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陈正甫会心集
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世上人最难得的是趣。趣就如同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这些即使是善于言辞的人也表达不出来,只有会心者能够领悟。现在的人,羡慕趣的雅号,追求趣的形似,于是有的以鉴别评论书画,涉猎古董为清雅;有的以追求玄悠虚渺,躲避于尘世之外为高远。还有连这些都不如的,就像苏州那些忙于烧香煮茶的人。这些举动都是趣的表面皮毛,于神情有什么相关!
有趣与否主要是来源于自然性情,而与学问关系不大。当一个人是小孩子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趣,但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很有趣的。小孩子面部表情不端庄严肃,眼睛到处乱看;嘴里喃喃地仿佛要说些什么,双脚蹦来跳去一刻也不得安静;但是人生的乐趣,真的是莫过于此时了。孟子所谓的不失掉赤子之心,老子所谓的能像婴儿一样,大概就是指这个,这就是趣的最高层次了。山林之人,没有任何拘束,能够自在度日,因此他们虽然不去追求趣但实际上他们很接近趣。平民百姓接近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官品地位,官品地位越卑微,他们的欲求就越低下。他们有的喜欢酒肉,有的喜欢歌舞,随心所欲,无所顾及,自己觉得反正不为社会所重视,因此就算是世人都来批评嘲笑自己也无所谓了,这又是一种乐趣。等人年龄渐长,官越大,地位越高,就像枷锁锁住身体,荆棘扎在心头,毛孔骨节都被见识知识所束缚,知道的道理越多,与趣距离就越远了。
我的好友陈正甫先生,对于趣有很深的体会,因此他在《会心集》中所记述的好多人,懂得乐趣的居多,如果不懂乐趣,即使像伯夷那样耿介、严光那样高远,他也不录入。噫!想不到世间竟有像先生这样,有如此高的地位官阶和如此少壮的年龄而能这样有趣的人!
注释
1.陈正甫:陈所学,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徽州知府、山西督学等,累官至户部尚书。时任徽州知府。
2.趣:意趣,真趣。
3.会心者:内心感悟的人。
4.清:清雅。
5.寄意玄虚:把心意寄托在玄妙虚无的学说上。脱迹尘纷:摆脱尘世的纷扰。远:幽远。
6.烧香:指焚香静坐。煮茶:指品茶。
7.神情:精神气质。
8.不失赤子:《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婴儿。
9.能婴儿:能像婴儿那种状态。《老子》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10.正等正觉:佛教术语,意为无上的智慧觉悟。上乘:佛教称大乘佛法为上乘,后借指上等。
11.愚不肖:愚蠢不才之人。
12.品:品味。
13.非笑:非议讥笑。
14.迨(dài):及,到。
15.品:官品。
16.梏(gù):木制的手铐。
17.棘(jí):棘刺。
18.介:清介。伯夷:商代孤竹国君的长子,为让位给幼弟而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谏阻。商灭亡后,耻食周粟,与弟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中。
19.严光:一名严遵,字子陵,东汉初隐士,会稽余姚人。少时同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称帝后,派人查访,征召入京,授谏议大夫。严光不接受,退隐于富春山。
文章开篇拈出“趣”字,起得突兀警拔。至于为什么要先从“趣”说开去,那是须“卒章”才能“显其志”的。“趣”何以“难得”,作者接下避开正面回答,而以排比连下四重比喻,形容其不可捉摸,进而指出:“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色、味、光、态作为非实体的存在,可望可感而不可即,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以之比“趣”,所以难得。“会心”两字落得极巧。既说明知“趣”的唯一途径,为后文张本;又契合题中《会心集》名,暗中点题;并转含了陈正甫为知“趣”者的意思,为章末正面叙语埋下伏笔。一语而兼关三意,透出笔致的灵隽。一个虚伪的社会自不乏虚伪的群类,其表现之一便是附庸风雅,慕影从风却以雅趣自诩而浪博虚名。至于那些“慕趣之名、求趣之似”者的种种表现,作者顺手排出三类后,一语轻蔑抹倒:“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从而坐实了篇首“难得”二字。由此可见,前面将“趣”描绘得如此漫幻迷离,实在无意故弄玄虚,而是为此处戳疮疤揭老底蓄势,抹去虚伪者们附庸风雅的油彩,为“趣”正名。“今之人”无论怎样去“慕”、去“求”,都不过徒具形式,同真“趣”无涉。“趣”之“难得”,非尔辈能知。
“趣”虽难得,却并非不可得。知“趣”之道,唯“会心”一途,而“会心”是一种心灵默契的自然感悟。既拈管论“趣”,前提当然是作者以“会心者”自居的。说到“得趣”之道,文章第二部分遥接“会心”二字发端,揭出“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的论旨。其中“自然”二字是全文的中心。故陆云龙评曰:“自然二字,趣之根荄,不尔癖耳累耳。”(《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引)文章继举自然得“趣”的三类人:“童子”“山林之人”及“愚不肖”。“趣”既出于自然,便非刻意追求所能得。童子“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山林之人“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近趣”,“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都是任性而发的结果。自然又意味着没有束缚。童子的“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山林之人的“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愚不肖的“率心而行,无所忌惮”,亦均为自然的表现。不刻意所求、无所束缚是他们得趣的共同之处。但其中又有着境界高下和层次深浅的差别。童子“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完全出于“绝假纯真”的自然天性,作者称为“人生之至乐”,连引孟子、老子之语推为“趣”的最高境界。山林之人一心归复生活的自然状态,不与于尘世。他们并非“不知有趣”,而是“不求趣”。“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是童真未凿的天趣;知趣而不求趣则隔了一层,有人为的因素,故以“近之”二字以示境界差别。至若愚不肖,由于绝望于世,不顾非笑去率心而行,其行又止于酒肉声伎,是灵魂被扭曲后品性低贱的恶趣。作者既指出三类人得趣出于自然的共同性,又以自然实现的程度和内容区别了境界的高下。逐次剖析,井然有序地申足了“趣得之自然者深”的论旨,论与据丝丝入扣。陆云龙“取赤子,次及愚不肖,石公真是具眼”的推许,殆非虚誉。接下去以“迨夫”二字提转,说明趣“得之学问者浅”的原因。“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童子时的自然便逐渐消失,身心为社会道德的种种规范所形役,乃至“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完全脱却自然,所以“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失去自然就失去了“趣”,而功名利禄,道德学问剥夺了人固有的自然——联系当时社会“理”的内容,作者笔锋所向,不难洞见。这一层“得之学问者浅”的论说,从反面完善了“得之自然者深”的题旨。
