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

吴文英 〔宋代〕
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艪。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
何处?围艳冶、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在除夕暮色中,我来到江边小亭闲坐。眼望大雁南飞,耳闻橹声喑哑,一片孤寂难忍。元旦即到,随乡入俗,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现在旅居瓜泾萧寺,所以即使饮蓝尾酒,食胶牙饧,也是形单影孤,食之淡而无味。从江亭内眺望远近景色,见雪花已在野梅树与乡民篱笆之间飘飞,想这雪天严寒,贫穷的打渔人家将怎么过?晚风料峭,花信风起,春姑娘是否已知道了这个讯息,动身而来?
抬头远望不知什么人家把灯光烧得通明,并传过来一阵阵嘈杂声。这可能是富贵人家的男女在艳红翠绿丛中围聚赌博吧,所以忘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地疯玩。有谁知道我这个羁旅在外的行人,心中的愁绪长得比春草还快?懊丧啊!自己这么多年来真是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啊,大好时光像飞箭似的白白流失了。夜深更静,孤眠难睡,索兴起床剔亮灯芯,即在这除夕夜搜肠刮肚地填写了这首辞旧迎新的词。即使我回到了苏州西园的居所,料想也要等到池畔的柳树已吐出嫩芽的时候。
注释
⑴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此词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
⑵福山:地名。朱彊村《梦窗词集小笺》注:“王鏊《姑苏志》:福山,在今常熟县治西北四十里,高九十丈,周五里,本名覆釜,唐天宝六年(747)改为金凤,后梁乾化三年(913)改今名。”萧寺:佛寺。李贺《马诗》:“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王琦汇解:“《释氏要览》:今多称僧居为萧寺者,是用梁武造寺,以姓为题也。”宋朝南渡初,北来官属多寄寓佛寺,其后殆仍沿此风,借为旅邸,曾几侨寓茶山寺,自号茶山,便是一例。
⑶江亭:在福山之前。乃江边供行人休息、话别之地。
⑷柔艪(lǔ):同柔橹,此指轻柔的摇橹声。
⑸蓝尾:即蓝尾酒,又称婪尾酒。蓝,一本作“婪”。唐代称宴饮时巡酒至末座为婪尾。苏鹗《苏氏演义》卷下:“今人以酒巡匝为婪尾。”
⑹胶牙饧(táng):一种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胶牙,故名。《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⑺初番花讯:梅花为第一花信,故言“初番花讯”。花讯: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旧时把自小寒至谷雨共计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番花信。讯,一本作“信”。
⑻春还知否:一本作“春还春否”。
⑼博簺(sài):亦写簙簺,或博塞。古代的一种棋局游戏。《说文》:“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行棋相塞谓之簺。”
⑽檠(qíng):指灯。
⑾彩桃:即桃符。古代习俗,新年用桃木板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避鬼。《说郭》卷十引马鉴《续事始》:“《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今之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茶、都垒之字。”五代时后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宋史·蜀世家》:“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其后逐渐改为以纸代桃木,遂演变成今日之春联。
⑿便:即使,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词当作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前。吴文英一生多旅食他乡,自然常有羁旅之叹。何况身处南宋国破家亡,漂流不定的社会环境,凄苦尤甚。这首《喜迁莺》便是除夕夜晚词人羁旅寺庙中为抒发孤单思归的悲慨而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整体赏析
上片“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艪”二韵,下笔点题,岁暮,从江亭出发往福山萧寺。年暮是岁除之前。大雁是候鸟,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词人此时仰视空中飞雁,又听到舟中几声轻柔的摇橹声。这里既写明来时之路,又点出岁除之时。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羁旅之情与思归之念。“蓝尾杯单,胶牙饧淡,重省旧时羁旅”一韵,古时风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一堂,喝着婪尾酒,吃着麦芽糖,何其快乐,何其热闹,而今词人身单影只,在一座凄凉的山寺中度过除夕,难能感到酒香糖甜的滋味。一个“单”字,“淡”字,暗含多少苦涩,反村出浓厚的归兴。词写至此,突然咽住,抛开眼前却翻转出旧时旅情怀。这是深一层写法,言外之意,欲归不能,还不止是今日萧寺除夕夜。“重省”二字,说明羁旅之苦,体验的次数太多了,今日不过又一次省察到它的滋味罢了。这里见出梦窗词的承转技巧。这几句也是倒装写法,“蓝尾”二句包括今昔。“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一韵,写萧寺外面的风景,雪花、野梅、篱笆,一片荒寒景象,围着贫苦的渔家门户。“篱落即篱笆。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一韵,承上写出冬去春来之意,暗合“岁除”词题。晚风寒峭,宜作初番花信。因二十四番花信,梅居第一。晚寒料峭,问春是否晓得。言外之意,这凄凉的景象,这岁暮的春寒,只有孤单寂寥的寺内词人才能体味,感受得深刻。身世之慨,溢于言表。
