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月华清·中秋月夜

邓廷桢 〔清代〕
中秋月夜,偕少穆、滋圃登沙角炮台绝顶晾楼。西风泠然,玉轮涌上,海天一色,极其大观,辄成此解。
岛列千螺,舟横万鹢,碧天朗照无际。不到珠瀛,那识玉盘如此。划秋涛,长剑催寒;倚峭壁,短箫吹醉。前事,似元规啸咏,那时情思。
却料通明殿里,怕下界云迷,蜃楼成市。诉与瑶阊,今夕月华烟细。泛深杯,待喝蟾停,鸣画角,恐惊蛟睡。秋霁,记三人对影,不曾千里。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八月十五日夜,邓廷桢偕林则徐来到沙角炮台,寒风萧瑟,明月高照,海天一色,景象实在壮观,因此作了这首诗。
千岛罗列如螺,万舟横陈如鹢,碧天无垠,明月高照,一派旷远辽阔的景象。不到珠海,又怎能见到这碧天如洗,明月如盘的美景。一方面豪情满怀,要用寒光闪闪的长剑划破滚滚海涛;另一方面又沉醉于峭壁短箫的声声呜咽。又想到晋代征西将军庾亮也曾登武昌南楼据胡床赏月啸咏的史事,不过,这是那时的情思。
料想是天上通明殿的玉皇大帝关照了天门,要使今夜月亮特别明亮,因为怕人间云雾迷蒙,可能会被敌人利用来进犯。如今已经月明烟薄了。用深杯喝酒,酒没有醉。不愿吹响画角,恐怕惊醒沉睡的蛟龙。在晴朗的中秋之夜,三人同在一处赏月,而不象当年苏轼和他的弟弟子由那样“千里共婵娟”。
注释
1.月华清:词牌名,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2.少穆:林则徐字,详前林则徐小传。滋圃:关天培(1780—1841)号。天培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县)人,时为广东水师提督,林则徐禁烟的得力助手。晾楼:望楼。
3.岛列千螺:意谓群岛罗列,就像是众多的螺髻。螺,一种壳硬又有旋线的软体动物。螺髫、螺黛亦称螺。
4.鹚(cí):一种能高飞的水鸟,形似鹰而大,羽色苍白。此处指一种船头上画有鹢鸟图的船。
5.珠瀛(yíng):即珠海。珠江别称珠海,以江中产海珠石而得名。广州在珠江下游。
6.玉盘: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7.“元规”二句:《世说新语·容止》载:“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履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元规,乃庾亮之字。
8.通明殿:王钦若《翊圣保德真君传》载:“建隆之初,风翔周至民张守真朝礼玉皇大殿,观其额曰通明殿,不晓其旨。真君曰:“上帝在无上天,为诸天之尊,常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通彻,无所不照,故曰通明殿。”此处指道光帝所居之清宫。
9.蜃(shèn)楼成市:“《史记·天官书》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古时以海中出现的海市幻景为蜃气。此指英舰。
10.瑶阍(hūn):天上玉京的城门。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11.月华:《月令广义》载:“月之有华,常出于中秋,或十三至十八夜。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锦。”
12.“待喝”句:李贺《秦王饮酒》诗云:“酒酣喝月使倒行。”蟾,蟾蜍,相传月中有蟾蜍,因以代月。
13.三人对影:李白《月下独酌》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处指邓与林、关三人。
14.千里:谢庄《月赋》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张铣注曰:“千里,盖言君子远也。”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词不仅是一首爱国诗篇,也是一份重要历史文献,它不仅是一首爱国诗篇,也是一份重要历史文献,弥足珍贵,因为这场战争的三位主角都到场了:主帅林则徐、副帅邓廷桢、前锋关天培。少穆是林则徐的字,滋圃是关天培的字。邓廷桢记述了他们的慷慨聚会,抒发了共同的抗击侵掠,消除鸦片之祸的坚强决心、必胜的信心和一片含蓄内敛的豪情。
