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选古文小品序

廖燕 〔清代〕
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顾小者大之抠,短者长之藏也。若言犹远而不及,与理已至而思加,皆非文之至也。故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巍巍泰岱,碎而为嶙砺沙砾,则瘦漏透皱见矣;滔滔黄河,促而为川渎溪涧,则清涟潋滟生矣。盖物之散者多漫,而聚者常敛。照乘粒珠耳,而烛物更远,予取其远而已;匕首寸铁耳,而刺人尤透,予取其透而已。大狮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小不可忽也。粤西有修蛇,蜈蚣能制之,短不可轻也。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天地造就人,人的全身精神都能凝聚在一双眼睛之内,啊,甚至整个世界都可以收敛在里面。写文章并非就是推崇写生活中小事,也不是以短小的篇幅为时尚,但所谓的”小”却正是“大”的中心,篇幅短小的正是长篇的缩影。如果阐述的内容很广泛而没有扣住主旨,以及道理已经说透了而还要想补充些什么,那么这些都称不上是最好的文章。所以好的文章说到了关键要害就没有多余的文辞,道理讲透的大多篇幅不长。高高的泰山,破碎了就成为累累碎石,那么小的孔隙、明显的石纹都可以看得见了;滔滔的黄河,缩小了就成为一般的河流山溪涧水,那么流水清澈水波荡漾的景象也就产生了。物之散者是由于太松随,而物之聚者是因为能收敛。名为“照乘”的明珠只不过是一颗小珍珠啊,然而它却能把更远地方的东西都照亮,我吸取它的不过是“照得远”的特色罢了;匕首也不过是几寸长的铁器啊,然而它刺起人来就特别深透,我就吸取它深入透彻的长处罢了。硕大的狮子与大象搏斗必须使出全部力量,如果与兔子搏斗,使用的也是所有的力量,可见小事物也不可以忽视啊!在粤西有很长的蛇,然而小小的蜈蚣就能制服它,可见小东西也不能看轻啊。
注释
⑴小品:文体名。指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小品文。随笔、杂感等短小文章的通称。
⑵大块:此指大自然。
⑶七尺:古时尺短,七尺相当于一般成人的高度,因此用来作为人身的代称。
⑷呜呼:古祭文末多有呜呼一词,后来就以呜呼为死的代称。
⑸顾:只。
⑹泰岱:即泰山。泰山也叫泰岱、岱宗、岱山、岱岳。
⑺嶙砺沙砾:细石沙粒。嶙,同“磷”石砾,细石。砺:石声。此指石。
⑻瘦漏透皱:将内在细微的东西显露出来。瘦:细微;漏,泄漏;透,透露;皱,纹路。
⑼促:缩短。川渎:泛指河流。
⑽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动。
⑾照乘(shèng)粒珠: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照乘珠,光亮能照明车辆的宝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尚有径寸之殊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⑿粤西:广西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小品文崛起于明代嘉靖、隆庆(1522—1572)之后,盛行在明末清初,实系中国散文史上异彩缤纷的一丛奇葩。这是一种适性任情的文体,它以或精悍,或灵动,或诙谐,或清逸的格调,不仅对八股“时文”式空洞无物的高头讲章是一剂猛攻的药石,而且也是烦碎冗杂的“古文”弊病的有力针砭。作为古代散文的一次革新运动,通常称为“晚明小品”的创作现象,本应得到足够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的。但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原因,“小摆设”的恶谥总是胶结在晚明小品文头上难以除去。廖燕是位生于明崇祯覆亡之年的清初文学家,他为了澄清文史研究中的这些偏见而创作了这篇《选古文小品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篇文章从理论建设的角度,对小品文之“小“所作的精警阐述,既对晚明以来这一文体有着势如高屋建瓴的总结,也足可澄清散文史研究中的那些偏见,而其选其序俨然在题称上加“古文“二字于“小品“之上,凛然以非异端的姿态出现,尤值得体味。需知“古文“之称,自明代以来几成“八大家“之属的类似配享殿堂的正宗散文的代名词的。廖燕在论述小品文的功能犹似烛脚之明珠,透骨之利刃时,其笔底文字本身就具有烛幽透骨的工力。从这意义讲,这篇短序就是小品的典范。切入犀利,设譬警策,文理紧密而不觉窒闷,论辩简捷已入骨三分,小不“小”的特性只需略加辨味即可骊珠在握。