过片“何处?围艳治,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二韵,写他处富豪在除夕守岁时一番热同光景,来反衬自己在旅居萧寺度岁时孤寂心情。“何处”,泛写别处,与“江亭”相对。“红烛画堂”,指除タ夜,华美的厅堂,灯火辉煌,耀人眼目。“围艳治”,写堂内豪客们簇拥着花枝招展、艳丽冶媚的姬妾们。“博簺良宵午”,用以点染除夕的热闹。“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一韵,承上笔锋一转,写他处岁除团聚行乐的人们有谁能想到他这个旅居寺宇的孤客。芳草先愁,实际是写行人,即作者自己忧愁、感叹年复一年,漂泊在外,轻抛岁月,没有成就,生命轻如鸿毛,暗用司马迁关于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的喻意。羽毛,一般也用来比喻人的名誉。这几句身世之感更深沉。“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一韵,与“何处”几句对照,正相反,自己这里没有“红烛画堂”,只有自己剔除灯花,彻夜无眠;这里没有博簺良宵,只有自己在桃木板上书写新春佳联。一个“自剔”,一个“空索”,都形象地反映出梦窗此时的实情与心态。“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一韵,联想归时,柳树已萌芽。春来照应岁除。“便归好”,是设想词,实际还不能归。“归好”是后话。词尾韵与首韵呼应,开头写来的路,歇拍则写去路,显出梦窗词的结构、脉络,井井有条。
这首词重在描写岁除时的羁旅忧思,感叹自己虚度年华的人生。词中凡写到节令,大多是抒发今昔盛衰之情。因为人当节日容易触发情,故历来词人此时此刻,动生感慨。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更易浮想联翩。如王维的名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梦窗此类作品甚多。这首词写得比较细腻浑成,不觉刻画之笔。它在艺术手法,有两点值得体味欣赏:一是对照映衬的笔法:用极写他处人家守岁之乐,来对照映村自己在寺庙度过除夕夜的孤单冷清。如“何处?围艳治,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是写他人守岁之乐。而自己是“自别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对照鲜明而强烈。词人的苦闷,寂寞,尽在其中。这种手法在《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词中已经见过:“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用他人之笑衬己之悲。他还用自己的今日与旧日对照:“蓝尾杯单,胶牙饧淡,重省旧时羁旅”,用“重省”二字绾合今昔同样的羁旅之情。文字十分简练概括,引出下面“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的感叹,十分自然浑成。二是用景语结尾。词中有以情语结者,有以景语结者。景语结尾,更觉含蓄,余味无尽。如本词歇拍:“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梦窗不能预料归期,所以设想即使有一天归去,恐怕已是西池依依万千杨柳,尽染淡黄之色了。面对此景,令人怅然,正见出词人“轻送年华如羽”,今昔旅他乡,未来命运迷茫。作者十分善于用景语结的手法。如《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词:“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从眼前光景推断,自己蕃年逢除夜立春时可怜的情状,“又相对,落梅如雨个“又”字,今昔难堪意绪相同,万般愁苦尽在这“落梅如雨”的景象之中,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名家点评
近代词学家刘永济《微睇室说词》:朱笺:“福山,在常熟县洽西,本名覆釜山,后改令名。”萧寺,本梁武帝命萧子云题其所建浮屠,因称萧寺,后人以为凡佛庙之通称。此词首句写来路兼点明岁除。“蓝尾”三句为岁除情事。白居易诗“岁盏旧推婪尾酒,春盘先进胶牙饧。”“婪尾”即“蓝尾”,古人除夕饮婪尾酒,年少者先饮,老者后饮。“胶牙饧”,糖也,取胶固之义。“雪舞”二句乃萧寺外景。“晩风”二句结出冬去春来之意。“初番花讯”,二十四番花讯,梅居第一换头以己在旅中过除夕,情事岑寂,固念他处人方行乐也。“博簺,戏具也。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簺为欢娱。”此用以点染除夕。“谁念行”句又从他处乐者说到箫寺孤客。“自剔”二句亦除夕故事。“彩桃新句”,唐宋时有除夕题四字或二句韵语于门曰桃符。后世除夕贴新年对联即其余风。歇拍想到归时柳已萌芽,则去路也。此首尾自相照顾之作法也。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您可能感兴趣...
  • 喜迁莺·金门晓

    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 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

    0
  • 喜迁莺·暑风凉月

    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

    576
  • 喜迁莺·街鼓动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6
  • 喜迁莺·人汹汹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3
  • 喜迁莺·芳春景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啭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5
  • 喜迁莺·残蟾落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0
  •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以自由生活的白鹭与深锁闺阁的孤寂佳人造成强烈对比,以此强调自由的可贵;下片以女子的梦境来衬托与闲堂中的闲适生活,抒发身在堂中的感受。全词语言通俗,近似白描,凝练简洁,富有韵味。...

    4
  • 喜迁莺·月波疑滴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谩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5
  •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忆姬词。上片哀伤旅途孤单,遥忆在吴亲人;下片思念亲人,哀叹老之将至。此词主要抒发词人在旅途中的孤单与哀伤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遥在吴地的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老之将至的哀叹,与词序之意紧合。全篇迤逦写来,疏朗中倍见沉痛。...

    6
  • 喜迁莺·凉生遥渚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