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发母
楚子发母,就是楚国将军子发的母亲。子发攻打秦国的时候,军粮吃光了,子发派人向楚王求救援兵,并叫使者顺便回家探望一下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们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士兵们能分吃豆粒充饥。”母亲又问:“那么将军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将军每天早晚都吃好饭好肉。”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且叫人责备他说:“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又有一天,有人送来一袋干粮,越王勾践又下令赐给军士们分了吃,其实只有一点点食物,过了咽喉就没有了。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十倍。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分吃豆粒充饥,惟独你早晚吃着好饭好肉,这是为什么?《诗经》上不是说了吗?‘我快乐而不荒废正事,贤人都高兴’,说的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指挥士兵进入生死相争的战场,而自己却高高在上地享乐,即使能够取胜,也不能说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只得向他母亲谢罪认错,这才进了家门。
注释
1.子发:战国时楚宣王的将军,名舍,字子发。
2.问:探望,看望。
3.无恙:安好。恙(yàng):忧,病。
4.并分菽(shū)粒:大家分吃豆粒。并,合起来。菽,豆粒。
5.朝(zhāo)夕刍豢(huàn)黍粱:这里是吃好肉好饭的意思。刍:牛羊。豢:猪狗。黍粱:好粮食。黍:黄米。粱,高粱。
6.内:同“纳”。不内,不让儿子进门。
7.数(shǔ)之曰:责备他说。数,列举(罪状)。
8.越王勾践: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败,后来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9.醇(chún)酒:美酒。
10.注:倾倒。
11.味不及加美:意思是江水中并没有增加酒的美味。
12.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自,自然。下文“战自十也”意同。
13.糗(qiǔ)糒(bèi):干粮。
14.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嗌,咽喉。逾,通“逾”,超过。
15.谢其母:向他母亲认罪。
16.虽 :即使。
17.谢:谢罪。
18.于:向。
19.食:吃。
20.归:返回。
21.菽粒:豆粒。
22.醇酒一器:一坛美酒。
23.嗌:咽喉,此处做动词用,咽。
24.刍豢黍梁:刍,牛羊;豢,猪狗;黍,米;梁,高粱。
25.使:命令,派遣。
26.食:吃。
27.为:担任。
28.绝:断绝。
29.得:能够。
30.加:增加。
-
司马错论伐蜀
从为秦国建立“王业”的目的出发,就秦国当前的主攻方向问题,张仪与司马错展开争论。辩论双方在论证各自主张时,都紧扣“利弊”二字,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人的论辩风格大相径庭,司马错则沉着冷静,注重实际,不以放言高论蛊惑人,而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 3
-
九叹·思古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
- 247
-
杖铭
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 ...
- 151
-
九叹·逢纷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本首诗是其中的首篇。...
- 784
-
熏炉铭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 969
-
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 ...
- 792
-
卫人迎新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 ...
- 785
-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 ...
- 344
-
怨不期深浅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 ...
- 775
-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
- 19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