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袁宏道 〔明代〕
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水从壁罅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故飞瀑多而开先为绝胜。登望楼,见飞瀑这半,不甚畅。沿崖而折,得青玉峡。峡苍碧立,汇为潭。巨石当其下,横偃侧布,瀑水掠潭行,与石遇,啮而斗,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游人坐石上,潭色浸肤,扑面皆冷翠 。
良久月上,枕涧声而卧。一客以文相质,余曰:“试扣诸泉。”又问,余曰:“试扣诸涧。”客以为戏。余告之曰:“夫文以蓄人,以气出者也。今夫泉,渊然黛,泓然静者,其蓄也。及其触石而行,则虹飞龙矫,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故夫水之变,至于幻怪翕息,无所不有者,气为之也。今吾与子历含,涉三峡,濯涧听泉,得其浩瀚古雅者,则为六经;郁激曼衍者,则骚赋;幽奇怪伟,变幻诘曲者,则为子史百家。凡水之一貌一情,吾直以文遇之。故悲笑歌鸣,卒然与水俱发,而不能自止。”客起而谢 。
次日晨起,复至峡观香炉紫烟心动。僧曰:“至黄崖之文殊塔,瀑势乃极。”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而少进,石愈嵌,白日蒸厓,如行热冶中。向闻诸客皆有嗟叹声。既至半,力皆备,游者昏昏愁堕。一客眩,思返。余曰:“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且而与其死于床第,熟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顷之,跻其颠,入黄崖寺。少定,折而至前岭,席文殊塔,观瀑。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上,忽焉横曳,东披西带。
诸客请貌其似,或曰:“此鲛人输绡圆也。”余:“得其色。然死水也。”客曰:“青莲诗比苏公白水佛迹孰胜?”余曰:“太白得其势,其貌肤;子瞻得其怒,其貌骨,然皆未及其趣也。今与客从开先来,欹削十余里,上烁下蒸,病势已作,一旦见瀑,形开神彻,目增而明,天增而朗,浊虑之纵横,凡吾与子数年陶汰而不肯净者,一旦皆逃匿去,是岂文字所得诠也?”山僧曰。“崖径多虎,宜早发。”乃下,夜宿归宗寺。次日,过白鹿洞,观五老峰,愈吴障山而返。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庐山的正面在南康,数十里皆是悬崖峭壁。水从崖壁的缝隙流出,自万仞高处直落,水势不可能不垂竖跃舞,所以多凌空而下的瀑布,而以开先寺的瀑布最为壮美。登上望瀑楼,见凌空而下的瀑布只有半截,不大畅快。沿着崖壁转个弯,见到青玉峡,峡山苍翠矗立。瀑水汇集成潭,巨石在潭下横卧侧布。瀑水掠过潭面,与巨石相遇,经过啮咬争斗,不能取胜,久久才收敛起狂态,斜斜擦过,从巨石脚下流走。游人坐在石上,潭水碧绿浸肤,清冷之气与翠绿之色扑面而来。
好久月亮升起,躺在床上涧水之声不绝于耳。一个游客向我询问写文章的道理,我说:“试向山泉询问”。他又问,我说:“试向涧水询问。”游客以为我在开玩笑。我告诉他说:“写文章从含蓄入手,以气势行文。如今那泉水,汇成静止的黛色的深潭,这就是它的含蓄。及至它在流动中与石头相碰撞,就像彩虹一样飞舞、蛟龙一般矫捷,拖曳成为白练,汇集成为车轮,缠绕成为腰带,激荡成为雷霆,所以水的变化,达到奇幻迅疾、无所不有的境界,这是它的气势造成的。如今我与您游历了含峪,涉过了三峡,在山涧洗脚,在泉边听水响,那浩瀚古雅的水,就是‘六经’;那郁抑激溅延绵不断的水,就是骚赋;那幽奇怪伟、变幻曲折的水,就是历史著作和诸子百家之文。水的每一种状态、每一种精神,我都直接表现在文章当中,所以我的文章悲笑歌鸣,突然与水一起进发,而不能自止。”游客站起来表示感谢。
第二天一早起床,再到峡中看香炉峰上紫色的云烟,为之心动。僧人说:“到黄岩寺的文殊塔,才能看到瀑布的最大气势。”我们拄杖前往,磴道狭窄而且多弯,芒草割人脸面。走了一小段路,崖石越加高峻。烈日蒸崖,人恰似走在酷热的冶炼炉当中,听见游客们都发出轻声的嗟叹。走了一半路,大家都精疲力竭,游客昏昏沉沉,担心会失足堕下,一个游客眼睛昏花想往回走。我说:“恋惜身体性命,为什么要来游山?况且与其死在床席之上,怎能比得上死在一块清冷的石头上啊!”游客大笑,勇气百倍。片刻,我们登上山顶,走进黄岩寺。稍作歇息,转到前岭,在文殊塔下席地而坐观赏瀑布。瀑布直注青壁之下,如雷奔海立,独取那万仞高空,峡风逆吹,它像帘子一般上卷,忽然横拖,东披西带。
