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三个泛神论者

郭沫若 〔近现代〕

我爱我国的庄子,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打草鞋吃饭的人。

我爱荷兰的Spinoza,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磨镜片吃饭的人。

我爱印度的Kabir,
因为我爱他的Pantheism,
因为我爱他是靠编鱼网吃饭的人。
纠错
创作背景
纠错
《三个泛神论者》最初发表于1920年1月5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后收入《女神》(1921)。《女神》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影响巨大,自不待言,以至于闻一多先生说:“若论新诗,郭沫若的诗才配称新诗呢”(《女神之时代精神》)。
郭沫若一生的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早期则十分驳杂:“郭氏在日本,受到了革命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想的熏陶,受到了斯宾诺莎、尼采、泰戈尔、达尔文、克罗齐、歌德、惠特曼、列宁等人著作的影响,形成了以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陆耀东《中国新诗史》第一卷,22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朱自清先生也曾说郭氏的诗中“有两样东西,都是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无论是陆耀东先生说的“泛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还是朱先生说的“泛神论”和“动的反抗的精神”在《三个泛神论者》这首诗里都有充分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泛神论(Pantheism),在东、西方都有古老的传统,东方以印度思想为代表,西方以古希腊思想为代表,派别极多,难以一一述及。它们的共同性在于,认为宇宙(或自然)、万物(表相),与惟一的神(本体)具有同一性;不同的是“神”的观念,如谓神即自然、神即绝对精神、神即理性等等。泛神论在十六、十七世纪有广泛的影响,《三个泛神论者》所列举的印度诗人Kabir(加皮尔,1440-1518)、荷兰哲学家Spinoza(斯宾诺莎,1632-1677)皆为泛神论者,尤其斯宾诺莎是近代泛神论思想的代表人物,影响巨大。至于我国的庄子是否可称为泛神论者?还有可探讨之处,老庄之言“道”,似乎并不同于西方和印度的“神”,“道”更倾向于“自然”本身。中国人自然崇拜的倾向是有的,但“自然崇拜”是否就意谓着将“自然”视为“神”则不一定,最起码也跟其它文化中的“神”的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当然这不是探讨的主要问题。由于“泛神论”之“神”不是凌架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它对于反对中世纪正统神学曾起过积极作用,因而有利于现代民主思想。比如,斯宾诺莎就曾因为与正统神学思想的冲突,而于1656年7月被犹太人公会永远革除教籍,搬到阿姆斯特丹南边的一个村庄里,靠磨制光学镜片维持生活。青年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受其影响,势为必然,因为浪漫主义表现自我、崇尚自然的思想与泛神论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对郭沫若来说,“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其中,更多的不是对“神”的敬服,而是神化的“自我”。
泛神论也好、民主思想也好、反抗精神也罢,出现在郭氏诗中都可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影响所致,并不为大家所惊奇。惊奇的是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方式,它的纯粹的口语和民间性。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诗歌爆发了一场“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大争论。在这个背景下来看郭氏的作品,忽然感觉到时光并没有像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快速地流逝,遑论所谓时代的“进步”。“靠打草鞋吃饭的人”、“靠磨镜片吃饭的人”、“靠编鱼网吃饭的人”:还有比这更口语化的诗吗?而且它是这么的自然,比今天的许多口语诗更像口语;还有比这更具有民间精神的诗吗?诗人列举的三位哲学家或诗人,用今天的话说都是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但他们都不介意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来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诗人用一个最朴素的“爱”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诗人这种艺术上的选择,又是跟他的泛神论思想有关的,后者正是其艺术的根柢。而这也是整本《女神》的最迷人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
您可能感兴趣...
  • 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724
  • 炉中煤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这首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383
  • 雷电颂

    《雷电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的作品。这是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的高潮部分出现的抒情独白,属于结构严谨的散文诗,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656
  • 满江红·领袖颂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 ...

    135
  • 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173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250
  • 太阳礼赞

    《太阳礼赞》是近代文学家郭沫若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作者用激情的语言赞颂了新生的太阳,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祖国的向往之情,以及愿意为实现光明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生动肜象的譬喻,拟人化的手法,以及重复叠唱;诗的韵律优美,节奏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浓郁的抒情气氛。...

    516
  • 地球,我的母亲!

    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地球,我的母亲!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 ...

    234
  • 霁月

    《霁月》是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20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共四节,前两节,写诗人向幽光清淡、森林寥寂等情景的投入;后两节,写诗人和这些优美情景的契合,将景象拟人化,和明月交谈,和银海唱和等;所有这些都象征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全诗写得清新秀丽、温柔含蓄,细读之能让人体验到了其中的“欢乐”,感受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

    127
  • 晨安

    《晨安》是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20年1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第一节尽情渲染清晨的气氛,并请晨风“把声音传到四方”,接着诗人以关怀全人类的胸怀向全世界问安,由中国到俄罗斯,而后印度、欧洲、美洲;诗人站在日本的海岸瞩目世界,最后诗人的视线又回到日本深切关怀日本人民的命运。...

    33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