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的一夜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来,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
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
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
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头顶白杨树上的风声,沙沙的,
算是我的丧歌,这一阵清风,
橄榄林里吹来的,带着石榴花香,
就带了我的灵魂走,还有那萤火,
多情的殷勤的萤火,有他们照路,
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
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
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
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儿都成,
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
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着……你伴着我死?
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
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儿打伙,
进了天堂还不一样的要照顾,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
要是地狱,我单身去你更不放心,
你说地狱不定比这世界文明
(虽则我不信,)象我这娇嫩的花朵,
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雨打,
那时候我喊你,你也听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
笑我的命运,笑你懦怯的粗心?
这话也有理,那叫我怎么办呢?
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自由,
我又不愿你为我牺牲你的前程……
唉!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丢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这是命;
但这花,没阳光晒,没甘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儿焦萎,多可怜!
你不能忘我,爱,除了在你的心里,
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话,我等,
等铁树儿开花我也得耐心等;
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一个萤火,
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六月十一日,一九二五年翡冷翠山中。
一到十三行,切入的是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从爱人的即将远离在女子心中引起的难过、嗔怒、责怪等情绪,反衬出爱人在她生活中的重要以及她对爱人的挚爱和依恋。
十四到二十三行,离开是令人非常痛苦的,因为曾经的爱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爱情溶入了她的生命中,爱情就是她的生命。
二十四到二十六行,这种爱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她再一次沉浸在烈火般的爱情体验中。
二十七到四十二行,诗人笔锋突然一转。让抒情主人公从对爱情的幸福体验中转入到对死的无限向往上,描绘出了一幅非常优美的、令人陶醉的“死”的幻象。对爱情有深刻体验的她,为实现爱情自由和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为爱而死。因为她的愿望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她只能通过死来实现了,爱情因死而美丽永恒。
四十三到五十七行,天堂也许是个幸福的世界,地狱就不是了,它和现实世界一样。在尘世不被人怜惜反遭摧残的命运,进了地狱,她也可能是同样的命运。活在人间和死在天堂是一样的。
五十八到七十四行,这种活着或死去的矛盾痛苦只有爱才能抚平。她可以舍弃现实世界、天堂或地狱,但却不能没有爱,那种人间至真至美的爱情。爱人就是她的上帝。爱,是她生活的一切;爱,是她人生的信仰。因此,即使她不幸死了,她就要变为萤火,只因有她的爱人那颗不变的明星在天上。
抒情女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情感思绪和爱怨交织的心理矛盾,终于在爱的执著与爱的信仰中得到了解脱。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以第一人称摹拟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成的,他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依恋、哀怨、自怜、感激、温柔、幸福、痛苦、无奈、挚爱、执著等种种情韵,层层婉转,步步流连,真实而感人地传达出一个弱女子在同爱人别离前夕变幻不定的心境。抒情主人公这种复杂的思绪,也正是诗人当时真实心境的反映。那时,徐志摩正身处异国他乡,客居异地的孤寂、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汇集成他抑郁的情怀,这些连同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仰,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意蕴。
这首诗有叙事诗的风格,以细腻的笔调铺叙复杂的情感思绪,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又以细致的细节描绘抒情主人公的思绪感触。通篇以一种平白的、近乎喃喃自语的口语写成,使这首诗亲切真实如在眼前抒遣情怀、倾诉情感。
-
阔的海
《阔的海》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运用“反讽”即正话反说的手法,揭示了现实生活对人的压抑以及作者在苦苦挣扎的情感。诗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渴望光明、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 918
-
半夜深巷琵琶
《半夜深巷琵琶》是诗人徐志摩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刊载于1925年5月20日《晨报副刊·诗镌》,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翡冷翠的一夜》诗集中。全诗整齐且富有变化,短句诗行押韵,并多次换韵,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悦耳,宛若一支琵琶曲,悲切而不沉寂,与诗既凄迷又冷艳的抒情风格相一致,达到了心曲与琴曲的统一,也使诗歌具有了形式上的美感。...
- 471
-
残诗
《残诗》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写的是紫禁城发生的事,全篇以下层人民的口吻,用朴实、俏俏皮的语言,讽刺刺了宫廷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调敝。诗人通过纯口语的形式,通过疑问、反诘、感叹、否定的语气,用一种错综自由的句式,表现了北京人特有的幽默风趣的神情与语态。...
- 58
-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此诗是诗人在经历种种挫折、痛苦与思索后所作,主要表达了作者追求那种“回到生命本体中去”的诗歌理想。全诗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诗中用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
- 696
-
黄鹂
《黄鹂》是近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新诗。第一节的五句写黄鹂飞来,表达了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后一节五句则是写黄鹂飞走,这欢乐又在瞬间逝去的惆帐。前后两节形成强烈的感情反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失落之情。...
- 393
-
为要寻一个明星
《为要寻一个明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在此诗中,“明星”是黑暗中光明的象征,诗人“寻一颗明星”,就是寻光明,寻理想,就是寻他所追求的爱、自由和美。诗中以“我”寻明星直至在黑夜里倒下而光明终于出现作结,表现了诗人对“寻一颗明星”的执著。全诗全诗四节,每节四行,如同回文诗的形式,且交错韵反复运用,极富艺术魅力。...
- 1005
-
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
- 86
-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它也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此一首,题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这首诗写于1924年作者随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这首送别诗也是徐志摩抒情诗的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698
-
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作者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全诗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 1032
-
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他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
- 93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