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捉夫谣

姚燮 〔清代〕
江头白鸦拍烟起,飞飞呀呀入城里。
城鬼捉夫如捉囚,手裂大布蒙夫头
锒铛锁禁钉室幽,铁钉插壁夫难逃。
板床尘腻牛血腥,碧灯射隙闻鬼嗥。
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
朝出担水三千觔,暮缚囚床一杯粥。
夫家无钱来赎夫,囚门顿首号妻孥。
阴风掠衣头发乱,飞虫啮领刀割肤,谁来怜尔喉涎枯!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江头有白乌鸦拍水生烟冲天飞起,呀呀叫地飞到镇海城里。
看见英国鬼子在城中捉役夫像捉囚犯,双手分开大布蒙住役夫的头。
用铁索锁紧幽暗的钉子囚室,室内铁钉插满墙壁役夫难以出逃。
这昔日牛房板床上牛血腻着尘土腥臭,暗绿灯光从缝隙射进听见鬼子叫声嗥嗥。
世上无论当官或作劳役都要付给钱粮,而今鬼子来了捉劳役却要用钱来赎!
一早就出去担水三千斤,晚上归来被捆绑在囚室床上只给一碗粥。
家里没有钱来赎买回役夫,妻子儿女只好在囚室门前叩头于地哭号。
阴冷的风掠起衣角头发也被吹乱,飞虫咬着脖子痛如刀割,谁又能来可怜你?尽管喉咙已喑哑干枯!
注释
1.城鬼:指占领镇海城的英侵略军。
2.锒铛(láng dāng):古代锁囚犯的铁索。
3.嗥(háo):野兽的嚎叫,喻英侵略军的狂叫。
4.觔(jīn):斤。
5.顿首:用头撞地,悲痛欲绝。孥(nú):儿女。
6.啮(niè):咬。领:项颈。
7.尔:你。涎(xián)枯:诞即唾液,诞枯是喉咙里的唾液已枯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1841年10月,英国侵略军攻占浙江省镇海、宁波后,进行了野蛮的烧杀掠夺,作者一家其时正住镇海城内,险遭杀掠。诗人后据所见所闻,写下了一系列新题乐府诗,此诗即其中之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江头白鸦拍烟起,飞飞呀呀入城里”,描写了侵略者肆意横行的镇海城的景象:长江岸头,烟雾腾绕,迷迷朦朦,显得阴晦、凄冷。一群鸦鸟拍展着双翅穿行在烟雾间,“呀呀”鸣叫着飞入城内。按中国传统的民俗,鸦预着凶险、灾难,掠飞的鸦群往往被视为不祥的预兆。烟雾迷滕,群鸦纷飞造成一种噪动不安、凄苦不祥的意境,暗示着一切灾难降临到多灾多难的百姓身上。
“城鬼捉夫如捉囚,手裂大布蒙夫头”两句诗运笔如风行,简明迅捷地直入诗题“捉夫”,侵略军满城横行,遇到体格健壮的劳力便不由分说地捉住充当劳役,他们凶残,蛮横,如同在捉拿囚犯,手撕裂一块大布,一下蒙住役夫的头,凶暴地驱赶着他们。这两句诗节奏紧促,使“捉夫”的动作显得迅速,凶猛,大有“兔起鹘飞”之气势。
“锒铛锁禁钉室幽,铁钉插壁夫难逃。板床尘腻牛血腥,碧灯射隙闻鬼嗥”,这四句诗描述了役夫被监禁在牢狱之中的悲像情景。侵略者役夫如同牛马。用镣铐、铁索把他们牢固地锁起来,关押在幽暗的屋里,镣铐上连着长长的铁钉,深深地钉进墙壁中,侵略者多么狡而毒辣,使这些可怜的役夫们插翅也难逃脱他们的魔掌。这牢狱原关牛的牲畜圈,而那床板原是宰牛的案板,散发着熏人的血腥气味。这“血淋淋”的恶劣环境使役夫们觉得他们自己也正如待侵略者宰割的牛马一般。夜幕降临,昏暗的灯光从门窗的缝隙间透射进来,不时传来侵略者的喧闹、嘈杂声,仿佛深夜黑暗中尖厉的鬼嚎。这恶劣的处境真让人难以忍受,这阴森的气氛,又令人毛骨悚然。侵略者们就是如此虐待祖国的同胞,“锒铛锁禁”不仅仅是这些役夫们的遭际,而且诗人已痛心地预感到这是不久将使全体同胞不能逃脱的命运,预示着半殖民地的黑暗的来临。
“当官当夫给钱粟,鬼来捉夫要钱赎”,给朝廷官吏服役劳作可以得到钱币或粮食作为报酬,如今被英国鬼子捉来卖苦力反要出钱赎身,这些洋鬼子的贪婪、凶野真是世之罕见。他们拼命压榨百姓的血汗,如同使用牛马一般,丝毫不顾念他们的身体。
“朝出担水三千觔,暮缚囚床一杯粥”,每天清晨,役夫们就被逼迫着担三千斤水,辛苦劳累了一天,傍晚归来,解腹肚饥的只有一小碗薄粥。干的是牛马不及的活计,吃的却是猪狗不如的食物。役夫们被残暴的侵略者们抓走了,造成多少个家庭的悲剧。多少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个儿女失去了父亲。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没有了,孤儿寡母如何维持艰难的生活。而那份亲人离散的痛苦的感情煎熬更让人承担不起,日日夜夜盼望着夫君、父白来。
“夫家无钱来赎夫”,但见“囚门顿首号妻孥。阴风掠衣头发乱,飞虫啮领刀割肤,谁来怜尔喉涎枯!”囚牢的铁门前,被捉役夫的妻子牵领着幼小的儿女嚎响痛苦,眼望着一门之隔就是日思夜想的丈夫,却无法使亲人团聚,妻子哭天抢地,痛不欲生。阴冷的寒风掠起她破旧的衣衫,吹乱她的头发,成群的飞虫叮咬着她的脖颈,如刀割般穿心刺骨地疼痛。然而,她顾忌不了这许多了,她顾不得寒冷、疼痛,她的心里只有哀痛、悲愤。她头发乱,衣衫不整,长久地站在寒风里,恸哭着,呼喊着,但是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响,即使哭喊得喉咙枯哑,没有人可怜她们。
此诗中,诗人满怀激情地描写千万黎民横遭侵略者残害、欺压的悲惨情状,淋淌尽致地抒写人民的血泪、仇恨,催人涕泪,震人心魄。诗人在诗中一律将英国侵略者称为“鬼”,表达了对他们的仇恨、偾激的感情。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对人民深切真挚的关切,同情交融起来,使这首《捉夫谣》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这首诗发挥了乐府诗檀长叙述的特点,捕捉细节特点鲜明。以简洁语言加以描绘,无论是烘托气氛,还是塑造人物形象,都生动感人,并且整首诗贯穿着诗人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您可能感兴趣...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3
  • 听歌

    巡江戍海客兵多,凄咽群鸿掠雨过。惭愧萧闲如我辈,侧身花里听清歌。...

    197
  • 双鸩篇

    《双鸩篇》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三百零二句,一千七百九十五字,是旧体叙事诗中少见的巨篇。此诗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重金钱的家长逼迫下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59
  • 澄灵涧

    玉局三生梦,人间石铫泉。炼心初夜月,洗耳再来禅。大海无真岸,空山有逝川。远公余旧屐,谁结听琴缘?...

    85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