游客们请人形容它像什么。有人说:“这是《鲛人输绡图》。”我说:“《鲛人输绡图》只是水色像它,但那是死水。”游客说:“青莲居士写庐山瀑布的诗句与苏公《白水佛迹》诗写罗浮山瀑布的诗句相比,谁的诗写得更好?”我说:“太白的诗写出了瀑布的气势和它的形状皮肤,子瞻的诗写出了瀑布的怒吼之声和它的形貌骨架;但都未能写出它们的旨趣。如今与您从开先寺来,走了十多里倾侧陡峭的山路,上炼下蒸,病势已起,一旦看见瀑布,形体舒展精神振作,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天空变得更加明朗,我与您淘洗数年而无法洗净的纵横于心中的浊世之思虑,一朝便都逃匿而去,这难道是文字所能诠释的吗?”山中的僧人说:“山崖的路上多老虎,宜早点起行。”于是我们便下山。晚上在归宗寺住宿。第二天过访白鹿洞,观赏五老峰,越过吴障山返回。
注释
1.开先寺:在庐山南麓鹤鸣峰下。据传五代时南唐中主李璟读书于此,乃建寺,名开先。黄岩寺:该寺在双剑峰东麓,为唐代(815)高僧智常所建,以附近之黄岩石而得名。
2.庐山之面:庐山的正面。
3.南康:指南康府治星子县城。
4.森竖跃舞:像森林般直立,如跳跃样舞动。
5.啮(niè)而斗:水咬住岩石地展开一场搏斗。啮,咬。此处指山泉冲上岩石。
6.敛狂斜趋:收起狂放的姿态,斜斜地快流过去。
7.潭色浸肤:指池中水色浸入人的皮肤。
8.扑面皆冷翠:指满脸映成翠绿,令人有寒凉之感。
9.一客以文相质:一位游客拿文章作法来问我。质,诘问。
10.试扣诸泉:即试扣“之于”泉,试以文章在泉水边敲击。之是代词,代作文之道;于是介词,在。
11.文以蓄入:作文之道要凭蓄养学识人手。蓄,蓄养。
12.以气出:写出的文章流露着生气勃勃的韵味。气,气韵。
13.渊然黛,泓然静:泉水深深,显出青黑色的静止之状。渊和泓都是水深的意思。
14.虹飞龙矫:像虹样飞腾,龙样昂起。矫,高昂;抬起。
15.络而为绅(shēn):纠缠着仿佛成了宽大的衣带。
16.幻怪翕(xī)忽:片刻间幻化成许多奇形怪状。翕忽,顷刻。
17.气为之也:是气势使它(水)形成这种状态的。
18.濯涧听泉:在山涧中洗涤,耳听着泉水淙淙。
19.浩瀚:同“浩汗”“浩涆”。水势盛大。后引申为阔大、纷繁。古雅:古朴典雅。
20.六经:古代儒家的六种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
21.郁激:情绪忧郁而心情愤激。曼衍:无穷的变化;不断的发展。
22.骚赋:骚,指战国末期楚国屈原所作的《离骚》。
23.子史百家:子,指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家著作。史,指《春秋》《国语》《国策》《史记》《汉书》《通鑑》等书。百家,泛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汉书·武帝纪》:“表章六经,罢黜百家。”该书《艺文志》载诸子一百八十九家。此处百家,系言其成数。
24.吾直以文遇之:我直接用文章来跟它相投。之,代词,代水。
25.卒:同“猝”。突然。
26.客起而谢:客人起立而道谢。
27.芒草:多年生大草本禾本科植物。
28.白日蒸厓(yá):炎热的太阳照在山坡上像蒸发出的热气那样滚烫。
29.如行热冶中:人仿佛在热火的熔炼中行进。
30.笫(zǐ):铺在床上的竹垫,后代指床铺。
31.雷奔海立:似响雷般滚动,如海浪般直立。
32.帘卷而上:像竹帘样地朝上卷动。
33.请貌其似:请(您)描绘一下瀑布的形状。貌,描画,名词用如动词。
34.鲛(jiāo)人:鲛同“蛟”。传说中的人鱼。
35.得其色:这是说鲛人输绡图的比拟合乎瀑布的白色水流。其,代词,代瀑布。
36.然死水也:然而这种比拟只能比出它是一条静止不动的水柱。
37.青莲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苏公白水佛迹:苏轼的《白水山佛迹岩》诗。
38.其貌肤:它的形式是壮美的。肤,美。
39.其貌骨:它的形式是强毅的。骨,强毅,作品的笔力。
40.未及其趣:没有显示出瀑布的风致。趣,风致。
41.形开神彻:形体舒畅,精神通泰。
42.浊虑之纵横:心中交错着的浑浊的思虑。纵横,交叉错杂状。
43.是岂文字所得诠也:这难道是文字所能阐明的吗?
44.发: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文章共记两天游程。作者一面与同游者观瀑,一面评论诗文,他以山水为喻,发表了对诗文的卓越见解。
