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小麦儿青青大麦儿黄,日出原野气候正凉爽。
姑嫂相呼一片缫丝忙,屋后煮茧屋前飘清香。
缫车飞转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不断韧性强。
今年哪得闲暇织绸绢,明日及早卖丝西门上。
注释
①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缠绕在丝筐上绕成丝线,便于纺织。行:一种乐府诗体,与“歌”并称,或泛称为“歌行”。
②小麦、大麦:秋麦、春麦。二者播种时间不一,成熟时间也不一样。“小麦”句:化用《汉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其获者妇与姑”,喻指缫丝是农村中妇与姑的劳作。
③原头:原野的地头。日出:指天晴。天色凉:天气凉爽,正是缫丝的好时候。
④妇姑:媳妇和婆婆。有忙事:即赶趁此良好天气抓紧缫丝。
⑤煮茧:蚕茧成熟,必须及时煮死蚕蛹,否则茧内蚕蛹化蛾,咬破茧而出。就不能缫丝了。
⑥嘈(cáo)嘈:象声词,形容缫车在缫丝急转时发出的声响。
⑦缕(lǚ):线。这里指蚕丝。
⑧着:穿(衣),指穿绢衣。
⑨西门:泛指卖丝交易市场。
小麦儿青青大麦儿黄,日出原野气候正凉爽。
姑嫂相呼一片缫丝忙,屋后煮茧屋前飘清香。
缫车飞转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不断韧性强。
今年哪得闲暇织绸绢,明日及早卖丝西门上。
注释
①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缠绕在丝筐上绕成丝线,便于纺织。行:一种乐府诗体,与“歌”并称,或泛称为“歌行”。
②小麦、大麦:秋麦、春麦。二者播种时间不一,成熟时间也不一样。“小麦”句:化用《汉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其获者妇与姑”,喻指缫丝是农村中妇与姑的劳作。
③原头:原野的地头。日出:指天晴。天色凉:天气凉爽,正是缫丝的好时候。
④妇姑:媳妇和婆婆。有忙事:即赶趁此良好天气抓紧缫丝。
⑤煮茧:蚕茧成熟,必须及时煮死蚕蛹,否则茧内蚕蛹化蛾,咬破茧而出。就不能缫丝了。
⑥嘈(cáo)嘈:象声词,形容缫车在缫丝急转时发出的声响。
⑦缕(lǚ):线。这里指蚕丝。
⑧着:穿(衣),指穿绢衣。
⑨西门:泛指卖丝交易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缫丝行》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首句化用《汉童谣》,以小麦、大麦生长情况喻缫丝劳作,第二句写天气,第三、四句写煮茧,第五、六句写抽丝。前面六句描写的劳动场景是轻松、快乐的,节奏也明快、流畅,描绘出了农村妇女快乐劳动的气氛,可见出其品质的可贵。第七、八句情调急转,写明今年因税重农妇们的辛勤劳动虽然获得了成果,但这成果不是供自己享受,说明蚕农生活十分艰苦,快乐的气氛荡然无存。最后两句将反映农村织妇的辛勤劳动与揭示封建剥削结合起来,这两句与上文互相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这首歌行体诗反映了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全诗语言优美、轻快而含蓄。但整个故事辛酸而悲凉。
这首歌行体诗反映了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全诗语言优美、轻快而含蓄。但整个故事辛酸而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倾诉农民生活困境的诗篇,自古就有。《诗经》中许多著名作品,都显示农业社会生产者的痛苦。范成大这首《缫丝行》,正是继承这个传统,体现了诗歌兴观群怨的作用。这首诗是范成大早年居家时所作。该诗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与《乐神曲》、《田家留客行》、《催租行》为一组。自注云:“以下共四首,效王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缫丝行》是一首乐府诗,自注云:“效王建。”表明是学王建乐府诗的风格。王建是中唐诗人,善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其乐府诗富于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精神,并善用民间口语入诗。范成大的诗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
