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烛影摇红·瑞霭金台

王夫之 〔清代〕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文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甍、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瑞祥的云气笼罩着金台,雪白的花枝光照着龙楼。当九重天门打开的时候,群仙笑指那富 丽堂呈的宫殿,雕梁画柱,飞檐叠起,就像丹穴山上的凤凰在翩翩起舞。 北风劲吹,摧毁了那些金台龙楼。曾几何时, 清兵南下,福州陷落,唐王被杀。文武官员欢聚一堂,天气暖和,寒气散去,一片祥和欢乐景象。
没有人料想到遥远的碧鸡山上的杜鹃啼叫,不久清兵攻陷肇庆,桂王不得不在一片杜鹃的啼叫声中逃至遥远的昆明。回京都的希望已破灭,重游瑶池已不可能。大家都在唱挽歌,两个皇帝已死,南明政权彻底完结。翠绿的屋脊、鸳鸯已经破碎。露盘中的露已无人饮用,桥山的夜晚,月亮高挂,却只剩下几声乌鸦啼哭。
注释
1.烛影摇红: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
2.瑞霭:祥瑞云气,古代有望气之说,认为帝王所居有瑞霭笼罩,词中借指福州唐王宫殿。琼枝:指奇花异木。龙楼:借指福州唐王宫宇。
3.“群仙”两句是作者借“群仙”眼中所见,来形容宫宇建筑之富丽堂皇。以上四句写唐王开基,一片兴旺景象。九阊(chāng),九重阊阖。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朱凤,宫前的凤阙。丹穴,是说凤阙之生动如丹穴凤凰飞翔。
4.“云暗”句:此句以云暗秋风之景写隆武朝覆亡,唐王被杀。雁风,指秋风。时在农历八月,故云“雁风”。高揭,高高掀起。
5.“向海”句:此句写桂王开基。海屋,因桂王朝廷在广东肇庆,肇庆近海,故云“海屋”。珠阙,指桂王宫阙。
6.“文鹓(yuān)”三句:写桂王即位景象。文鹓(yuān),鸟名,形体似凤,羽有文彩,此指文武官员。小春,农历十月天气和暖,称小阳春。桂王于隆武二年(1646)十月监国,十一月即帝位,改元永历,故云“小春佳节”
7.“迢递”二句:哀叹永历帝被迫南迁南宁、昆明,一直进人缅甸,国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碧鸡,碧鸡山,为云南名胜,在昆明市西南三十里。鹈鸠,即杜鹃。“啼鸠”谓春天已去,芳菲都歇。
8.“骖鸾”二句是说,桂王人缅,复国无望,再也不能车驾返回旧京,就像周穆王一死,再也不能重游瑶池一样。骖(cān)鸾,皇帝的车驾。玉京,原是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此处应指明朝故都。
9.黄竹:古诗篇名。
10.“望翠”句:此句以宫室的残破比喻永历朝的倾覆。甍(méng),屋脊。双鸳(yuān),双鸳瓦当。“双鸳翼折”谓瓦当破碎。
11.“金茎”三句:此处以汉武帝的金茎露冷和黄帝陵前的啼乌、月色写桂王的死。“金茎露冷”意为汉武帝死去,已无人饮露。金茎,铜柱。桥山,山名,在陕西黄陵县西北,有沮水穿山而过,山呈桥形,因以为名,又称子午山。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词的上片以虚间实,借景寓情,含蓄隽永。一起句连用四个典故,把人们引进充满神话色彩的境界。笔触富丽堂皇,如真似幻,成功地描绘出象征帝王登基场面的一派吉祥、华贵的浪漫主义氛围。1645年,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是为南明。许多明遗臣像见到了曙光,纷纷额手称庆,王夫之自然也是欢欣鼓舞。他在这里浓笔重彩烘托出瑞气氤氲,祥光相射,丹凤来仪,群仙祝贺的盛大场面,寄托了对南明小朝廷的无限希望。此处,以景寓情,情移入景,融汇自然,妙不可言。下句“云暗雁风高揭。”笔锋一转,以秋风萧瑟,鸟云黯淡之景,暗喻1646年,清兵攻入福建,隆武帝被杀之事。这里一个传神的“暗”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人的沉痛心绪。“雁风高揭”四字,一则喻示隆武帝被杀是在秋天,二则喻示形势之严峻。言简意赅。词人内心的忧虑,不着一字,卓然可见。下四句,笔调一扬,连用串喻,欣喜地记述了桂王朱由榔的即位。隆武帝被杀,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又打出南明的旗号登基,是为永历帝。王夫之认为,这是明王朝中兴的良机,极尽讴歌赞颂之能事。“向海屋、重标珠阙。文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笔调轻快,用“珠阙”喻永历帝之宫殿,用“海屋”喻广东肇庆,用羽毛五彩斑斓的“文鹓”鸟,喻永历朝诸臣的文韬武略,人才济济,用“日暖”“霜轻”“小春”等自然界时序和景象,喻永历帝朝廷形势的乐观。这一连串令人心旷神怡的春光明媚景象,带着词人的欣喜溢出笔端,与上句“云暗”、“雁风高揭”的秋风肃杀之景巧妙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心绪由失望到又充满希望的变化曲线。一个忠心耿耿的大明遗民形象活灵灵地站在读者面前。然而,好事难圆。由于清兵的大举进攻,永历政权风雨飘摇。被迫南迁云南,颠沛流离,历尽艰难。永历帝后逃缅甸,终被杀。南明彻底灭亡。
在词的下片,词人以极其沉痛的笔触,以比兴和象征的手法,隐晦地叙述了这一段催人泪下的史实。“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鸠”,承上起下,笔触沉重、抑郁。“谁知”二字和倒装句式的使用,达到了一字一泪的效果,使忧愤慨叹的沉郁意境全出。词人巧妙地化用屈原《离骚》:“使鹈鸠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又加上一个具有动态感的“催”字,极为明智地预见到永历政权春意阑珊,岌岌可危,中兴复国无望。词人用事之贴切,炼字之精深,由此可见一斑。下三句“骖鸾不得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紧承上两句,连用神话传说和史书典故,将哀婉的情绪又推进一层,词人没有明写永历帝之死,却用“不得玉京游”,“难挽瑶池辙”,“歌声悲咽”证实了这个使人心碎的消息,情调低沉郁闷,令人一读三叹,黯然神伤。最后四句与前句扣连紧密,又反复用典,更进一步使哀悼之情和沉郁意境臻于至极。皇宫上折断翅膀的鸳鸯象征了永历政权的倾覆,“金茎露冷”无人饮用,象征着永历帝已经不在人间,“桥山”象征着隆武、永历二帝的归天,极巧妙地构筑了一个凄凄惨惨的境界。这里,词人颇具匠心地用了“几处啼鸟”和“桥山夜月”,用声音、光线、颜色使读者体味到墓地那清冷阴凄孤寂的月色和杜鹃声声啼血的哀鸣,激发出读者心弦的颤动,不能不为之一洒同情之泪。全词到此,戛然而止,低沉哀婉、肝肠寸断的遗臣孤愤却久久难平前人云,词人咏史妙在不增一字,而情感自出。
王夫之极为成功地以南明小朝廷事入词,风格苍遒。语深辞隐,用事颇多却不晦涩。故国之思忽扬忽抑贯串始终。凄悲入骨,诚似碧山黍离麦秀之感,且以喟叹出之也。骨高韵远,耐人导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唐王朱聿键在行都福京(今福州)被清兵杀死。桂王朱由榔在肇庆(今属广东),为臣下拥立为帝,改元永历。永历十六年(1662年)四月,桂王在昆明被吴三桂杀害。至此明朝彻底灭亡。王夫之在永历朝作过官,追随桂王进行抗清斗争,君臣之间有一定的战斗友情,斗争虽然失败,但仍怀念不已。此词便是王夫之哀悼南明永历帝而创作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您可能感兴趣...
  • 烛影摇红·春暝钩帘