“自然”作为全文的中心,既是论“趣”的出发点,也是所提倡的人生境界。作者刺今之人慕求之举为“何关神情”,可见自然即人本身的精神性情。作者《识张幼于箴铭后》一文中“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而行,是谓真人”之语,可与此文中的“自然”相发明。自然既出于人的天性,必然反对虚伪,提倡真实;反对束缚,提倡自由。作者所举三类人的自然形态,都说明了这一点。呼唤自然,也就是对真实自由的人性的呼唤,它与种种桎梏、扼杀人性的封建教义截然对立。因此,袁宏道绝非对人性作泛泛和抽象的揄扬,其具体、鲜明、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才是此文“自然”的结穴处。作者论述自然而首举“童子”,其受李贽“童心说”启发之迹甚明,由此亦可略窥袁宏道反传统的思想渊源。
上段末论年长、官高、品大后“去趣愈远”,而末段起笔却突下一赞语:“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正值壮年,李贽曾推之曰:“用世事精谨不可当,功业日见烜赫,出世事亦留心,倘得胜友时时夹持,进未可量。”(《续焚书》卷一《复陶石篑》)陈氏于失趣的三个条件无一或缺,却能“深于趣”。深者,不但知趣,且能得趣之谓也。他不但人“深于趣”,所述《会心集》亦“趣居其多”。对此,作者似亦愕然:“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全文在悬疑中猝然收笔。陈氏《会心集》今未见,故无从印证如何“趣居其多”。但作者举“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为显例,似透出一线端绪。伯夷以国破不仕两朝而被推为最高封建道德忠君的典范,严光则为清高隐者的楷模。“不录”说明陈氏著《会心集》并不以传统教义为规范,也不以他人推崇而盲从,只“述”会于心者。而“趣”“唯会心者知之”,陈氏其书“趣居其多”,其人“深于趣者”,如是,则年也,官也,品也。并非绝对的无可救药,那要看摆脱束缚,回归自然,及实现自然的程度,身为年、官、品所役,心则“不失赤子”“能婴儿”。文以悬疑收煞,而其旨意遥深处。
文章结构呈倒三角形,极见特色。为人作序却撇开对象,先就“趣”“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用很大篇幅、从多种角度反复辩说,待旨意申足,末以数语将所论与所叙对象联接起来。乍读似冷落了对象,有喧宾夺主之嫌;临末理其意脉,方悟是在欲擒故纵。“趣”,“会心”,“自然”,众流归一,都是为嘉其人、誉其集铺垫服务的。唯能撇开对象,不因顾盼而分散笔力,作者才得以乘便畅扬其说;唯能将其说内脉又暗中通向对象,不以浮说而致“博士书驴券”,才见机心之巧,运思之精。文章论述“自然得趣”一段,因是主体,故层层例示,文理细密;末端正面叙语,因意已申足,则点到即止,留下空间。前后疏密相对,从总体结构到行文用笔,都极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提倡者的灵隽透脱。
-
叙小修诗
《叙小修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对小修其人与诗的述评中引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以之为尺度评论小修诗并自然过渡到对七子的议论,再通过驳斥七子树起“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的文学发展论,最终对小修诗的成就作进一步阐述。全文逻辑清晰,谨严邃密,议论风趣,笔锋犀利,语言简洁有力。...
- 738
-
横塘渡
《横塘渡》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汉乐府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女少男邂逅、互生好感,少女遂约再会的生活小场面。全诗通过叙事的方式言情,笔锋细致,情景生动;女子性格于男女交往略无顾忌,热情奔放。...
- 0
-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是明朝的袁宏道所创作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诗写渔夫被官差盘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作者对不公社会的愤怒和对积贫积弱生活窘破底层人民的同情。第二首诗再进一步揭露社会现实,对执政者进行讽刺。这两首诗语言简练,平直浅显,无多深意,构思巧妙,颇多含蕴。...
- 635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 ...
- 1
-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 ...
- 162
-
大堤女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 3
-
棹歌行
《棹歌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渔妇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贫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歌采用乐府民歌体,自始至终运用叙述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 8
-
闻省城急报
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二百年来好纪网,辰裂星纷委平地。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 1
-
游天目山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次 ...
- 123
-
感事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 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