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丛下面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水平的高低。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枝叶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探究古人笔下的意境!
注释
本文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尝:曾经。
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代词,代指牡丹丛。
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正肃吴公:即吴育,北宋丞相,字春卿,浦城人。生于1004年,死于1058年。他谥号为“正肃”。
姻家:亲家。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明之:辨别它。明,辨别。
披哆(chǐ ):下垂散开,此处指花朵蔫的样子。
燥:干燥。
黑睛:瞳孔。
求:探究。
如线:像一条线。
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敛 :聚拢,收。
泽 :滋润。
此:指吴育说的话。
善求:善于探求。 求:探求。
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
识:懂得。
暮:晚。
日:太阳。
色泽:色彩鲜艳润泽。
吴公:北宋丞相吴育,字春卿,浦城人。
-
尝茶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 196
-
磁针指南
《磁针指南》记载了磁针的制作方法及其特性。沈括通过实验观察,对一些磁学现象提出新的见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早在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天然磁铁的指极性,采用它制造出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
- 176
-
晏殊初仕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
- 560
-
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本文被选入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
- 640
-
古人铸鉴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 3
-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 ...
- 151
-
李遥买杖
《李遥买杖》是古代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杀人逃犯的故事,李遥因杀人逃离他地,却因为买了另一个杀人犯的拐杖而被捕归案,真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
- 2
-
曹玮大破虏师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 ...
- 81
-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 ...
- 910
-
方家以磁石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 ...
- 24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