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人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断人 一作:断云)
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身处战乱,我的家又在哪里呢?一事无成愁白两鬓发。
我的遭遇大致和王粲一样,我的情怀也像杜甫诗中所说的一样忧国忧民。
我和兄弟相隔千里,音信断绝,就像乌鹊在月夜下的枝头独栖。
哪里能够得到中山国制作的千日美酒,像陈抟老祖那样酣睡到天下太平!
注释
干戈:战争。
鹡鸰:比喻兄弟。
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身处战乱,我的家又在哪里呢?一事无成愁白两鬓发。
我的遭遇大致和王粲一样,我的情怀也像杜甫诗中所说的一样忧国忧民。
我和兄弟相隔千里,音信断绝,就像乌鹊在月夜下的枝头独栖。
哪里能够得到中山国制作的千日美酒,像陈抟老祖那样酣睡到天下太平!
注释
干戈:战争。
鹡鸰:比喻兄弟。
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诗人身处南宋晚期,当时宋朝三面受敌,蒙古大举入侵,正值国破家亡的时候,加上他又与兄弟隔绝,诗人感到自己犹如一只身在寒冷巢穴的鸟儿,与同样经历战乱的王粲与杜甫同病相怜。诗人创作这首诗,表达生逢乱世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该诗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前路茫茫、生不逢时的愤激情怀。
首联即切题意,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干戈未定欲何之”,以无可奈何的心情叙说战争没有平息,想到哪里去躲避都难以办到,于是发出了“欲何之”的沉痛呼喊。战乱岁月,保命尚且很不容易,至于说要干一番事业,那是根本谈不上的事,而战乱时间之长更是令人难熬。“一事无成两鬓丝”,真实地写出了这一情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痛苦。
颔联承“两鬓丝”写自己的情形,“踪迹大纲王粲传”,将自己同王粲以及王粲所处的时期相比,就会使人联想到汉末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景;同时也表达了同王粲写作《登楼赋》时一样的苦闷心情。“情怀小样杜陵诗”,其作用也同前句一样,既会使人想起唐代安史之乱时那种“流血涂野草”的悲惨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同杜甫一样,用诗歌描写乱离之世所特有的悲凉情怀。
颈联以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的具体处境。“鹡鸰音断云千里”是说人不如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鸟儿在遇到急难时,尚且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而自己因为战乱与亲人兄弟分离于千里之外,彼此音信不通,死活不知,连鸟儿都比不上。“乌鹊巢寒月一枝”,用曹操诗意,说乌鹊想在寒月下筑巢却找不到一枝恰当的树枝,以喻自己在战争岁月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以栖身。两句以鸟喻人,流露了诗人因离乱而产生的孤凄感情。
尾联叙述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得到一饮醉千日的中山仙酒,饮后直醉到太平时方醒。其实他是幻想有一种仙酒来麻醉自己,使自己不知道战争造成的各种祸害,以免引起内心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这个愿望无疑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诗人也只得生活在战乱岁月,每时每刻经受着战乱的无穷折磨和煎熬。
首联即切题意,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干戈未定欲何之”,以无可奈何的心情叙说战争没有平息,想到哪里去躲避都难以办到,于是发出了“欲何之”的沉痛呼喊。战乱岁月,保命尚且很不容易,至于说要干一番事业,那是根本谈不上的事,而战乱时间之长更是令人难熬。“一事无成两鬓丝”,真实地写出了这一情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痛苦。
颔联承“两鬓丝”写自己的情形,“踪迹大纲王粲传”,将自己同王粲以及王粲所处的时期相比,就会使人联想到汉末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景;同时也表达了同王粲写作《登楼赋》时一样的苦闷心情。“情怀小样杜陵诗”,其作用也同前句一样,既会使人想起唐代安史之乱时那种“流血涂野草”的悲惨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同杜甫一样,用诗歌描写乱离之世所特有的悲凉情怀。
颈联以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的具体处境。“鹡鸰音断云千里”是说人不如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鸟儿在遇到急难时,尚且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而自己因为战乱与亲人兄弟分离于千里之外,彼此音信不通,死活不知,连鸟儿都比不上。“乌鹊巢寒月一枝”,用曹操诗意,说乌鹊想在寒月下筑巢却找不到一枝恰当的树枝,以喻自己在战争岁月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以栖身。两句以鸟喻人,流露了诗人因离乱而产生的孤凄感情。
尾联叙述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得到一饮醉千日的中山仙酒,饮后直醉到太平时方醒。其实他是幻想有一种仙酒来麻醉自己,使自己不知道战争造成的各种祸害,以免引起内心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这个愿望无疑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诗人也只得生活在战乱岁月,每时每刻经受着战乱的无穷折磨和煎熬。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