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书卷散乱,无心阅读,上面已经有了轻轻的尘土聚积。镇日里,温香如玉,身旁是丫鬟并立。茶称极品龙凤,香为鸳鸯饼。
玉局弹棋,玩乐玩耍。颠倒映现,双宿身影。这个时候,龙凤、鸳鸯,还有双栖鸟,都成双成对,只有自己孤单寂寞百无聊赖。花前月下,笙歌醉眠,千万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中有此调,唐韩偓所作为最早。因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故又名《楚云深》。生查子,生楂子,多少青涩,几多皱眉,历来,多抒写怨抑感伤之情。
②散帙二句:散帙,本指打开的书帙,此处借指读书。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凝尘,尘土聚积。此处有不过分讲究居处之意。《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吹气幽兰,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这二句意谓读书之时,身边有爱妻(或指美人)伴坐。
③茶名二句:谓品味着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龙凤团,茶名,即龙团凤饼,为宋代著名的贡茶,饼状,上有龙纹,故名。鸳鸯饼,形似鸳鸯的焚香饼。一饼之火,可熏燃一日。
④玉局二句:玉局,棋盘之美称。弹棋,古代一种博戏。据云始于汉代,李贤注《后汉书·梁冀传》引《艺经》曰:“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后至魏改为十六棋,唐为二十四棋。
⑤花前二句:花月,花前月下。白居易《老病》:“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相思醒,尤言相思之“醉”而复“醒”,即谓花前月下,笙歌醉眠,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书卷散乱,无心阅读,上面已经有了轻轻的尘土聚积。镇日里,温香如玉,身旁是丫鬟并立。茶称极品龙凤,香为鸳鸯饼。
玉局弹棋,玩乐玩耍。颠倒映现,双宿身影。这个时候,龙凤、鸳鸯,还有双栖鸟,都成双成对,只有自己孤单寂寞百无聊赖。花前月下,笙歌醉眠,千万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注释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中有此调,唐韩偓所作为最早。因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故又名《楚云深》。生查子,生楂子,多少青涩,几多皱眉,历来,多抒写怨抑感伤之情。
②散帙二句:散帙,本指打开的书帙,此处借指读书。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凝尘,尘土聚积。此处有不过分讲究居处之意。《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吹气幽兰,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这二句意谓读书之时,身边有爱妻(或指美人)伴坐。
③茶名二句:谓品味着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龙凤团,茶名,即龙团凤饼,为宋代著名的贡茶,饼状,上有龙纹,故名。鸳鸯饼,形似鸳鸯的焚香饼。一饼之火,可熏燃一日。
④玉局二句:玉局,棋盘之美称。弹棋,古代一种博戏。据云始于汉代,李贤注《后汉书·梁冀传》引《艺经》曰:“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后至魏改为十六棋,唐为二十四棋。
⑤花前二句:花月,花前月下。白居易《老病》:“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相思醒,尤言相思之“醉”而复“醒”,即谓花前月下,笙歌醉眠,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生查子·散帙坐凝尘》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作品。词中生动地描绘了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这种内容的描写,在纳兰的词中是不多见的,应是纳兰性德早期之作。
关于这阕词,历来争论甚多。有人认为作为相府的长公子,纳兰性德是生长在温柔富贵家中,这阕《生查子》便是其饫甘餍的贵家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阕抒发对恋人妻子的真情挚爱的忆旧词,因为“幽兰”,“龙凤团茶”,“鸳鸯香饼”,“双栖影”以及不曾闲的“花月”都衬托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无限相思。
以上两解皆有道理,然而亦是“局部之真理”。此阕词实际上是一首闺怨词,词人是借少女的闺怨来感怀自己百无聊赖的境况,而在客观上又反映了词人身居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
首句“散帙坐凝尘”说的是散乱的书卷早已蒙上细细的尘土,显然说明了女主人公无所事事的心境已经持续很久了,这一“坐”字,当“无故、无由”来解,表面是不知道什么,实际上慵懒无聊,不想读书。“吹气幽兰并”, 这位美丽女子口中散发的温香如兰似麝,然而却是幽兰陷于空谷,无人欣赏。以下四句,词人用龙凤,鸳鸯,双栖鸟儿皆成双作对来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你看,即使桌上新沏的是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她也无法兴致勃勃,好不容易下棋解闷,却又看到双宿鸟儿幸福甜蜜的身影映现在棋盘上。于是,只好发出感叹“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告诉自己不要生起相思之情。透过最后两句,一种不满闺中生活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便流露无遗了。
就某篇布局看,上片所说乃读书、品茶,下片是玉局弹棋,而落脚点则在于一个“醒”字。“莫放相思醒”,以为相思亦有醒与醉的时候。这是歌词主人公的痴想。似乎相思和人一样,都不能放任自流。古诗词中,有所谓无理之妙音,或当如此。
关于这阕词,历来争论甚多。有人认为作为相府的长公子,纳兰性德是生长在温柔富贵家中,这阕《生查子》便是其饫甘餍的贵家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阕抒发对恋人妻子的真情挚爱的忆旧词,因为“幽兰”,“龙凤团茶”,“鸳鸯香饼”,“双栖影”以及不曾闲的“花月”都衬托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无限相思。
以上两解皆有道理,然而亦是“局部之真理”。此阕词实际上是一首闺怨词,词人是借少女的闺怨来感怀自己百无聊赖的境况,而在客观上又反映了词人身居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
首句“散帙坐凝尘”说的是散乱的书卷早已蒙上细细的尘土,显然说明了女主人公无所事事的心境已经持续很久了,这一“坐”字,当“无故、无由”来解,表面是不知道什么,实际上慵懒无聊,不想读书。“吹气幽兰并”, 这位美丽女子口中散发的温香如兰似麝,然而却是幽兰陷于空谷,无人欣赏。以下四句,词人用龙凤,鸳鸯,双栖鸟儿皆成双作对来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你看,即使桌上新沏的是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她也无法兴致勃勃,好不容易下棋解闷,却又看到双宿鸟儿幸福甜蜜的身影映现在棋盘上。于是,只好发出感叹“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告诉自己不要生起相思之情。透过最后两句,一种不满闺中生活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便流露无遗了。
就某篇布局看,上片所说乃读书、品茶,下片是玉局弹棋,而落脚点则在于一个“醒”字。“莫放相思醒”,以为相思亦有醒与醉的时候。这是歌词主人公的痴想。似乎相思和人一样,都不能放任自流。古诗词中,有所谓无理之妙音,或当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生查子·只知眉上愁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 533
-
生查子·相见稀
相见稀,喜相见,相见还相远。檀画荔枝红,金蔓蜻蜓软。 鱼雁疏,芳信断,花落庭阴晚。可怜玉肌肤,消瘦成慵懒。...
- 69
-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
- 4
-
生查子·诉别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 2
-
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 5
-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 5
-
生查子·旅思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 1
-
生查子·寂寞画堂空
寂寞画堂空,深夜垂罗幕。灯暗锦屏欹,月冷珠帘薄。 愁恨梦难成,何处贪欢乐。看看又春来,还是长萧索。...
- 1
-
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 4
-
生查子·飞尘入建章
飞尘入建章,乐事难重见。白发故宫娃,闲说沈香宴。霓裳秋梦寒,□靸黏冰片。萤火起庭莎,犹忆轻罗扇。...
- 2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