序文起笔以双目之于人体,虽是“寸”间之小而相对于“七尺”之大,然“七尺精神”全凝聚激射自“寸眸之内”为喻,提纲挈领,小大之难以遽定高下的道理固已不言自明,而“小“之不小的立论亦奠定坚实的基石。一个“缩“字下得极有分量,“呜呼,尽之矣“则是对造化之功的不尽赞叹,更是对“缩”之奇妙的强化笔墨。咫尺千里之功,尺水兴波之力,以至文中提及的寸铁利透,粒珠烛远,说到底此中全见“缩”之奥理妙法。所以,后文的“枢”、“藏”、“无繁词、“多短调“、“瘦漏透皱“以至“聚者常敛”等等,实在都是“缩“字的层层反复辨认,一个“缩“字从本质上说已是贯透全文到底,然而,说理都得掌握好一个“度”,即分寸,论证“小“之功能,并非等唯“小“是尚,只有“小“的独好。要说服人就必须让人信服,应该将“小“的精妙之理辨析清楚,于是廖燕要言不烦地紧接“尽之矣”之句展开精辟的缕析。
作者的高明处在于论“小”而绝不游离开“大”,这是很懂得辩证法的奥义的。本来,小大乃相对概念,互依互存,丢弃任何一方也即取消了自身。“小“之可贵,正在于小中见大,以小寓大,虽小而大,小而驭大。否则小只是小,无以傲视于大。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心思路,廖氏先宕开一笔:“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是的,不是只要“小”的都是好的。小的可贵价值,必须在于它乃“大之枢”,“长之藏”。就是说,这种“小”应是”大”的枢纽,其力量足以运动得起、载负得起“大”;应是“长”的浓缩载体,其容量足以蕴藏得住、凝聚得住”长”。这犹如俗语所谓四两拨千斤,无此容量和力度,一味“以小为尚”,无疑必走向另一极端而成为蠢话。后来袁枚《续诗品·矜严》中所说“我饮仙露何必千钟,寸铁杀人,宁非英雄”以及《随园诗话》引唐人句“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云云,显然亦是同一意思,把这一点说透说足,脚跟立稳,下面就可势如破竹了。“言犹远而不及”二句是对大篇文章言不及义,理已点明犹絮絮叨叨,即空枵和冗繁的否定。这否定适足反衬出“理至者多短调”的“小"的功能价值,只需一笔带过。紧接着推进一层,用形象来妙譬:泰山巍巍,自见其雄,但碎石亦别具“瘦漏透皱”之美;黄河滔滔,自见其势,可是川渎溪涧,却也涟漪秀丽。乍一看似矛盾,有语病,细想廖燕仍在说“小”之可贵乃在其中寓有“大”,他的并未扬小抑大之意始终牢牢把握,短序中波澜起伏,此可足证。
序文至此,“小”与“大”之关系及其相对意义已说透,故由“散者多漫,聚者常敛”承托上文,并启开下层,着重对“小品”之小的功能力度略加论证。以"烛物更远”的“照乘粒珠”和刺人尤透的“匕首寸铁”为喻,简洁明了地将小品文所特具的深远度和穿透力揭示以出,取譬精到,说服力极强,“小”的精湛凝练以至犀利的特点给人印象已够深。而后笔再一转,说小品文之所以“小”而不小,原是作者化大气力所致,别以为“小”就可轻忽小看,掉以轻心则“小必不得见“大”。这就是大狮搏象与搏兔是一样“用全力”之喻。深入浅出,此中用笔极富匠心。特别是结尾再以粤西长蛇被短短蜈蚣所制服,又反应一笔,强调“短不可轻”,回到序文本旨上来,既与开首相呼应,又不与前文说“小“重复。“小”与“短”其旨原为一,分而述之,参差错落,文章愈见多姿,不呆板。
作者并非仅把小品文当做吟咏风月、消闲解闷的工具,而是视之为烛物更远的夜明珠和刺人尤透的匕首。他认识到小品文短小精悍的外部形式及批判、战斗的内在精神,并对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给予肯定,这一认识,是超前人的。从这篇小序来看,作者从两个方面肯定了小品文的价值。
第一,作者肯定了小品文短小的特点,并对其所具有的短小精悍,文气充盈,言近意远,以小见大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说明。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表述。