就诗歌主题来说,《缫丝行》并没有超出唐代诗人聂夷中的《咏田家》。但聂夷中只是农民生活的旁观者,而范成大不同。他本人爱田园,也熟悉田园,他笔下的农村题材作品,不但有诗人的观察,更重要的有诗人感情的参与。所以,诗歌感人重以情,胜于重以理。宋诗好理,范成大的田园诗,却更多感情色彩,这正是他的田园诗被人称许的重要原因之一。《缫丝行》感情上的处理,最见特色。
全诗八句,感情色彩却有一个激烈相反的转折。前六句,基调是轻松、欢乐,节奏是明快、流畅的,给人一种“农家乐”的情味。写农村中忙碌的缫丝情景,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明朗疏快。一、二句展示在眼前的农村景色,是鲜丽多彩的。青黄相间的麦田,原野尽头一轮冉冉上升的红日,阵阵凉风,使人觉得这个村子美丽、富庶。不过,在“小麦青青大麦黄”的“青黄”二字,仿佛记起“青黄不接”这个农村最困难的时刻。所以,首两句诗,以鲜明的农村画面,奏出一首和平宁静的乐曲。
第二联写人事;姑妇相呼,同心合力,煮茧缫丝。在江南农村,缫丝是一件大事,要抓紧季节、天气,缫出来的丝质量才能上乘。因此,这正是农妇们最忙碌的时刻。相互的呼唤和阵阵的茧香,似乎又渲染了人们欢愉的心情,当然也包括对劳动产品质精量多的希望。诗歌仍在欢乐畅快的调子中发展。
茧煮熟了,丝抽出来了,缫丝车开动了,一片又急又响的声音,使每个农妇心畅神怡:收获很非常丰富,的确,“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的劳动并没有白费,这非常令人欣慰。诗歌发展到此,欢乐的调子进入高潮, “农家乐”的乐曲似乎回荡在这美丽而忙碌的江南农村中。
范成大的高明在于,使诗歌七、八句的情绪转折,和当时社会的内在矛盾一致,让诗歌更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波澜。第七句“今年那暇织绢著”,对前六句情绪是陡然一反:虽然缫出好丝,但今年却没有功夫去织绢了。绢是成品,是衣料,到市场出卖,可以卖较高价钱。对于农户,卖绢的收入当然比出卖原料的丝多得多。但是,今年居然“无暇”织绢,因为明天便要卖丝,为的是救穷:解救眼前青黄不接的困境。至此,欢乐情调一扫而空,代之以悲愤气氛。农妇辛苦养蚕缫丝,非但自己不能织绢做衣,甚至不能织绢出卖,因为眼前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凭这点蚕丝救穷解窘,心中悲愤,尽在不言之中。 最后两句实在是前六句向更深层次的突破。虽然在情调上大起大落,但读者读后掩卷,仍然可以摸出此中脉络。前面写天气好,写农妇忙,写茧丝好,节奏快速流畅,实际上为了一个目的:赶时间去卖新丝,希望得个好价钱。对解除眼前困境有更大帮助。同时,养蚕缫丝本来是江南农村一项重要剐业,农妇年年如此。前六句写的,是一般年份也出现的情况。第七句突出“今年”不能织绢,时间的强调,更使人觉得农村破败衰颓的趋势,也暗示当时社会经济的衰微。从农村经济的衰落,也使人觉得诗歌的转折当在情理之中。
这首诗虽然情绪上大起大落,却仍然没有发展到剑拔弩张的感情爆发。撇开内容不说的话,《缫丝行》的语言仍然是值得欣赏的。南宋人好用僻典,一首好诗往往置一二僻典,使人不得其解。范成大也沾此习,但是,在他的田园诗中却很少用典,这一直是人们称赞的做法。少用典或不用典,对范成大田园诗的流传,有更大的作用。
就诗歌主题来说,《缫丝行》并没有超出唐代诗人聂夷中的《咏田家》。但聂夷中只是农民生活的旁观者,而范成大不同。他本人爱田园,也熟悉田园,他笔下的农村题材作品,不但有诗人的观察,更重要的有诗人感情的参与。所以,诗歌感人重以情,胜于重以理。宋诗好理,范成大的田园诗,却更多感情色彩,这正是他的田园诗被人称许的重要原因之一。《缫丝行》感情上的处理,最见特色。
全诗八句,感情色彩却有一个激烈相反的转折。前六句,基调是轻松、欢乐,节奏是明快、流畅的,给人一种“农家乐”的情味。写农村中忙碌的缫丝情景,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明朗疏快。一、二句展示在眼前的农村景色,是鲜丽多彩的。青黄相间的麦田,原野尽头一轮冉冉上升的红日,阵阵凉风,使人觉得这个村子美丽、富庶。不过,在“小麦青青大麦黄”的“青黄”二字,仿佛记起“青黄不接”这个农村最困难的时刻。所以,首两句诗,以鲜明的农村画面,奏出一首和平宁静的乐曲。