游程第一天,作者写了他在开先寺近旁之青玉峡观瀑的情景。看水声山色:“峡苍碧立,巨石当其下,横偃侧布,瀑水掠潭行,与石遇,啮而斗,不胜,久乃敛狂斜趋,侵其趾而去。”瀑势并不激烈,它与石久斗而受阻,于是只得束起狂放的姿态,斜流迅过。这是记实。“游人坐石上,潭色浸肤,扑面皆冷翠”,翠绿的潭水把人脸都映绿了,水气迎面扑来,人们顿生凉意。青玉峡之瀑及其影响于游人之视听触觉者,宏道仅以如许笔墨述之。接着写月下论文。作者认为“文以蓄入,以气出”,所谓“蓄”,是指的蓄积知识,提高修养;所谓“气”则是指的生机勃勃的流而不滞的气韵。必须人以“蓄”而出以“气”,文章方可臻于佳境。他又以泉石为喻。说“渊然黛,泓然静”的山泉是“蓄”,山泉“触石而行,则虹飞龙矫,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水石相斗,幻出种种模样,这竭尽水之变态的便是“气”。作者进而论述六经的“浩瀚古雅”、骚赋的“郁激曼衍”、子史百家的“幽奇怪伟,变幻诘曲”的不凡风格,皆围绕“濯涧听泉”而发,“凡水之一貌一情,吾直以文遇之,故悲笑歌鸣,卒然与水俱发而不能自止”,即景生“议”,议出了为文的高超识见,富有哲理,富有意趣,更富有形象性,绝异于空洞枯燥的说教。陈继儒就此评论道:宏道此“议”,已人“文章三昧”。陆云龙谓此段末句的“以文遇之”,是一句“张主”。他们的评语均能针对实际,切中肯綮,启人深思。
游程第二天,作者写了他在黄岩寺内文殊塔上观瀑的情景。宏道与同游者攀登峻岭,历尽艰险。其叙苦状云:“杖而往,磴狭且多折,芒草割人面。”此系攀山之危苦一;“少进,石愈嵌”,此系又一危苦。“白日蒸厓,如行热冶中”,地理之不利,天时之不良,以致他们刚达山之半而“力皆惫”,而同游者也“昏昏愁堕”,甚至“一客眩思返”。宏道的勖勉产生了积极效果。“顷之,跻其巅,入黄岩寺”。雅俗之兴至此判然。故陈继儒云:“俗子之兴到此已休,而中郎直是一死生地位矣。”以俗子相衬,则中郎之高雅自能超出一般了。此段泻瀑势云:“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孤搴万仞,峡风逆之,帘卷而上,忽焉横曳,东披西带”,句间“奔、立、搴、卷、曳、披、带”诸词之动作集合一处,几乎将黄岩瀑布一泻千丈的壮伟气势移到读者眼前,让读者也分享到他们一行人观瀑时的欢情惬意。有攀越之艰,才有此佳山水之赏。可见塔上观瀑较之峡边所覩又进了一层。他们已观赏到了如僧人所说的瀑之极势。
接着写塔畔评诗。宏道认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因“得其势”,故“其貌肤”;苏轼的《白水佛迹》诗因“得其怒”,故“其貌骨”。这是评述李、苏诗作的优点。“然皆未及其趣”,在肯定的同时,作者兼指出两公诗作之不足。作者以观瀑后的“形开神彻”来表明山水陶冶人的力量,说那是用文字阐释不了的。“是岂文字所得诠也”,结论如是。
全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和议论三种。而以议论为主。议论诗文又和描摹山水相扣拢。如记“一客以文相质”后,宏道答以扣诸涧泉毕,乃联系涧泉生发了一段文论:“文以蓄入,以气出”,是为论点;“今夫泉”至“则为子史百家”,是为论证;“凡水之一貌一情……而不能自至”,是为论断。记叙、议论和水势的描写都结合得十分精当,都能独出心裁地发挥为文之道。至于行文,有类《庄子·知北游》上庄周和东郭子的问答,笔法颇与之近。
文章的交代照应也很自如。黄岩观瀑途中的“白日蒸厓”和“上烁下蒸”应;“瀑水掠潭行”“瀑注青壁下,雷奔海立”和“一旦见瀑,形开神彻”应。
排比几处颇见精神。如状瀑:“曳而为练,汇而为轮,络而为绅,激而为霆”,水忽而成白绢,忽而成圆盘,忽而成大带,忽而成劈雷,声、形、色变化多姿;如论文:“浩瀚古雅者,则为六经。郁激曼衍者,则骚赋。幽奇怪伟,变幻诘曲者,则为子史百家。”文体相异,风格亦随而变,这三句说得恰同其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约在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袁宏道的长兄袁宗道去世,袁宏道心情沮丧,断绝荤腥好几年,更失去了外出做官的兴趣。在家居生活期间,游历了庐山、太和、桃源等名胜,此文就是他游历庐山之后写的一篇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是明代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共记两天游程。作者一面与同游者观瀑,一面评论诗文,他以山水为喻,发表了对诗文的卓越见解。游程第一天,作者写了他在开先寺近旁之青玉峡观瀑的情景;游程第二天,作者写了他在黄岩寺内文殊塔上观瀑的情景,接着写塔畔评诗。
全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和议论三种,而以议论为主。议论诗文又和描摹山水相扣拢。记叙、议论和水势的描写都结合得十分精当,都能独出心裁地发挥为文之道。文章的交代照应自如,排比颇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您可能感兴趣...
  • 叙小修诗

