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
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赏析
纠错
这首咏雪词,历来为人称道。据 《夷坚志》载: 金主亮小词,流播人口。济南人王和尚,能诵 《昭君怨》词。
词的上阕着眼于雪前、雪后自然山水的变化。先写水: 昨日的山村渔浦,今天川流琼玉,浦着银装。再写山: 卷帘试看,昔时青峰,一夜岭头皆白。作者不仅回避 “雪”字,也不用颜色字 “白”对雪作直接描写。或用美玉、精银形容,令人想见其光洁璀灿; 或用拟人的手法,一个 “老”字,使人联想到 “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夜愁白了头的簇簇峰峦,其华颠玉顶,岂不令人惊绝!
下阕从锦帐酣睡的美人一觉醒来的所见、所疑着笔。“浓睡不消残酒”,故而不知一夜之间,天孙剪水,变了乾坤! 天孙,星名。《史记·天言书》: “织女,天女孙也。”剪水,“剪水花”的简说。南宋诗人范成大 《春后微雪诗》“东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飞剪水花”。试想象一下织女用纤纤玉手把晶莹澄澈的银河水剪成六出之花,纷纷扬扬,洒向人寰,何等空灵而有韵致!难怪美人要惊问“卷帘人”,“是杨花,是芦花”了! 好梦初回,见此瑞雪飘香,几不知春秋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只应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以雪疑花,先已有之,但这里妙就妙在借一香梦乍惊的美人之口迭问“是杨花,是芦花?”娇憨之态可掬。雪后一夕之变, 不仅令人惊绝,而且令人爱煞了!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写了两个人。上阕的 “人”是抒情主人公“我”, 结末 “老峰峦”, 着眼于 “老”, 既切景, 也流露出怕 “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时空焦灼。下阕的主人公是“她”,一个锦帐美人,着眼于“花”,可以想象到,“花”,是她美好梦境的下意识延续。
张玉田《词源》说,词尤难于咏物。“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也就是说,过于拘执于物的摹写,或者离题咏之物过远,会造成或者板滞,或者晦涩不明的弊病。一首好的咏物词,“不粘不脱”,字面上既不可执着于物的形态摹写,又始终要围绕着“物”着笔,既切“物”之质性,又传“物”之精神。如这首词笔笔写雪, 而又没有执着干对雪的穷形尽貌。 只从雪后的江山之变和雪花飘洒所引起的惊喜、叹美之情着笔,物态始终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空灵而流转。故《艺苑雌黄》评曰: “其咏雪《昭君怨》云云,则又诡而有致矣。”“诡”,指词构思的奇妙,卓异于人。班固 《西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致”即指表现手法的风流有韵味。综观全词,“雌黄”之评,当之无愧矣!
词的上阕着眼于雪前、雪后自然山水的变化。先写水: 昨日的山村渔浦,今天川流琼玉,浦着银装。再写山: 卷帘试看,昔时青峰,一夜岭头皆白。作者不仅回避 “雪”字,也不用颜色字 “白”对雪作直接描写。或用美玉、精银形容,令人想见其光洁璀灿; 或用拟人的手法,一个 “老”字,使人联想到 “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夜愁白了头的簇簇峰峦,其华颠玉顶,岂不令人惊绝!
下阕从锦帐酣睡的美人一觉醒来的所见、所疑着笔。“浓睡不消残酒”,故而不知一夜之间,天孙剪水,变了乾坤! 天孙,星名。《史记·天言书》: “织女,天女孙也。”剪水,“剪水花”的简说。南宋诗人范成大 《春后微雪诗》“东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飞剪水花”。试想象一下织女用纤纤玉手把晶莹澄澈的银河水剪成六出之花,纷纷扬扬,洒向人寰,何等空灵而有韵致!难怪美人要惊问“卷帘人”,“是杨花,是芦花”了! 好梦初回,见此瑞雪飘香,几不知春秋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只应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以雪疑花,先已有之,但这里妙就妙在借一香梦乍惊的美人之口迭问“是杨花,是芦花?”娇憨之态可掬。雪后一夕之变, 不仅令人惊绝,而且令人爱煞了!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写了两个人。上阕的 “人”是抒情主人公“我”, 结末 “老峰峦”, 着眼于 “老”, 既切景, 也流露出怕 “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时空焦灼。下阕的主人公是“她”,一个锦帐美人,着眼于“花”,可以想象到,“花”,是她美好梦境的下意识延续。
张玉田《词源》说,词尤难于咏物。“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也就是说,过于拘执于物的摹写,或者离题咏之物过远,会造成或者板滞,或者晦涩不明的弊病。一首好的咏物词,“不粘不脱”,字面上既不可执着于物的形态摹写,又始终要围绕着“物”着笔,既切“物”之质性,又传“物”之精神。如这首词笔笔写雪, 而又没有执着干对雪的穷形尽貌。 只从雪后的江山之变和雪花飘洒所引起的惊喜、叹美之情着笔,物态始终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空灵而流转。故《艺苑雌黄》评曰: “其咏雪《昭君怨》云云,则又诡而有致矣。”“诡”,指词构思的奇妙,卓异于人。班固 《西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致”即指表现手法的风流有韵味。综观全词,“雌黄”之评,当之无愧矣!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昭君怨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 0
-
昭君怨·恨煞回天无力
《昭君怨·恨煞回天无力》是近代诗人秋瑾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抒发词人空怀忧思、报国无门之“悲”;下片表达满腔幽怨、国破家残之“愤” ,反映了词人救国心切却“无力回天”的悲愤心情。此词慷慨激昂,雄健奔放,抒发了作者感伤国事、壮志难酬的感慨。...
- 637
-
昭君怨·悼亡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 2
-
昭君怨·园池夜泛
月在碧虚中住。人向乱荷中去。花气杂风凉。满船香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醉里卧花心。拥红衾。...
- 3
-
昭君怨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 0
-
昭君怨
戒途飞万里,回首望三秦。忽见天山雪,还疑上苑春。玉痕垂粉泪,罗袂拂胡尘。为得胡中曲,还悲远嫁人。...
- 1
-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 5
-
昭君怨·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 5
-
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 1
-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 1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