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以羊易牛

孟子 〔先秦〕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大王坐在大殿上,看见有个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大王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涂在钟上行祭。”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
  大王:“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注释
之:往,到…去。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觳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如此。
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
您可能感兴趣...
  • 孟子荀卿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 ...

    763
  • 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5
  •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981
  • 孟子·乍见入井

    乍见无从那处生,非思非勉出天真。苟无物欲相攻夺,人性如何有不仁。...

    5
  • 瞽瞍杀人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

    878
  •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349
  • 冯妇搏虎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 ...

    448
  • 孟子引齐人言

    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0
  • 庄暴见孟子

    本文就君王“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反复论证,阐明了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得民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善于抓住齐王心理,逐步将对方的思想引上自己铺设的轨道,使本文独具特色,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4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 ...

    51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