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卜算子·五日

纳兰性德 〔清代〕
村静午鸡啼,绿暗新阴覆。一展轻帘出画墙,道是端阳酒。
早晚夕阳蝉,又噪长堤柳。青鬓长青自古谁,弹指黄花九。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村子里轻悄悄的,人们大概都在半日劳作之后回家休息去了,只有鸡的啼叫声偶有耳闻,明媚的阳光照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上,在地上投下斑斑驳驳的树影。推开轻垂的竹帘,走出门来,手中端着的是一杯端午节喝的雄黄酒。
日复一日,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夏天也在知了的叫声中渐行渐远,秋天已经开始在人间展露她的容颜。昨日似乎还是五月初五的端阳节,而今日却已是秋菊飘香的重九节。
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五日:即农厉五月初五日,是为端午节。
⑵帘:酒帘,酒家所用的招子。
⑶青:黑。
⑷弹指:谓极短的时间。
⑸黄花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黄花: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词的上片运用极其安静的笔调写了盛夏午日的景色。村子里轻悄悄的,人们大概都在半日劳作之后回家休息去了,只有鸡的啼叫声偶有耳闻。以闹衬静,这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反衬手法。从听觉角度打量,在“村静午鸡啼”一句中,词人用鸡的叫声反衬出山村的安静,这与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禁会想,为何闹中可以取静。原因是这些闹声(鸡鸣、蝉噪、鸟叫)本身只是些轻微、细小而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动静,因此只能在静谧的氛围中才能引起了人的关注,人的关注最终凸显了周围环境的安静。同样的,“又噪长堤柳”看似写蝉声,却透露出夕阳河畔一缕静谧的乡村气息。但这声蝉叫却不再单单只是“静”的旨归,蝉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承担着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蕴意;此外蝉声也惯有浓厚的悲凉意味。这些特殊意味的流露最终指向这首词咏叹时光易逝的主旨,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从视觉图景上来看,“午”与“夕”在大处形成鲜明对照,关照时光弹指之间便匆匆流逝的同时,又在小处关联着阴与阳,明与暗的错落和变换。“绿暗新阴覆”一句中,“新”字用得尤为精妙。树叶在午日的阳光下晃动,所投射下的阴影也有所变动,但是为了传神地写出这种阴阳交错。词人用了这样一个“新”字,有“新”,便有“旧”,阴阳相生,有了“新阴”、“旧阴”,就会有“新阳”、“旧阳”,“阴”有两种,“阳”也有了两种,阴阳之间,种与种之间有着不停的移换,视觉层次便丰富起来。
相传,贾岛曾经骑在一匹毛驴上反复思考,“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到底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结果在大路上冲撞了迎面乘轿而来的韩愈。五代时期何光远的《鉴戒录·贾忤旨》对此有一段记载:“(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宫,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为何韩愈认为“敲”字优于“推”字,就是运用了反衬的道理,敲门本来就是细小清脆的声音,而在一个夜晚,连敲门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可见当时环境之幽静。纳兰的首句也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将一幅静谧的村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明媚的阳光照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上,在地上投下斑斑驳驳的树影。推开轻垂的竹帘,走出门来,手中端着的是一杯端午节喝的雄黄酒。纳兰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道出了现在已正值盛夏的事实。宋代词人周邦彦用“苏幕遮”的词牌写过一闵描写夏景的词,虽说和纳兰的夏景不甚相同,但是也别有一番情趣: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即使所写的景色不同,但是周词中的思乡之情和纳兰不少词中流露出的厌倦羁旅劳顿的情感还是很相似的。日复一日,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夏天也在知了的叫声中渐行渐远,秋天已经开始在人间展露她的容颜。昨日似乎还是五月初五的端阳节,而今日却已是秋菊飘香的重九节。纳兰没有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好心情,而是发出了“青鬓长青自古谁”的叹息。秋蝉能够不知疲倦地在枝头唱着歌,是因为它们不知时光易逝之苦,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过:“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这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人本来就不是神仙,正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有尽头,才会使他们珍视青春年华。纳兰的感叹,是因为他正青春年少却不能和自己心爱之人携手到老,还是因为他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却也没能趁早行乐,享受大好时光。纳兰没有在此处过多着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纳兰性德于康熙十四年(1675)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御史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二人性格相投,伉俪情深。不幸三年后卢氏便因病猝逝,因而其词集中有不少伤感的悼亡之作。从“青鬓长青自古谁”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有限的感叹,所以推断出这首词大约是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卜算子·五日》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盛夏村子里轻悄悄的,只有鸡的啼叫声偶有耳闻,阳光照在绿树上,在地上投下斑斑驳驳的树影。下片通过青丝易白,时光易逝,弹指一瞬,不知蹉跎了多少光阴,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的咏叹。这首词用以闹衬静,层层对照,相互关联的手法写出了词人心中独到的情思和深长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
您可能感兴趣...
  •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戚戚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197
  • 卜算子·江风渐老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0
  •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2
  •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1
  • 卜算子·齿落

    《卜算子·齿落》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嬉笑怒骂的讽刺词作,上片以齿刚不牢,舌柔难挫为喻,反映当时黑暗败坏的现实;下片则是对谤毁诬陷自己的人的辛辣讽刺与无情嘲骂。全词戏谑调侃,诙谐,作者虽然近于开玩笑,但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却活得很好。 ...

    1
  • 卜算子·赠妓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1
  • 卜算子·惜海棠

    尽是手成持,合得天饶借。风雨于花有底雠,著意相陵藉。做暖逼教开,做冷催教谢。不负明年花下人,只负栽花者。...

    0
  • 卜算子·古寺枕空山

    古寺枕空山,楼上昏钟静。饥鼠偷灯尾蘸油,悄悄无人影。长剑匣中鸣,今古深思省。此夕行藏独倚楼,风雨凄凄冷。...

    0
  • 卜算子·心空道亦空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

    0
  • 卜算子·极得醉中眠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言约全无定。是谁先薄幸。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