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秋霖赋

卢照邻 〔唐代〕
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沉沉。居人对之忧不解,行客见之思已深。若乃千井埋烟,百廛涵潦。青苔被壁,绿萍生道。于是巷无马迹,林无鸟声。野阴霾而自晦,山幽暖而不明。长涂未半,茫茫漫漫。莫不埋轮据鞍,衔凄茹叹。借如尼父去鲁,围陈畏匡,将饥不爨,欲济无梁。问长沮与桀溺,逢汉阴与楚狂。长栉风而沐雨,永栖栖以遑遑。及夫屈平既放,登高一望,湛湛江水,悠悠千里。泣故国之长楸,见元云之四起。嗟乎!子卿北海,伏波南川;金河别雁,铜柱辞鸢;关山夭骨,霜露凋年。眺穷阴兮断地,看积水兮连天。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屋满铅椠,家虚儋石,茅楝淋淋,蓬门寂寂。芜碧草于园径,聚绿尘于庖甓。玉为粒兮桂为薪,堂有琴兮室无人。抗高情以出俗,驰精义以入神。论有能鸣之雁,书成已泣之麟。睹皇天之淫溢,孰不隅坐而含颦?
已矣哉!若夫绣毂银鞍,金杯玉盘,坐卧珠璧,左右罗纨,流酒为海,积肉为峦。视襄陵与昏垫,曾不辍乎此欢。岂知乎尧舜之臞瘠,而孔墨之艰难⒃?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观览一切自然现象,私下里单单悲伤这秋季的霖雨。凉风满天,瑟瑟作响;云覆江河,阴阴沉沉。家居的人看了忧闷不已,游行在外的人遇上,更不能忍受。那种情景必然是:千家万户都隐没在烟雨之中,千市百行也都被雨涝包围青苔长满墙壁,绿萍生于路中。巷里中没有车马迹,林薮间听不见鸟鸣声。郊野一片阴晦,山峦隐翳不明。漫长的旅途还未走到一半,就碰上秋雨连绵,车轮无不被泥泞陷没,只能依靠马鞍行进。行人游子对此,没有不含悲哀叹的。再如孔子当年离开鲁国的情景:遭围困于陈国,畏缩于匡邑,断炊于陈蔡,欲渡河而无桥;问津渡于长沮桀溺,遭讥讽于江阴丈人和楚狂接舆。常在风雨中奔走颠顿,没有一刻儿安宁。再如楚大夫屈原当年被放逐,或许更为难堪,登高而望,但见那湛湛的江水,悠悠流泄千里。哀泣故国的长楸,悲看黑云之四起。更可叹的是那些杖节执戈的使臣和将军。像苏子卿的北海牧羊,像马伏波的南征行军,远看大雁飞离朔方金河,苍鹰辞却交趾铜柱,关山川隘摧折身体,霜露草木凋残年寿。眺望天边的阴云截断大地,看秋天的积水浩森连天。至于百无聊赖的穷书生,那情形就更为凄惨。他们虽家藏万卷,但却无隔宿之粮。茅屋破漏,绝不会有谁来看访;灶无烟火,琴书却绝不能饱腹。虽然他们能守志不移、专心经史,虽然他们能论说诗书精义,甚至能像他们的祖师孔子一样修成一部《春秋》,而此时此刻,面对淫溢的秋霖,饥肠辘辘,属坐蹙眉,儒者的斯文高雅一点也没有了。
还是不说了吧!至于那些达官贵人,他们拥有五彩之车、银饰之马;饮食用的是金杯玉盘,坐椅卧榻镶的是珠宝璧玉,左右侍从皆着绫罗绸缎;他们的酒汇集如海,肉堆积如山,眼看着洪水滔天,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也不会停止豪饮追欢。人们常说:尧肌如腊,禹足胼胝。现在,既然那些达官贵人一概地毫无心肠,也就难怪读书人要艰难狼狈了。
注释
⑴秋霖:秋季多雨,久下不止,叫作“秋霖”。
⑵瑟瑟:萧条冷瑟之声。
⑶埋轮据鞍:指道路泥泞难行。
⑷衔:含。茹:吞。
⑸“借如”六句: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于鲁定公十四年,因执政大夫季桓子受齐国女乐,怠于政事,离开鲁国。此后周游卫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国。在陈国,孔子曾受包围,不得行,粮尽。在卫之匡城,匡人误以为孔子是暴虐匡人的鲁大夫阳虎,把孔子拘留了五天。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遇见隐者长沮、桀溺,孔子派子路向他们询问津渡。在汉江边,孔子又曾遇到过一个荷篠的江上丈人,那丈人还讥笑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接此节和下节,都是借孤孽臣子的去国怀乡之情以渲染秋霖。
⑹屈平既放:屈平即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被上官靳尚所谗,被楚怀王流放于外其始在汉江流域。至顷襄王时,又为令尹子兰所妒楚襄王遂迁屈原于江南,即沅湘流域。赋文合前后两次流放而言。
⑺子卿:苏武,字子卿。苏武于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拘。匈奴数欲胁降苏武始终不屈。单于王遂置苏武北海上,使牧羊。“武既至海上,禀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⑻伏波:马援封伏波将军。《后汉书·马援传》记马援在光武时率军南征,所经行皆荒僻不毛之地,备极辛苦。铜柱滩在今四川洛陵县东,相传马援欲铸铜柱于此。
⑼东国、西都:犹言东都、西都。这里“东国”“西都”是沿用汉初辞赋家习惯用假设语词。
⑽铅椠(qiàn):指书籍。
⑾儋(dàn)石:指粮食。
⑿能鸣之雁:《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旧注谓此章诗是比体说“鸿雁”比辛苦劬劳的饥民,“哲人”是指周宣王。全章诗意是歌颂宣王能安集饥民。此篇赋用“能鸣之雁”是说,穷困而守节的儒者能用议论来抒写自己的辛苦。
⒀已泣之麟:《春秋公羊传》:“(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有以告者,曰‘有鹰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纪事,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就是所谓“获麟绝笔”。此篇赋用“已泣之麟”,是说穷困而守节的儒者,虽则“论有能鸣之雁”,但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吾道穷矣”的涕泣。
