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兴定四年八月中旬作
西园老树枝叶婆娑,于瑟瑟清秋中轻舞摇曳,华丽游船载着美酒,我在花间纵意遨游。
我登上高山,走近流水,本想驱除重重的烦忧,然而秀丽的景色扑入眼底,却无端生起日暮的忧愁。
百年以前,北行的毡车在这里被迫启程,寒风中,易水迢迢远去,南飞的大雁隐没天穹。
我黯然回望汴京的城廓,园亭簇簇如锦绣成堆。可叹被俘的皇帝空剩得黄沙满面,泉涌的泪水洒落在燕地的月辉。
熊熊燃烧的一把大火,实在是烧得可悲可怜,这些长期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又一次化为灰烬。
往日那富贵的景象已经消逝,仿佛在春天梦醒之后一样短暂。然而,只有那西园的景色依然如故,仍然让人回想起靖康之前的时光。
当年西园仿若三山仙境,宏伟的土木工程才刚刚竣工,高大的宫殿屹立其中,锦霞缭绕,重重叠叠。
圆月如璧,玉树闪烁,春色盎然意正浓,华丽的栏杆边桂树挺秀,飘摇在飒飒的雨声之中。
寒秋的山,寒秋的水,一切都还像往日一样,弥漫的荒烟袅袅腾腾,凄凉地送走了西斜的残日。
铜人被移出建章宫,承露盘也已拆下迁徙,人生即便是冷漠无情,此时也难以抑制泪湿胸臆。
我超然地站在丽川亭上,细细地观赏时花的芬芳,又一次为了清歌一曲,畅快地饮尽了满溢的酒觞。
且不管千古的是是非非,都将其轻轻一笑置之,又何须模仿《阿房宫赋》,再来作杜牧的感慨文章。
注释
西园:在北宋旧都汴京附近,宋徽宗时所建,为当时的有名园林。
兴定庚辰:指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这一年干支纪年为庚辰。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芳华:芳香的花草。华,通“花”。
登山临水:简称登临,泛指游览。祛(qū):驱除。
物色:风物,景色。
百年:宋徽宗在靖康二年(1127)被虏,至作者写此诗时已近百年。旃(zhān)车发:毡车启动。
易水:河名,发源于太行山东麓,流经今河北易县,注入南拒马河。雁行:大雁飞行时的行列。
梁门:当是指汴京城门。汴京又称汴梁。绣成堆:意思是说汴京城内园林台榭密集簇拥,就像是一堆锦绣。该句是化用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句意。
荧荧:火光闪烁的样子。一炬:一把火。殊:实在,非常。
膏血:脂血,比喻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春梦:比喻人世的繁华如同春夜之梦般短暂易逝。
典刑:同“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里指在汴京园林中具有典型特色的西园。见:想见,看出。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三山: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这里是用来指三山仙境般的西园。奏功:也作奏工,本指事情办完后奏乐庆祝,后来泛称事情完成为奏功。这里是指西园工程竣工。
云锦:锦绣般的云彩,指彩霞。重(chóng):重叠缭绕。
璧月:像璧玉一般的圆月。琼枝:玉树的树枝。这里指西园中的树木。琼,美玉。
画栏:雕画华美的栏杆。
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荒烟:荒野的云烟。
“铜人”句:汉武帝为求长生,在建章宫中铸一铜人,手捧一铜制的承露盘来承取天上的“甘露”,说是用甘露和玉屑服食可以长生。曹魏代汉以后,魏明帝下令把铜人和承露盘迁到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据说拆卸承露盘时,铜人竟然潸然泪下。古人经常借吟咏此事来寄托国家衰亡的感慨。
“人生”句:化用杜甫《哀江头》诗“人生有情泪沾臆”句。改杜诗“有情”为“无情”,更显出亡国之悲的深重。
丽川亭:在汴京。年芳:应时的花。
阿(ē)房(páng):这里指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旧址在陕西咸阳,秦始皇所建。杜牧在赋中对秦朝的兴亡抒发了深刻的感慨。
前四句为第一层,诗人以“生暮愁”三字提起下文,从西园的清秋美景落笔,触景生愁,引人反思北宋的覆亡。他略写了西园之游,转而叙述宋徽宗被俘的往事,以此为下文的追忆作铺垫。
中十二句为第二层,诗人追忆了西园及其故主的兴衰。百年前,金兵南下,汴京遭受灾难,美丽的园林化为废墟。宋徽宗被俘,押解北上,曾经的荣华富贵如梦般消逝,只留下满面黄沙和对着月亮啜泣的他。那时,西园犹如仙境中的神山,宫阙高耸,锦云环绕,玉树琼枝照亮了夜空。
后八句为第三层,诗人由古及今,以魏明帝拆迁汉武帝时的捧露盘仙人之事,隐指金人掳宋、元人掳金的命运。他感慨人生无常,故作旷达之语,将千古是非付之一笑。然而,他内心深处对金朝的安危忧虑不已。其中后四句又回照到西园之游,尽管诗中用了“看年芳”“尽此觞”“同一笑”等看似欢快的词语,但背后却隐藏着诗人一颗痛苦的心。
该诗以游览北宋故都汴京西园遗迹起笔,引出诗人对北宋覆灭的感叹;接着以西园昔日的胜景与宋帝“满面黄沙哭燕月”的失国之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全诗总结了宋徽宗园成而国亡的深刻教训,对金国统治者走上北宋老路表示了无限的痛惜。
-
西园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
- 3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90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 314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 306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 404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 41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 874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 108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 923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 54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