首先,文章的好坏不在于长短,小品文虽然短小,却与大文一样能够达到“文之至”。他强调了充实的内容和内在郁勃的精神气概。对于文章的重要意义,这犹如人虽有七尺之躯,但其充盈的生命活力和夭矫的精神气质却往往靠炯炯的双眸才能够显示出来。小品文之妙不在其短,而在于是否短小精悍,文意集中,不如此则不能显示出文章的气势和力量,所谓“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小文也照样可以具有全副的妙理。相反,如果只追求文章的长度,不注意文章的说理,就可出现“言犹远而不及,与理已至而思加”的结果,前者是言到而意不到,犹如隔靴搔痒,触不到本质;后者则是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这两种情况下文章虽然写得很长,但却达不到写作的目的。所以说,“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好的文章不仅要说理透辞,言尽意长;而且要简练省净,决不能拖沓罗嗦。这种文章正符合明人对小品文所要求得的“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的美学境界。
其次,作者从自然现象上说明了小能蕴大,以小见大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从而证明了小品文“以小见大”的特点是符合其内在规律的本质的反映。作者注意到自然界中宏大事物皆由细小的东西构成,他举例说明了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巍巍泰岱”可谓巨观,但眺望泰山,徒见巍峨耸立之峻伟,而石之细微精巧则不得知;只有近观山中的“磷砺沙砾”,则“瘦漏透皱”之美见矣。“滔滔黄河”可谓大川,但远望黄河,只有浑然茫然之壮观,而水之美妙艳丽则无可见;如果缩小为“川渎溪涧”,则“清涟潋滟”之景象“生矣”。所以,细小的东西往往能反映出事物的精微。明珠虽然微小,却“烛物更远”;匕首虽然只是寸铁,而“刺人尤透”;狮子虽然很大,不管对手是大象还是兔子,都会全力以赴;粤西修蛇虽然长,却被短小的蜈蚣所制服。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盖物之散者多漫,而聚者常敛”;小者不可忽,短者不可轻。
第二,在作者看来,小品文具有与正统古文一样的作用,与明末人把小品视为抒发闲情逸致的工具不同。但在他眼中,小品文又不像传统古文那样是载道的工具,而应是批判现实、宣泄不平的武器。廖燕不仅在理论上给了小品文之地位以很高的评价,在创作实践中也注意避免晚明小品思想内容上的颓废,不遗余力地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对小品文的推崇既不是载道,也不是消闲,而在于批判现实的力量。他把小品喻为烛物更远的粒珠和刺人尤透的匕首,提倡以大狮搏物的全力来写作小品。虽然他直接论述小品理论的文字只有这一篇短序,但其散文创作却是以小品文为主的,因此,从他具体的散文创作中,也能感受到他对待小品文写作严肃认真的态度,他的文论思想也代表了对小品文创作理论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
廖燕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您可能感兴趣...
  • 粤王台怀古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1
  • 金圣叹先生传

    此文选自《二十七松堂集》卷十四。这篇传记生动地记载了他的为人及其业绩。文章突出了他“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性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来描写他的为人,因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44
  • 青溪别业记

    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详也。林修于兹岁甲子 ...

    77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