⒁襄陵与昏垫:《尚书·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襄陵,毁坏原田。昏垫,水灾病害。
⒂臞(qú)瘠:枯槁消瘦。
⒃孔墨艰难:孔子和墨翟为弘扬自己学说主张的奔波和劳顿,就是所谓“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卢照邻不仅是一个废疾诗人,而且是一个穷困的文士。传记称“家贫苦,贵宦时时供衣药。(《唐才子传》)可见他一生都在和贫病苦斗。他对文儒之士的困顿愁苦,往往形之赋咏之笔,不一而足。文有《五悲文》《释疾文》,诗有《长安古意》,赋则有《秋霖赋》。《秋霖赋》大约作于卢照邻任邓王府典签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秋霖赋》是一篇骚赋,为承前人愁霖、苦雨之作,明确提出“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其中寄托着沉痛的命运感慨。作者极力描摹风云惨惨、遍地阴霾的雨景,然后设想孔子、屈原、苏武、马援不遇于时、流离颠沛之状,又将儒生オ客与贵胄雅人对举,写出面对恶劣自然的推残愁苦无奈的境地。它与七古长篇《长安古意》同一旨趣,即暴露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吐诉文人学士的清苦艰危。《长安古意》写得较早,故诗作的卒章还能以扬雄的穷居著书而自释,说:“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似乎还抱着流芳后世的期望。《秋霖赋》写得较晩,已经没有桂香袭人的那种感情,而是变得郁怒和怨愤了。此赋有两点颇可玩味。一是富贵之家金杯玉盘、流酒为海的描写,二是古人皆志士仁人,透着高远自励、渴慕事功的人格理想。从形式上看,谋篇布局,分明依傍《别赋》,骈语杂言,正是南朝风格。时代精神与文学承传都得到了体现。
此赋语言平淡,对仗工整,声韵上隔句押韵,不时换韵,具有诗歌和谐节奏鲜明的特点。如第一二段首先以含浓郁悲情的散句点题,接着依次为六六对七七对四四对,四四对四四对和六六对。“瑟瑟”和“沉沉”构成叠字对,状物摹景渲染悲凉沉闷气;以单句对为主,夹以当句对;在连续的四四对中缀以“若乃”“于是”等领字,舒缓语气,疏荡文气,由于典事完全融化在悲情中,以至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语言全无僵化凝固、呆板枯燥之弊,读来一往而有深情。
此赋修辞很有特色。如第六节,意思一贯,而修辞却始终是一正一反,一进退,非常整饬,而怨忿之情也表现得恰到好处。“屋满铅椠,家虚儋石。”一“满”一“虚”,说明了文儒事业的艰巨与物质生活的贫乏。“玉为粒兮桂为薪,堂有琴兮室无人。”一“有”一“无”,表明儒者志趣的高雅与感情生活的缺憾。“抗高情以出俗,驰精义以入神。”一“出俗”一“入神”,描摹了高情学者遗世独立的精神与专注钻研的意志。“论有能鸣之雁,书成已泣之麟。”一“能鸣”一“已泣”,表白了学者的学行成就与最终的悲惨结果。举凡这些地方都是因为意义与修辞配合得好,所以才有感人肺腑的笔力。
展开阅读全文 ∨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
您可能感兴趣...
  • 悲昔游

      三悲曰:奇峰合沓半隐天,绿萝蒙茏水潺湲;因嵌岩以为室,就芬芳以列筵。川谷萦回兮迷径路,山嶂重复兮无人烟;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 ...

    648
  • 赤谷安禅师塔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且当事芝朮,从吾所好云。...

    1
  • 早度分水岭

    《早度分水岭》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诗中先叹岁月蹉跎,次写蜀道险峻,后点明行路艰难。诗人以景结情,用蜀道险阻的物象,抒发对仕途的感慨,浑然融合境界,感情真切而沉郁。...

    3
  • 送郑司仓入蜀

    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

    5
  • 江中望月

    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3
  •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1
  • 含风蝉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1
  • 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3
  • 明月引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高楼思妇,飞盖君王。文姬绝域,侍子他乡。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试登高而骋目,莫不变而回肠。...

    3
  • 望宅中树有所思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上舞双栖鸟,中秀合欢枝。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何当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