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读书山雪中

元好问 〔金朝〕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
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
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
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陈先生贬官后,与京师人书云:“南州有何事?今年有好雪,明年炊饼大耳。”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自前年便盼着返回家乡,却一直无法返回,去年回家已走到半路,又因腿脚无力再难前行。
这饱经丧乱的余生,哪想到还会有欢乐的今年,那高耸的家乡山岭,又突然落进了我的眼帘。
邻居准备了很多甜美的醇酒,我高举酒杯,祝福宾客健康长寿。
我乘着醉意舞袖翩翩,像是要拉回春天的锦绣,仿佛看见家乡的万落千村,到处是美丽的红花绿柳。
山神也为我纵情地颠倒季节,把世界都化入白皑皑的雪花。
仿佛是嫌它,穿着那锦绣还太过寒素,另磨了玉屑,用心地妆点迷人的山川。
如今,乡亲们都在传说,少微星正照耀我的乡土,天公准备着来年的丰收,黄熟的菽麦三万来顷。
谁人拟做贬官的陈璀,来跟我同吃大个的炊饼?
陈先生被贬官以后,给京师的朋友写信说:“南州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今年这里雪好大,明年炊饼能做的大。”
注释
读书山:在忻州东南,原名系舟山。
前年: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7),诗人曾独自从冠氏(今山东冠县)回忻州,看一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为携全家返故里作准备。因当时拘禁未得解除,不得自由行动,故说“归不得”。
“去年”句:即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8)秋八月自冠氏返山西忻州,中途留住济源过冬。脚无力,即旅途中太疲乏,无力继续往前赶路。
残生:即人生的晚年,时间所剩无几了。
突兀:突然之意,也用来形容高耸的样子。这里兼有这两种意义。
家山:家乡的山,也泛指家乡。
堕:掉下来。
东家西家:即诗人家周围的邻居。
“主人捧觞”句:用李贺《致酒行》原句,即举起酒杯向客人们表示感谢。觞,酒杯。
先生:诗人自指。
醉袖:即写酒兴正高,挥舞长袖。
挽春回:把春天招回来了。
落:人群聚居的地方,村落。
满花柳:指飘飞的柳絮,喻雪花。
山灵:山上的神灵。渠,他,诗里是诗人自指。
放颠:放任自流,颠倒季节。
兜罗绵:即木棉(佛经中称木棉树魏兜罗树)。有时也泛指草木的花絮,入柳絮、杨花等为兜罗绵。这里喻雪花。
“似嫌”句:好像神灵不满意我太寒酸了。衣锦,穿锦绣衣裳,喻显贵。这里指自己国亡家破,沦为囚徒,不能衣锦还乡的惨象。
玉屑:白玉的碎末,喻雪。
少微:星座名,又称处士星,用以称隐士。这里是诗人自喻。
黄云:喻金黄色的麦浪。
陈莹中:陈瓘,字莹中,号了翁。宋徽宗即位,为左司谏,极论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与曾布议事多不合。又因其子告蔡京动摇东宫得罪,屡被贬。
先生:诗人自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蒙古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秋,元好问携家从冠氏出发,北返家乡秀容,因路程遥远,疲乏太过,暂留济源过冬。次年春又从济源动身;夏天,回到久别的故里,居住在读书山。游子还乡,自然受到四邻的热情欢迎。为表答谢,冬天,邀乡亲们到家里饮酒。席间,适逢降雪。诗人与父老畅饮时,一生遭遇涌上心头,即兴抒怀写下该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读书山雪中》是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描写诗人流落他乡,急切想归而不能归,以及突然归来与乡亲举杯同庆的心情,并借写雪景以抒发诗人的不幸,表明诗人安分做遗民,但求风调雨顺,能过炊饼无忧的生活。全诗色彩明丽,富有想像,感情跳跃,神情飘逸,具有丰富开阔的思维空间。
  全诗十六句,可分四节。
  前四句为第一节,追述返家的不易和抒发初归后的庆幸。诗人于四十八岁(1238年)的秋季,自山东冠氏县独自先行返乡筹备迁移之事,随后冬季又重返山东。诗中“前年望归归不得”一句,正是诗人内心“归心江汉日东流”与“青山历历乡国梦”(《梦归》)的深切渴望与无奈现实的写照。次年秋季,诗人携全家十口从东平、冠氏抵达济源(今河南济源),因长途跋涉,老小疲惫,故在此地休整,直至本年春才踏上太行山,冬季终于得以回到故乡。这里的“去年中途脚无力”,正是对这段艰难历程的生动描绘。当诗人历经重重磨难,携家带口终于平安回到故乡,亲眼见到那曾无数次在梦中萦绕的读书山时,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二十七岁避乱南渡以来,诗人日夜期盼着能够重返故土,“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的诗句,正是他内心无尽乡愁的写照。然而,国势日衰,复国无望;又逢家国破碎,生死未卜。如今劫后余生,竟然能够全家安然归来,诗人怎能不感叹“残生何意有今年”。在这“突兀家山堕眼前”的刹那,诗人以“突兀”与“堕”两词并用,巧妙地将忽然与高耸之意融合,生动地展现了在惊喜交集之际,那种“疑梦复疑非”的复杂心境。诗人开篇巧妙地运用“前年”、“去年”、“今年”的时间排比,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笔力纵横,将乍见故乡后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四句为第二节,生动地描绘了乡邻们纷纷前来道贺的热烈场景,以及诗人在其中谢客尽欢,最终酩酊大醉的欢乐状态。