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唐代〕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新词宛转轮流相传,振袖倾鬟在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钿。
注释
递相:轮流更换。
鬟(huán):环形发髻。
花钿(diàn):女性的一种首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您可能感兴趣...
  • 踏歌词四首·其四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835
  • 踏歌词四首·其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2
  • 踏歌词四首·其二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347
  • 祭韩吏部文

    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典训为徒,百家抗行。当时者,皆出其下。古人中求,为敌盖寡。贞元之中,帝鼓薰琴。奕奕金马,文 ...

    976
  •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文集序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文集序》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文中先从文章与政治的关系写起,指出柳宗元的文章在当时就很受重视;然后概括介绍柳的生平,点出他的临终所托;末尾引用韩愈和皇甫湜的评价,充分肯定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777
  • 讯甿

      刘子如京师,过徐之右鄙。其道旁午,有增增,扶斑白,挈羁角,赍生器,荷农用,摩肩而西。仆夫 告予曰:斯宋人、梁人、亳人、颍人之逋 ...

    877
  • 插田歌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元和年间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大力提倡并创作反映现实、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题乐府诗,史称“新乐府运动”。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但是又不入乐,而以新题反映时事,因此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

    5
  • 池亭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0
  • 华山歌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