    《叙小修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对小修其人与诗的述评中引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以之为尺度评论小修诗并自然过渡到对七子的议论,再通过驳斥七子树起“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的文学发展论,最终对小修诗的成就作进一步阐述。全文逻辑清晰,谨严邃密,议论风趣,笔锋犀利,语言简洁有力。...

    737
  • 横塘渡

    《横塘渡》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汉乐府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女少男邂逅、互生好感,少女遂约再会的生活小场面。全诗通过叙事的方式言情,笔锋细致,情景生动;女子性格于男女交往略无顾忌,热情奔放。...

    0
  •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二首》是明朝的袁宏道所创作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诗写渔夫被官差盘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作者对不公社会的愤怒和对积贫积弱生活窘破底层人民的同情。第二首诗再进一步揭露社会现实,对执政者进行讽刺。这两首诗语言简练,平直浅显,无多深意,构思巧妙,颇多含蕴。...

    635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 ...

    0
  •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 ...

    159
  • 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陈正甫会心集》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为好友陈正甫所编《会心集》创作的一篇序言。...

    957
  • 大堤女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1
  • 棹歌行

    《棹歌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渔妇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贫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歌采用乐府民歌体,自始至终运用叙述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5
  • 闻省城急报

    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二百年来好纪网,辰裂星纷委平地。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0
  • 游天目山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次 ...

    12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