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东风薄情,夜雨凄迷,而拂晓看庭院里的桃花,还是昨天的样子。多情如前人崔护,应该会发出人面桃花的感叹吧。帘栊刚刚卷起,看着梁上双飞双栖的燕子,一时神迷清晨黄莺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黄莺飞去,一枝桃花仍颤动不已。
黄昏时分,山阴处的桃花已经开遍。夕阳中独立的桃树,越发显得悲凉。是谁把它移来陪伴水边的杨柳?希望五更时分的风雨不要吹损桃花,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飘荡的蜘蛛丝,与昨夜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注释
①东风第一枝:词牌名,也作曲牌名。据传为吕渭老所首创,原为咏梅而作。又名《琼林第一枝》。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字;下片八句,押五仄韵,五十字,共一百字。
②桃花:指桃树所开之花。桃花灼灼鲜艳,又在春日开花,故诗词中常与情事相关。
③薄劣(bó liè):薄情之谓。宋张元干《踏莎行》:“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④“多情”二句:此用“人面桃花”之典。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云:相传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游访,则门庭如故,而人去室空矣。遂题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⑤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⑥“最娇人”二句:谓清晓黄鹅在枝头啼叫,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当它飞去后,桃枝犹自颤抖。娇,指声音细嫩、清润。前蜀李珣《望远行》:“琼窗时听语鹦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⑦亭皋(gāo):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皋:水旁地。”宋王安石《移桃花》:“枝柯蔫绵花烂馒,美锦千两敷亭皋。”
⑧晕眉青眼:比喻柳叶。
⑨“傍荔墙”二句:意谓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游丝,红艳艳的与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荔(lì)墙:薜荔墙。 游丝,飘动着的蛛丝。绛(jiàng)楼:红楼。
东风薄情,夜雨凄迷,而拂晓看庭院里的桃花,还是昨天的样子。多情如前人崔护,应该会发出人面桃花的感叹吧。帘栊刚刚卷起,看着梁上双飞双栖的燕子,一时神迷清晨黄莺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黄莺飞去,一枝桃花仍颤动不已。
黄昏时分,山阴处的桃花已经开遍。夕阳中独立的桃树,越发显得悲凉。是谁把它移来陪伴水边的杨柳?希望五更时分的风雨不要吹损桃花,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飘荡的蜘蛛丝,与昨夜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注释
①东风第一枝:词牌名,也作曲牌名。据传为吕渭老所首创,原为咏梅而作。又名《琼林第一枝》。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字;下片八句,押五仄韵,五十字,共一百字。
②桃花:指桃树所开之花。桃花灼灼鲜艳,又在春日开花,故诗词中常与情事相关。
③薄劣(bó liè):薄情之谓。宋张元干《踏莎行》:“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④“多情”二句:此用“人面桃花”之典。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云:相传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游访,则门庭如故,而人去室空矣。遂题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⑤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⑥“最娇人”二句:谓清晓黄鹅在枝头啼叫,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当它飞去后,桃枝犹自颤抖。娇,指声音细嫩、清润。前蜀李珣《望远行》:“琼窗时听语鹦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⑦亭皋(gāo):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皋:水旁地。”宋王安石《移桃花》:“枝柯蔫绵花烂馒,美锦千两敷亭皋。”
⑧晕眉青眼:比喻柳叶。
⑨“傍荔墙”二句:意谓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游丝,红艳艳的与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荔(lì)墙:薜荔墙。 游丝,飘动着的蛛丝。绛(jiàng)楼:红楼。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在一个桃花飘香的阳春之日,纳兰的情绪徘徊于“人面桃花”的故事中,直到“湘帘乍卷”才醒悟过来,看见了梁间栖燕。此时又忆起了从前与爱妻双宿双飞的美好时光,故作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上片描写了庭院在经历了东风夜雨的摧残之后却依然如故,而桃花却开放了。 “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此处用了崔护“人面桃花”的典故,而纳兰用此典,既是赞美桃花的美丽,又可能暗含隐秘的情思。词人唏嘘,此情此景如果被崔护看到,应当会发出人面桃花的感叹吧。纳兰的情绪尚在“人面桃花”的故事里徘徊,至“湘帘乍卷”才猛地回神,看梁问栖燕,“早迷了、画梁栖燕”,词人在这里没有点明,却可以推想,彼时看见的定当是双飞双栖的燕子,因此才会一时迷神。与此同时,清晓黄鹦在枝头啼叫,那细嫩轻柔的啼呜声最是动人,当它飞去后,桃枝犹自颤抖,别有一种楚楚动人的姿态。“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一个“娇”字描摹出声音的细嫩、清润,使桃花的风韵更加传神。
下片则由庭院写到山郭,虚写夕阳里的桃花,并与杨柳为伴,应是更加美艳。纳兰的思绪也由眼前的庭院推延到山郭,他想象桃花在夕阳里的美丽风采。想着想着,却觉得这样的桃花似乎太孤单,“想孤影、夕阳一片’”,独立夕阳中,愈美丽就愈显得悲凉。于是词人给桃花找了水边杨柳为伴,使它愈加动人迷离,愿望终归是愿望,“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一句将人拉回了现实,夜来的风雨减损了春色。结处忽宕起一笔,点醒题旨,回照了开端,景情融铸合一,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感发,给人以联想,给人以朦胧之美。
这首词看似写景,实则写情;看似咏物,实则蕴含深意。
下片则由庭院写到山郭,虚写夕阳里的桃花,并与杨柳为伴,应是更加美艳。纳兰的思绪也由眼前的庭院推延到山郭,他想象桃花在夕阳里的美丽风采。想着想着,却觉得这样的桃花似乎太孤单,“想孤影、夕阳一片’”,独立夕阳中,愈美丽就愈显得悲凉。于是词人给桃花找了水边杨柳为伴,使它愈加动人迷离,愿望终归是愿望,“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一句将人拉回了现实,夜来的风雨减损了春色。结处忽宕起一笔,点醒题旨,回照了开端,景情融铸合一,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感发,给人以联想,给人以朦胧之美。
这首词看似写景,实则写情;看似咏物,实则蕴含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东风第一枝·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 4
-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 1
-
踏莎行·春水鸭头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 ...
- 400
-
浣溪沙·十二红帘窣地深
十二红帘窣地深,才移刬袜又沉吟。晚晴天气惜轻阴。珠衱佩囊三合字,宝钗拢髻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 690
-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 1
-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 6
-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 4
-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 3
-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 1
-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