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当薰香将她的绸衣渗满时,酒已差不多喝完。上床垂下锦幔,炉香渐渐点尽,而月亮也坠下了中天。被底的人儿从梦中醒来,觉得说不出的孤寒。忙把侍女呼唤。可侍女睡意方酣,口中喃喃答应着,身子却不动弹。
注释
①阑:残尽。
②蛮蛮:侍女的拟名。
当薰香将她的绸衣渗满时,酒已差不多喝完。上床垂下锦幔,炉香渐渐点尽,而月亮也坠下了中天。被底的人儿从梦中醒来,觉得说不出的孤寒。忙把侍女呼唤。可侍女睡意方酣,口中喃喃答应着,身子却不动弹。
注释
①阑:残尽。
②蛮蛮:侍女的拟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张可久的《一半儿》,前三句喜用鼎足对的形式,各对句却无合掌雷同的弊病。该曲的三个对句,分别代表了醉酒、宴散、酒醒的三个阶段。“酒初阑”未明言具体时间,但从“月又残”的醉者感想来看,第一、二阶段之间时隔不远。而“翠被梦回人正寒”,恐怕就是“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的况味了。可见这是一场夜饮。若把“酒醒”的题目分拆开来,那么前两句述的是“酒”,到第三句才真正触及到“醒”;但前两句的酒宴情况又是“醒”后的回忆,所以一点都不离题。
“酒醒”之后,作者只安排了一个情节,即呼唤侍女;而对方的反应是“一半儿依随一半儿懒”。看来一个通宵的服侍,这位“蛮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以侍女的半醒来衬托醉人的“酒醒”,曲折生致,是对酣酒尽兴的加一倍写法。而这位“蛮蛮”,同“罗衣”、“锦帐”、“翠被”都有那么一点若隐若现的关系,风流旖旎,十分耐人遐想。
曲中的“罗”、“锦”、“翠”及“衣”、“帐”、“被”,均属服饰器用门;“香渗”、“烟消”、“梦回”,则都带有朦胧迷离的意味,恰与酒人的精神感觉相照应。这都是作者精于遣词的地方。末两句的白描,更是细腻如绘,明清人对散曲少予许可,对此两句却是交口称赞。醇酒美人是古人所心仪和追求的物质享受,也往往是古人故示疏狂的一种代表方式,所以这首小令的问世与获得好评,是毫不令人奇怪的。
“酒醒”之后,作者只安排了一个情节,即呼唤侍女;而对方的反应是“一半儿依随一半儿懒”。看来一个通宵的服侍,这位“蛮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以侍女的半醒来衬托醉人的“酒醒”,曲折生致,是对酣酒尽兴的加一倍写法。而这位“蛮蛮”,同“罗衣”、“锦帐”、“翠被”都有那么一点若隐若现的关系,风流旖旎,十分耐人遐想。
曲中的“罗”、“锦”、“翠”及“衣”、“帐”、“被”,均属服饰器用门;“香渗”、“烟消”、“梦回”,则都带有朦胧迷离的意味,恰与酒人的精神感觉相照应。这都是作者精于遣词的地方。末两句的白描,更是细腻如绘,明清人对散曲少予许可,对此两句却是交口称赞。醇酒美人是古人所心仪和追求的物质享受,也往往是古人故示疏狂的一种代表方式,所以这首小令的问世与获得好评,是毫不令人奇怪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一半儿·春妆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
- 1
-
一半儿·春情
自调花露染霜毫,一种春心无处托。欲写又停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儿连真一半儿草。...
- 3
-
一半儿·春愁
厌听野雀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两眉尖,一半儿微舒一半儿敛。...
- 1
-
一半儿·春困
琐窗人静日初曛,宝鼎香消火尚温。斜倚绣床深闭门。眼昏昏,一半儿微开一半儿盹。...
- 1
-
一半儿·春绣
绿窗时有唾茸粘,银甲频将彩线挦。绣到凤凰心自嫌。按春纤,一半儿端相一半儿掩。...
- 3
-
一半儿·春夜
柳绵扑槛晚风轻,花影横窗淡月明。翠被麝兰熏梦醒。最关情,一半儿温馨一半儿冷。...
- 7
-
一半儿·春梦
梨花云绕绵香亭,胡蝶春融软玉屏。花外鸟啼三四声。梦初惊,一半儿昏迷一半儿醒。...
- 0
-
一半儿·春醉
海棠红晕润初妍,杨柳纤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娇欲眠。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
- 2
-
一半儿·题情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1]。...
- 4
-
一半儿·四景
轻衫短帽七香车,九十春光如画图,明日落红谁是主?漫踌躇,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纱幮睡足酒微醒,玉骨冰肌凉自生,骤雨滴残才住声。闪出些 ...
- 295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