  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
  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主召问罪轻重。吏曰:“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
  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
  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官又问曰:“如何?”
  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踯翻复,则无所不为。”
  官大惊悦,且令收录。
  明日吏领至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扬,望空而去。脱身狴犴,在此日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上多次下令让各州县兴办大宴餐。嘉兴县令准备了杂耍,想和监司比赛。监狱官参加比赛的心情特别急切,当时监狱值班的所由告诉狱卒说,倘若我们的杂耍比不过县里的,我们就要受到责罚,如果能有一项比较好的,就能得到奖励。很遗憾,我们没有能行的。
他们开始在狱中寻求能人。一些会弄点小玩艺儿的人纷纷自荐。这时,狱中有一囚犯笑着说:“我有点拙技,可我现在拘押之中,无法施展。”狱吏惊奇地问:“你会什么?”
囚犯说:“我会绳技。”
狱吏说:“好吧,我去给你说说。”
于是,狱吏就把这事告诉了监同。监司问:“这个人的罪是轻?是重?”狱吏说:“这人是受了别人的连累,是因为偷了点税,别的没什么。”
狱官说:“绳技很多人会,没什么特殊的。”
囚犯说:“我的绳技,和别人不一样。狱官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的?”
囚犯说:“别人绳技,都是系住绳的两头,然后在绳上表演。我只须用一条绳,像手指粗,五十尺长,不用系,扔向空中,能表演各种动作。狱官非常惊喜,叫把这人记下来。”
    第二天,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开始表演了,后来叫这人表演。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个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似的,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借机逃出了监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绳技最怪异的是小说中垂直的绳技。明代《渊鉴类涵》引佚书《艳异编》,便有一宗关于垂直绳技的公案。
故事说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唐明皇便下令各郡县举行戏法、杂技、歌舞等此类“嘉年华会”,一级级比上去,胜者可得巨赏。举办比赛的目的,是搜罗一批身怀绝技的艺人,征召入宫作表演,因为杨贵妃喜欢看。这样一来,便忙坏了各地地方官员。赏金还是小事,若能搜罗到一名奇才异能之士,受明皇与贵纪赏识,简直是升官的终南捷径。
其时,嘉兴县的嘉兴县司、监司需要互相比赛,竞选优胜者再参加下一级比赛。监司主持官员十分紧张,下令在监狱中找人才,于是狱吏便召集囚徒让他们自动请缨。有一个囚徒说:“我识玩绳技。”狱吏闻言,嗤之以鼻曰:“绳技有甚么稀奇!”那囚徒却不慌不忙回答说:“我玩的绳技与众不同。”
狱吏闻言,便问那囚徒有甚么与众不同之处。囚徒说:“人人玩绳技,都只是将绳系着两头,打横索紧,然后在绳上周施踏舞。我却只须一绳,至少长五十尺,如手指般粗细,抛向空中,我便可以凌空腾挪跳掷。”
这狱吏闻言大为惊奇,立刻向监主禀报,监主再召那囚徒问过,便吩咐准备百尺绳索,明日领囚徒试演。
那囚徒问:“在甚么地方试演?”
监主反问他说:“你想在甚么地方?”
囚徒说:“当然最好便是在将来进行比赛的地方。”监主一听,十分有理,便去交涉场地,当时为了方便比赛,已建造了一个露天的戏场,刚刚完工。监主去交涉借用,县官听见有这样神奇的表演,不但一口答应借场,自己还要亲自去看。
当监主将消息告知那囚徒时,他要求先去看看场地,以免有错失,在知县大老爷面前出丑。监主答应,明天就带他去看,后天试演。
到试演之日,囚徒换过轻便的衣装,穿上薄底快靴,扎上头巾,施施然上场。监主已替他将绳索准备好,不只他要求的五十尺,绳长加倍,足一百尺。
囚徒将那百尺围绳接过,放在地上,向四周作个罗汉揖,便开始表演了。
只见他执着绳的一头,向空中抛掷,每抛二三呎,绳子竟悬空笔直地垂下。后来愈抛愈长,竟至一抛就过丈,绳子依然直立如有人在天上牵着一样。这时候,看的人都惊奇不已,人人仰首望天,想看绳头到底何在。