“岛列千螺,舟横万鹚,碧天朗照无际”。形象地描绘了虎口形势景物,岛屿罗列,舟船密布。千螺、万鹚都是惯用典故。以女人美丽的螺髻比喻岛屿,以船首画的鹚鸟形象代指船只。在中秋朗月映照之下,更显得碧空澄澈如洗。“不到珠瀛,那识玉盘如此”。珠瀛,即珠海。玉盘指月亮。表面是赞颂海上月光,其实更是赞美那严阵以待的海防布局。“划秋涛,长剑催寒;倚峭壁,短箫吹醉”。邓廷桢没有正面描述海防阵势,而是用比较空灵、象征的词语表达了从容镇静的风度,含蓄地表达了必胜信心和战斗决心。以长剑在秋天的浪涛前挥舞,舞动寒意。倚着刀削般陡峻的峭壁听军乐伴奏。军中乐器一般都短小方便,短箫代指军乐,吹醉,即军乐伴奏助我酒兴。“划秋涛”、“倚削壁”对句,写豪情,写气概,写抱负,写季节,写虎门形势之险要与军容气氛。“前事,似元规啸咏,那时情思”。上片结束在一个贴切有趣的典故上。三人的聚会,让邓廷桢想起了东晋大将庾亮的一段故事。据《世说新语》记载,庾亮在武昌时,部下王胡之、殷浩等在一个月明气爽之夜,聚会唱咏,忽然听到走廊里传来急切的木屐声,大家说,必定是庾大将军到了。正说着,庾亮带领十来个人就来到了现场。众人正欲躲避,庾亮说:“都别走,老夫今天情绪不错。”就坐在交椅上高唱吟咏起来。庾亮镇守武昌,遥制东晋王朝,北抗石虎,有恢复中原之意,惜未成功。子规是庾亮的字,邓廷桢用了元规二字代指庾亮,可能含有一份敬意吧。邓廷桢在这个时刻,想起庾亮那时的风范,含蓄而得体地表达了一份抗敌的决心和从容镇定吟酒赋诗的豪情。
下片一上来就由眼前壮丽的景色想到北京的朝廷,一番心忧天下、忠贞报国的慷慨情怀溢于言表。“却料通明殿里,怕下界云迷,蜃楼成市”。担心朝廷正在为鸦片烟的毒云邪雾忧虑,怕那海国搞的鸦片市场肆虐。巧妙地用了“海市蜃楼”这个成语。“诉与瑶闾,今夕月华烟细”。表面上是说,告诉仙界宫门说,这里风光很好,月华澄澈,云烟轻细,实际是对朝廷说,这里戒备森严,可保无虞。“泛深杯,待喝蟾停。鸣画角,恐惊蛟睡”。这两个对仗句也是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一份枕戈待旦警惕敌情的决心。表面上说,要饮一大杯酒,喝令明月停下来,永驻天宇,照亮我们的海防前线,还是不要吹奏画角,以免惊动那蛟龙的沉梦,也就是不要惊动陈兵外海的敌兵,以便一网打尽。
结尾处,回到三人聚会的话题,照应十分圆满而自然。运用李白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佳句,说是“我们”三人对着自己的影子了,但“我们”几位知音就在一块, 不曾有东坡那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凉和相思,“我们”的心是跳在一起的啊。邓廷桢关于这次不朽聚会的词作,完全在林则徐的日记里得到印证:“即赴邓制军处,留饭。午后同舟赴沙角,在关提军舟中查点……携酒肴邀关提军、黄镇军同赴沙角炮台上小饮,月出后同登山顶望楼上,玩赏片时,仍与制军乘潮而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林则徐、邓廷桢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鼎力协作,完成了虎门销烟之大举,又击退英军多次挑衅,举国上下为之欢呼庆祝。是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他们三人偕同登上沙角炮台绝顶晾楼,纵览南国中秋月夜无限风光,心旷神怡,豪情满怀,便吟成《月华清》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月华清·中秋月夜》是清代词人邓廷桢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从珠海海面上千岛罗列、海船林立的广阔景象写到空中明月的朗照无际,再到所处之地形势的高险,充分反映出战地赏月的雄壮气氛,和初经胜利后的昂扬意态;下片由月华之灿烂,生发想象,说定是上帝怕下界迷于海市蜃楼,特令打开天门,让月大放光明;词人欲留住这月,想大喝一声使之停下,又怕画角的鸣声惊醒了海底的蛟龙,掀起大海的不宁。全词境界开阔,意象雄奇,笔力苍劲,气魄宏大,使月之婵娟之美成了英雄本色的陪衬,别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江苏南京市有“邓廷桢墓”可供瞻仰、凭吊。
您可能感兴趣...
  • 月华清·梨花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0
  • 买陂塘·赎裘

    悔残春、炉边买醉,豪情脱与将去。云烟过眼寻常事,怎奈天寒岁暮?寒且住!待积取叉头,还尔绨袍故。喜馀又怒。怅子母频权,皮毛细相,斗擞 ...

    533
  •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0
  • 酷相思·寄怀少穆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 ...

    22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