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是那竖着秋千架的小院,在那祭坟扫墓的三月春天,柳树荫间,不时传出了燕语莺啭。她抬起白色的衣袖遮掩,悄悄地递出一幅诗笺,怕的是被珠帘外的卖花人将秘密发现。
注释:
①拜扫天:即寒食、清明的几天,《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载:“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
②霜纨(wán):指白色的衣袖。
是那竖着秋千架的小院,在那祭坟扫墓的三月春天,柳树荫间,不时传出了燕语莺啭。她抬起白色的衣袖遮掩,悄悄地递出一幅诗笺,怕的是被珠帘外的卖花人将秘密发现。
注释:
①拜扫天:即寒食、清明的几天,《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载:“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
②霜纨(wán):指白色的衣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秋千院”是闺中女子游戏的庭院。“拜扫天”即寒食、清明的几天。“秋千院”同“拜扫天”的密切关系,这两句交代的地点、时间,都与芳春密不可分,为“春情”的展开作了铺垫。“柳阴”一句,更是意蕴丰富。三月的杨柳长条踠地,绿树如烟,所谓“掩映莺花媚有余”(成彦雄《杨柳枝》)“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杜甫《柳边》)。“躲莺藏燕”,正是鸟儿们在柳树间出没的实录。曲中强调了莺燕的躲藏,又是一种曲笔,暗示了“秋千院”中那对情侣的出场。而再从下文幽期偷会的表现来看,“躲莺藏燕”更可说有比兴的意味。
柳荫中莺燕躲躲藏藏,柳荫外的一对青年男女也是背着人相会,需要遮遮掩掩的。小令对他俩未作正面的介绍,仅仅写了女主角以袖遮面暗递情诗的情节。“掩霜纨”的动作是那样传神,将闺中女子在幽会情人时又羞又怕的情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而“诗半篇”既说明脉脉之情难以尽诉,又是邀请唱和的表示,令人想到那在曲中未曾正面述及的男性情侣。作者对女子这番娇态的解释,是“怕帘外卖花人见”,其实越是担惊受怕,越是见出她初涉爱河的娇羞;而顺笔添出了“卖花人”的第三者,又愈益增添春天的风情。小令题为“春情”,本身即意味着男女之间的风流情感,妙在这一切又都是安排在芳春的典型环境中展示,就更显得旖旎缠绵。散曲小令多为率意之作,但在细腻熨帖、扩展意蕴的巧思上,从来是不遗余力的。
柳荫中莺燕躲躲藏藏,柳荫外的一对青年男女也是背着人相会,需要遮遮掩掩的。小令对他俩未作正面的介绍,仅仅写了女主角以袖遮面暗递情诗的情节。“掩霜纨”的动作是那样传神,将闺中女子在幽会情人时又羞又怕的情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而“诗半篇”既说明脉脉之情难以尽诉,又是邀请唱和的表示,令人想到那在曲中未曾正面述及的男性情侣。作者对女子这番娇态的解释,是“怕帘外卖花人见”,其实越是担惊受怕,越是见出她初涉爱河的娇羞;而顺笔添出了“卖花人”的第三者,又愈益增添春天的风情。小令题为“春情”,本身即意味着男女之间的风流情感,妙在这一切又都是安排在芳春的典型环境中展示,就更显得旖旎缠绵。散曲小令多为率意之作,但在细腻熨帖、扩展意蕴的巧思上,从来是不遗余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落梅风·因他害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 2
-
落梅风·心间事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 3
-
落梅风·夕阳下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 2
-
落梅风·实心儿待
实心儿待,休做谎话儿猜。不信道为伊曾害。害时节有谁曾见来?瞒不过主腰胸带。...
- 1
-
落梅风·人初静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 2
-
落梅风·蔷薇露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 4
-
落梅风·鸾凤配
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只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
- 3
-
落梅风·楼台小
《落梅风·楼台小》是元代散曲作家周文质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女主人公站在一座小巧精致的楼台上,眼前翠树掩映,景物优美,她却感到自己茕茕孑立,于是勾起对远人的思念。此时风雨初起,雨中万物别有一番风味,而她依然倚着栏杆站立在海棠树下,显得更加孤独。全曲简练精巧,先景后情,情由景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 3
-
落梅风·千年调
《落梅风·千年调》是元代散曲作家阿鲁威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意在劝世,告诫人们要有长远打算,从长远利益着想。着重写身后的萧条景象和凄苦情状,寓意深沉悲痛,足以警醒世人。...
- 229
-
落梅风·天宝补遗
《落梅风·天宝补遗》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借唐玄宗宠溺杨贵妃从而导致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故事讽刺了元朝腐败的统治。...
- 278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