囚徒于是一手牵着绳,腾身而上,双腿双足夹着绳索,说时迟那时快,刹那便已攀至半空。囚徒往下收绳,再凌空上抛,只见绳索疾向旁飞,囚徒亦如飞鸟般沿着绳索,一路斜斜远颺而去。及至县官与监主醒觉时,囚徒已不知去向,连那困绳子也不见踪影。
这宗囚徒脱身的故事,当时千目共睹,所以十分轰动,竟传到唐明皇都知道。他说:“何必越狱,无论他犯甚么罪,我都可以封他做御前供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唐开元年间嘉兴县囚徒的绳技,后人把这一类绳技都称为「嘉兴绳技」。后来在清代《聊斋》又再次出现,有一则“天宫偷桃”的故事(《聊斋志异「绳技」》)。只不过表演的形式有变化,实际上所描写的绳技是相同的。
蒲松龄幼时曾入省城,见到当时春日游会的戏法表演。变戏法的是父子二人,挑着一担箩筐,在官府堂前的天井表演。
戏法人说,要变桃子,可是时方初春,桃树才结花,何来桃子呢?戏法人便说:「叫我孩子上天宫的桃园,偷王母的蟠桃罢。」于是他便从箩筐中取出一捆绳索,口中念念有词,又步魁罡,结手印,一番造作之后,将绳索望空一抛,说也奇怪,绳索就凌空升起,彷佛有人在空中拿着绳索往上牵的样子。待至整捆绳索都冉冉升空之后,戏法人喝声「疾」,绳索才停止上升,笔直悬空垂下。
这时候,戏法人就叫孩子上天宫偷桃了。孩子起初不肯,说曾经给天将追赶过,几乎丧掉性命。那戏法人却说生计艰难,家中又有病人,等钱用,他偷得天宫的蟠桃,官府老爷多多打赏,才可以解家中困境。孩子听见,踌躇半晌,然后勉强攀绳而上。几个起落,便不见了孩子的踪影。过一会,天上果然掉下几个蟠桃,戏法人一一接过,讨一个银盘,将蟠桃盛好,献给堂上官府列位老爷。正在此时,却忽生巨变。
堂上官府老爷正接过天上掉下来的蟠桃,却只见原来笔直下垂的绳索,忽然拍一声掉落地。戏法人这时慌了,说道:「一定是天人发觉八八儿偷王母的蟠桃了,他们将绳索剪断,八八儿还怎能回来。」
正张惶间,只见空中掉下四肢、身躯、头颅,还血迹班班。戏法人这时放声大哭,一边哭着说:「八八儿给天人斩成一段段,只是为了让老爷们可以啖到仙桃,长命富贵,如今我独生孩儿死了,我老来还靠谁人!」这样呼天抢地般哭,一边就把残驱收拾,放入大箩筐里,最后才收拾绳索。
看戏法的人见他凄凉,况且又见盘上明明摆着仙桃,便只好重重打赏他,连在天井外围观的老百姓,也都嘘吁着解囊。
戏法人一边道谢,一边收银两,待收齐之后,估计已有过百两了,却拍拍箩筐叫道:「八八儿快出来谢赏!」这一喊,箩筐的盖应声而起,孩子笑盈盈地跳出来,四面作个罗汉揖,众人见了,只好呐声喊惊奇不已,赏过了的银子也不好讨回。
文中所记载的绳技,初看荒诞不经,仔细想来,与几年前电视中魔术解秘中介绍的古典印度魔术相近。绳如蛇立,人沿绳攀延而上,飞空而去。古代没有光电特效,不知如何搬弄出这般奇特的效果?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此也无具体说法。这种绳技,已经是戏法而不是杂技了。这套戏法,往往变一次就够用一年,乃是「江湖四大套」之一。日本人在公元十七世纪便曾记录了这套魔术,称之为「中国绳技」,但却未说出戏法的秘密。但若追根寻源,这戏法其实亦由西域传来,并非中国土生的戏法。
展开阅读全文 ∨
皇甫氏
皇甫氏,名不详。据《太平广记》佚文看,所载皆开元後事,“光禄屠者”条所记为文宗大和(827年~835年)中事,书当成于开成、会昌年间。“华亭堰典”条後有“洞庭子曰”的评论,“洞庭子”或为皇甫氏之号,作者或为荆楚人。是书所载多求仙访道或高僧方士之种种灵异,但是也有一些是破除迷信的,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画琵琶》,写得比较生动。另外是书中还写了一些女侠的故事,也比较有特色。《通志略》著录一卷,《太平广记》收...
您可能感兴趣...
  • 车中女子

      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此人而过,色甚卑敬,然非旧识,举人谓误识也。  后数 ...

    276
  • 画琵琶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书生因上山闲步。入林数十步,上有一坡。见僧房院开,中有床,床塌。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 ...

    799
  • 京都儒士

      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因说人有勇怯,必由胆气;胆气若盛,自无所惧,可谓丈夫。座中有一儒士自媒曰:若言胆气,余实有之。  众人笑 ...

    895
  • 江叟

      开成中,有江叟者,多读道书,广寻方术。善吹笛,往来多在永乐县灵仙阁。时沉饮酒,适阌乡,至盘豆馆东宫道大槐树下醉寝。及夜艾,稍醒 ...

    9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