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发兵援赵。秦王分析说:“如今齐、楚来救援赵国,如果他们联合作战,寡人就退兵;如果他们一盘散沙,我就趁机攻打它。”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答应借粮。谋臣苏秦对齐王说:“大王不如把粮米暂借赵国,让他击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会无所忌惮,不会退去。这样一来就中了秦国的计谋,而齐、燕的计策就落空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就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日赵国遇到亡国之祸,明日亡国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张扬威名,却一味地吝啬粮食,这确实是战略决策的错误啊。”
注释
计:盘算。
于:向。
是:这。
显:张扬。
却:使…退兵。
务:致力于。
亲:指关系友好、亲近。
隐蔽:指屏障。
-
司马错论伐蜀
从为秦国建立“王业”的目的出发,就秦国当前的主攻方向问题,张仪与司马错展开争论。辩论双方在论证各自主张时,都紧扣“利弊”二字,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人的论辩风格大相径庭,司马错则沉着冷静,注重实际,不以放言高论蛊惑人,而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 3
-
九叹·思古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
- 247
-
杖铭
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 ...
- 151
-
九叹·逢纷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本首诗是其中的首篇。...
- 784
-
熏炉铭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 969
-
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 ...
- 792
-
卫人迎新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 ...
- 785
-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 ...
- 344
-
怨不期深浅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 ...
- 775
-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
- 19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