诗人巧妙地使用“东家西家”这一表述,形象地勾勒出了乡邻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情景,随后以“百壶酒”这一细节,彰显了乡邻们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与热烈庆贺之情。得知这位名扬天下的乡贤终于归来,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家家户户都拿出了珍藏的美酒,向诗人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祝贺。诗人则毫不吝啬地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份久违的家乡温暖与欢乐。酒酣耳热之际,诗人的兴致更是高涨,他在庭院中挥舞长袖,手舞足蹈,尽情释放内心的喜悦。看到乡亲们个个满面红光,如同春风拂面般醉意朦胧,诗人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想法:仿佛是他的醉袖唤回了春天,使得万落千村都充满了花红柳绿的生机。这一奇特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诗人豪爽放纵的性格和兴高采烈的心情,更凸显了他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和亲切可人的醉态。整个场景充满了欢乐与和谐,令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四句为第三节,扣诗题“雪中”二字,写读书山的雪景。承接上一节的酒醉心迷,诗人将乡亲们红扑扑的醉颜错视为春风拂面的模样,进而想象这是上天为诗人的归来而特意送上的春日盛景,使得远近山川都披上了红花绿柳的华服。然而,当这节诗歌转向大雪纷飞的场景时,诗人再次展开狂想。他描绘大雪漫山,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仿佛山神也被诗人自己的放情纵乐所感染,变得疯狂起来。整个世界仿佛被幻化进了一片白蒙蒙的兜罗绵中,这兜罗绵是山神嫌山川穿着花红柳绿的“锦衣”太过寒酸,于是挥洒玉屑,为山川加上了一层更为高贵的外衣。诗人并未对漫天飞舞、山川一色的雪景进行传统的寓情于景的细致描述,而是采用了“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独特手法,将自己痛快淋漓的激情融入雪景之中。他紧紧抓住“雪中”这一核心物象,神思飞扬,从雪联想到木棉,再由木棉联想到衣裳,进而联想到山神,最后以移情的方式,推想山神的心态。通过这样的联想与想象,诗人成功营造出了一幅神奇迷离、灵动飘逸的山中雪景图。这幅图景不仅展现了雪山的壮丽与神秘,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欢愉,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四句为第四节,诗人以隐居乡里的有德之士自许,憧憬归乡后潇洒闲逸的生活。诗人由自己的归乡联想到少微星光照乡井,由少微星光冀时的明大黄润联想到来年乡里的大丰收,继而又因“瑞雪兆丰年”联想到古时陈莹中远离政治漩涡后只关心农事的典故,想像的翅膀由天上到地下,由古典及今事,由现在到将来,以“人言少微照乡井”表现自己才德上应于天的自信胸襟;以“准备黄云三万顷”表现吉星高照下乡里明年必将大获丰收的豪迈情怀。末三句关合归老故里、乡邻道贺、山中大雪三节,以戏谑的口吻询问乡邻,表现了诗人潇洒自足的隐逸神采。
  诗人劫后余生,终归故里,其欣喜之情犹如火山爆发,可谓之“气旺”;对按捺不住的激情,诗人采用豪纵奔放的方式尽情展露,可谓之“神行”。神思所及,“物皆着我之色彩”,岿然不动的读书山,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忽然而“堕”;乡邻道贺,春光挽回,山灵放颠,少微高照,黄云将现,好像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皆为诗人天造地设。纵览全诗,确有“峰峦高插、波澜动地之概”。在陈列系列意象时,全诗每四句一大转折,每节四句中又按起、承、转、合的笔法结构,围绕“读书山雪中”这一中轴思前想后、上下驰骋,这样就使全诗既具有了丰富开阔的思维空间,又具有了“构思育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的往复曲折、幽深厚重的含蕴和奔放雄奇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
您可能感兴趣...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88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302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304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399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21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385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873
  •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921
  • 驱猪行

    《驱猪行》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杂言古风。该诗从表面看,是写农民驱赶豪猪的情形,但实际上却另有讽喻,是借题发挥,真实具体、哀恸感人地反映了金、蒙战争之际,人民遭受的租赋徭役之苦。...

    538
  •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

    87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