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人人都说邯郸当年是繁华的歌舞场。游子的车所停之处荒草埋没旧日城墙。
昔日的少年早已老去,才人也已出嫁。只好独自面对春城观赏西下的斜阳。
注释
⑴邯郸(hán dān):在河北省南部,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所在地。
⑵尽说:人人都说。歌舞场:指邯郸当年的繁华。
⑶客车:在外旅行的车。草遮墙:荒草埋没旧日的城墙。墙,指城墙。
⑷“少年”句:指当年千金买笑的少年与歌舞娱客的才人全都不见了。暗用吕不韦买邯郸美人谋得秦国权柄的史实。《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才人,宫廷女官。
⑸春城:春天的城,指邯郸。
人人都说邯郸当年是繁华的歌舞场。游子的车所停之处荒草埋没旧日城墙。
昔日的少年早已老去,才人也已出嫁。只好独自面对春城观赏西下的斜阳。
注释
⑴邯郸(hán dān):在河北省南部,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所在地。
⑵尽说:人人都说。歌舞场:指邯郸当年的繁华。
⑶客车:在外旅行的车。草遮墙:荒草埋没旧日的城墙。墙,指城墙。
⑷“少年”句:指当年千金买笑的少年与歌舞娱客的才人全都不见了。暗用吕不韦买邯郸美人谋得秦国权柄的史实。《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才人,宫廷女官。
⑸春城:春天的城,指邯郸。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首二句叙写邯郸城的历史沧桑。邯郸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人口有数十万之众,繁华富庶,盛极一时。而在作者到来时,当年的盛况久已沦落,只剩野草簇拥的残存古墙,诉说着古都往日的繁荣。“尽说”指传闻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歌舞场”括写当年邯郸的盛况。以“歌舞场”作邯郸当年的繁华很有代表性,因当地女子不仅以貌美著称,也以擅长歌舞著称,吕不韦正是以此地歌女献给秦太子,才实现了自己取得秦国丞相大权的预谋。而且,“歌舞”繁华,还烘托出权贵纵情声色的奢靡生活,与本人的零落漂泊形成对比,更借古城的沦落透出人生如幻的悲凉。“客车停处”,既点明地点,又点明时限。眨眼间,千年往事已成过去,而今客子北游,又来到这块曾有过繁华岁月的土地。“草遮墙”,意谓草没荒城,繁华不再,而今只余遗迹供游人凭吊。草没古迹,是时代沧桑的典型景观,古城的荒芜,该有多少悲欢感慨。它既使权贵们耽于歌舞、醉生梦死的享乐显得荒唐可笑,也在苦苦求仕、沦落不遇的儒生心中,唤起一些溺于世俗功名的滑稽感和人生如寄的清醒意识。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后两句紧承上联留给游人的感兴,生发和补足游子内心翻腾的思绪。“少年”,与“才人”对举,指曾是“歌舞场”的邯郸当年的经事人。这两句犹言,当年曾在此地享受过繁华生活的少年早已年老物化,当年在这里歌舞娱人的“才人”,也早已出嫁老去,都无处可寻了。富贵如浮云,人生如梦幻,前人已成陈迹,今人也将老去。面对荒草残墙,吊古伤今的游子在春日的夕阳中,感悟时光的流逝、世界的无常,内心不思虑万千,低徊感慨。诗人实有对自己南北奔波、追求功名一举的蔑弃,却也有俗世难脱、举业难舍的无奈,已由对人生贵贱差别的不平与失意,升华为对人生困惑的超越与解悟,尽管这种解悟是消极的并带有自嘲的成分,毕竟比沉溺于功名利禄高明得多。“春城”与“夕阳”都是客观景物,又都有象征意蕴,“春城”喻入世、喻繁华,“夕阳”喻出世、喻没落,以充满生命力的“春城”与即将消逝的“夕阳”对举,犹言再火爆的人生也有谢幕之时,不必对外物过多地追求。这种沉思,只能在客途的寂寞之中,在面对昔日繁华、而今冷寂的古城残墙之时才能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人世的沉浮,他人的得意、自己的失志,全都凝缩在这一对既真切贴近又朦胧茫远的意象之中,虽是顺手拈来的眼前现成语,却富有机趣,引人遐思。
这首诗不只是对个人际遇的慨叹,更是对人生、对历史、对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对时代的变迁与现实的冷峻种种重大谜团的思考与体悟。其诗出语平易而含蕴深隽,不认真品味,容易当做简单的纪游怀古之作。今人钱仲联谓其诗风“用韩、孟雕刻洗练的手段,而以白居易的面目出之”,确为允洽。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后两句紧承上联留给游人的感兴,生发和补足游子内心翻腾的思绪。“少年”,与“才人”对举,指曾是“歌舞场”的邯郸当年的经事人。这两句犹言,当年曾在此地享受过繁华生活的少年早已年老物化,当年在这里歌舞娱人的“才人”,也早已出嫁老去,都无处可寻了。富贵如浮云,人生如梦幻,前人已成陈迹,今人也将老去。面对荒草残墙,吊古伤今的游子在春日的夕阳中,感悟时光的流逝、世界的无常,内心不思虑万千,低徊感慨。诗人实有对自己南北奔波、追求功名一举的蔑弃,却也有俗世难脱、举业难舍的无奈,已由对人生贵贱差别的不平与失意,升华为对人生困惑的超越与解悟,尽管这种解悟是消极的并带有自嘲的成分,毕竟比沉溺于功名利禄高明得多。“春城”与“夕阳”都是客观景物,又都有象征意蕴,“春城”喻入世、喻繁华,“夕阳”喻出世、喻没落,以充满生命力的“春城”与即将消逝的“夕阳”对举,犹言再火爆的人生也有谢幕之时,不必对外物过多地追求。这种沉思,只能在客途的寂寞之中,在面对昔日繁华、而今冷寂的古城残墙之时才能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人世的沉浮,他人的得意、自己的失志,全都凝缩在这一对既真切贴近又朦胧茫远的意象之中,虽是顺手拈来的眼前现成语,却富有机趣,引人遐思。
这首诗不只是对个人际遇的慨叹,更是对人生、对历史、对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对时代的变迁与现实的冷峻种种重大谜团的思考与体悟。其诗出语平易而含蕴深隽,不认真品味,容易当做简单的纪游怀古之作。今人钱仲联谓其诗风“用韩、孟雕刻洗练的手段,而以白居易的面目出之”,确为允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邯郸》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诗人北上应试,途经邯郸时所写的纪行兼怀古之作。邯郸在历史上是繁华之地,曾上演吕不韦邯郸献姬,并由此取得秦国丞相大权的好戏。如今诗人见到的却是荒芜寥落之景,不由得感慨万分,在怀古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岁月流逝的无奈心情。全诗既有古今之比,又有人我之比。诗人的感慨并未直言,而是以“独对春城看夕阳”的画面含蓄委婉地表达,以衰飒的暮景反衬蓬勃的春光,暗喻繁华终将趋于冷寂,言简意深,回味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 2
-
晚望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 37
-
经死哀
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雷声不住哭声起,走报其翁已经死。长官切齿怒目嗔:“吾不要命只要钱!若图作鬼即宽减,恐此一县无生人”。促呼捉子来,且与杖一百。“陷父不义罪何极,欲解父悬速足陌。”呜呼,北城卖屋虫出户,南城又报缢三五!...
- 990
-
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征。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 524
-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诗人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奇景而作。...
- 289
-
渡桶口
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我向津共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
- 463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