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凭夫妇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了何姓人家的女儿做妻子,何氏长得很美,被宋康王夺过去占有了。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大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决心。”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有一天,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跳下去摔死了。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宋康王希望我顺利地活着,我却希望顺利地死去。请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在一起。”
宋康王大怒,没有理睬韩妻何氏的请求,让韩凭夫妇同乡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二人,恩恩爱爱,没有终结。假如你们二人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就在一夜之间,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顶端长出来。不到十天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人动情。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哀,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
现在睢阳有韩凭城。有关韩妻何氏的传说、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注释
1.宋康王:战国末年宋国国君。名偃,耽于酒色,在位47年。舍人:官职名。战国时及汉初,王公大臣左右皆有舍人,类似门客。
2.论:定罪。城旦:一种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夜晚筑城。文中指去城外作劳役。
3.缪:同“谬”,缪其辞,此指使语句的含义隐晦曲折。
4.淫淫:久雨不止的样子。这里比喻愁思的深长。
5.当:正照着。此句说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决心自杀。
6.既而:不久之后。
7.示左右:给左右的人看。
8.莫:没有人。
9.死志:死的决心。
10.俄而:不久。
11.阴腐其衣:暗地里使自己的衣服腐蚀。
12.投台:从高台跳下自杀。
13.揽:拉。
14.衣不中手:衣服经不住手拉拽。因已阴腐其衣的缘故。
15.遗书:留言。带:衣带。
16.弗:不。
17.里人:韩凭夫妇同里之人。
18.冢(zhǒng):坟墓。
19.宿昔:一个夜晚。指很短的时间。
20.盈抱:双臂搂不住。盈,超过。
21.屈体相就:指树的枝干弯曲相靠拢。就,靠近。
22.错:交错。
23.号:称为。
24.睢阳:宋国都城,今河南省商丘市。
25.歌谣:《彤管集》:“韩凭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之台。何氏作《乌鹊歌》以见志:‘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遂自缢。”所说歌谣,可能是指这一类而言。
这是一个十分悲惨的爱情悲剧,是人间的美在强暴中毁灭而又升华的赞歌。宋康王暴虐荒淫,史书多有记载。故事着力对他的暴虐和残忍作了刻画。尤其是在韩凭及何氏死后,他还不满足他们合葬的要求,甚至故意分而埋之,“冢相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奇迹出现了,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牛郎织女》中的鹊桥,韩凭夫妇冢间的“大梓木”与“鸳鸯”,都是人们对弱者抗争精神和美好爱情理想的寄托,是民心所向。
鲁迅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篇文章表现的是美好的爱情受到摧残和毁灭。小说结尾虽然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但并不能改变小说的悲剧色彩。小说揭示的是当时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任意践踏和摧残下层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黑暗社会现实。小说暴露了封建统治者荒淫和凶残的本性,歌颂了韩凭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尤其是何氏不慕权贵,不畏强暴的刚强意志,体现了劳动人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质。
干宝很擅长讲故事,语言简洁但主旨突出,情节跌宕而人物生动。这个故事中主要塑造的是何氏的形象和宋康王的形象。一个是弱女子,但具有美好的品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忠于爱情,宁死抗争;一个是暴君,凶残荒淫、毫无人性,在双方激烈的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曲折展开,直至最后达到高潮。弱者的抗争精神和爱情的神奇力量,客观上成为一种不可遏止不可抗拒的现实。而“相思树”“韩凭城”和那些“至今犹存”的歌谣,则表现了人们对强暴不屈的抗争精神的赞美,并把抗争者和相爱者的名字,永远留给后人。
-
姜太公封于齐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 ...
- 561
-
羽衣女子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 ...
- 679
-
少女化蚕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 ...
- 288
-
嫦娥奔月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 ...
- 398
-
东明都王夫
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曰:有气如鸡子,从天来下,故我有娠。后生子,捐之猪圈中,猪以喙嘘之;徙至马枥中马复以气嘘之。故得 ...
- 834
-
宋定伯捉鬼
这是一篇有名的不怕鬼的故事,显系民间传说,选自《列异传》。《搜神记》卷十六也收有此篇,题目略有改动,“宋定伯”作“宗定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类书中有所征引。作品的主题是宣扬不怕鬼更要敢捉鬼制服鬼。...
- 3
-
晋纪总论
史臣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遂服舆轸,驱驰三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 ...
- 361
-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史臣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文质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鸿 ...
- 960
-
李寄斩蛇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 ...
- 294
-
龙狗盘瓠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篱,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 ...
- 66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