第二联写人事;姑妇相呼,同心合力,煮茧缫丝。在江南农村,缫丝是一件大事,要抓紧季节、天气,缫出来的丝质量才能上乘。因此,这正是农妇们最忙碌的时刻。相互的呼唤和阵阵的茧香,似乎又渲染了人们欢愉的心情,当然也包括对劳动产品质精量多的希望。诗歌仍在欢乐畅快的调子中发展。
茧煮熟了,丝抽出来了,缫丝车开动了,一片又急又响的声音,使每个农妇心畅神怡:收获很非常丰富,的确,“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的劳动并没有白费,这非常令人欣慰。诗歌发展到此,欢乐的调子进入高潮, “农家乐”的乐曲似乎回荡在这美丽而忙碌的江南农村中。
范成大的高明在于,使诗歌七、八句的情绪转折,和当时社会的内在矛盾一致,让诗歌更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波澜。第七句“今年那暇织绢著”,对前六句情绪是陡然一反:虽然缫出好丝,但今年却没有功夫去织绢了。绢是成品,是衣料,到市场出卖,可以卖较高价钱。对于农户,卖绢的收入当然比出卖原料的丝多得多。但是,今年居然“无暇”织绢,因为明天便要卖丝,为的是救穷:解救眼前青黄不接的困境。至此,欢乐情调一扫而空,代之以悲愤气氛。农妇辛苦养蚕缫丝,非但自己不能织绢做衣,甚至不能织绢出卖,因为眼前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凭这点蚕丝救穷解窘,心中悲愤,尽在不言之中。 最后两句实在是前六句向更深层次的突破。虽然在情调上大起大落,但读者读后掩卷,仍然可以摸出此中脉络。前面写天气好,写农妇忙,写茧丝好,节奏快速流畅,实际上为了一个目的:赶时间去卖新丝,希望得个好价钱。对解除眼前困境有更大帮助。同时,养蚕缫丝本来是江南农村一项重要剐业,农妇年年如此。前六句写的,是一般年份也出现的情况。第七句突出“今年”不能织绢,时间的强调,更使人觉得农村破败衰颓的趋势,也暗示当时社会经济的衰微。从农村经济的衰落,也使人觉得诗歌的转折当在情理之中。
这首诗虽然情绪上大起大落,却仍然没有发展到剑拔弩张的感情爆发。撇开内容不说的话,《缫丝行》的语言仍然是值得欣赏的。南宋人好用僻典,一首好诗往往置一二僻典,使人不得其解。范成大也沾此习,但是,在他的田园诗中却很少用典,这一直是人们称赞的做法。少用典或不用典,对范成大田园诗的流传,有更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 2
-
四时田园杂兴·其六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 1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二
雨後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 3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一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 33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 2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九
汗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 0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八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 2
-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七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 1
-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 3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 6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