    春暝钩帘,柳条西北轻云蔽。博劳千啭不成晴,烟约游丝坠。狼藉繁樱刬地。傍楼阴、东风又起。千红沈损,鹎鵊声中,残阳谁系。容易消凝,楚兰 ...

    313
  •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献给嗣荣王赵与芮的祝寿词。此词上片描述寿筵上隆重奢侈的场面;下片点明寿诞时间并渲染寿筵中的排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此词转折提顿,以实词代虚词,风格华丽,但亦形成晦涩之病。...

    1
  • 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尚记当初,梨园 ...

    824
  • 烛影摇红·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烛影摇红·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所作的一首赠别词。这首词既是饯别,又表示对友人生日的祝贺。...

    0
  • 烛影摇红·麓翁夜宴园堂

    《烛影摇红·麓翁夜宴园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酬赠词。此词上片描述史云麓夜宴情景,抒写感慨;下片赞扬眼中花园景色之美。此词有着梦窗惯有的华丽秾艳,却不能不把悲苦抑郁深埋。...

    2
  •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留京不归赋以寄意》是宋代词人吴文英为好友毛荷塘创作的祝寿词。此词梦窗以“骚体造境”托喻法祝寿。上片以毛荷塘在西湖寻花问草喻其在京城如鱼得水;下片以美人盼归托喻朋友间问切并致祝寿意。全词引经据典,排比铺叙,多用比喻,寄意夜深共同望月以慰想念之情,意既深婉,娓娓动人。...

    7
  • 烛影摇红·一朵鞓红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沉,日长人瘦。...

    0
  • 烛影摇红·舟舣鸥波

    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亦清时之可乐,以词写之。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闲把花枝试拣。笑盈盈,和香待翦。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才过风柔夜暖。渐迤逦、芳程递趱。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1
  • 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莓锁虹梁,稽山祠下当时见。横斜无分照溪光,珠网空凝遍。姑射青春对面。驾飞虬、罗浮路远。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黄昏山馆。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云根直下是银河,客老秋槎变。雨外红铅洗断。又晴霞、惊飞暮管。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

    2
  • 烛影摇红·送会宗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