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子驾豕
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就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您,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呢?”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大概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注释:
1.商於(wū)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2.犊:小牛。
3.以:用来。
4.乃:于是,就。
5.豕(shǐ):猪。
6.轭(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7.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8.尤:责备。
9.过:犯错(此时为动词)。
10.当:应当。
11.以:用。
12.以:凭借。
13.其:代(牛的)。
14.之:结构助词,的。
15.淖(nào):烂泥。
16.以:用。
17.几:差不多,几乎。
18.诏:告诉,告诫。
19.以,:以为,认为。
20.服田:驾牲口耕田。
21.犹:如同。
22.牧:统治、管理。
23.以:以为,认为。
24.以:用。
25.顾:回头看。
26.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宁毋先生是个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但不去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不去向统治者直言.事后还用“激愤”来掩饰自己理屈词穷的窘况,显然是一个固守教条又十分虚伪的人。
-
看松庵记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馀里,诸山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窊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 ...
- 827
-
新雨山房记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 ...
- 173
-
元史·刘容传
刘容,字仲宽。其先西宁青海人。高祖阿勒华,西夏主尚食。西夏平,徙西宁民于云京,容父海川在徙中,后遂为云京人。...
- 737
-
环翠亭记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 ...
- 626
-
李疑传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第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 ...
- 704
-
吴德基传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 ...
- 389
-
拙庵记
京口徐君德敬,居京师,处一室,不垩不华,仅御风雨,环庋图书,置榻其中,自号曰拙庵。 余,天下之拙者也。德敬岂若余之拙乎?世之 ...
- 932
-
杜环小传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一元固善士,所与交皆四方名士。环尤好学,工书,谨伤,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 ...
- 369
-
桃花涧修禊诗序
《桃花涧修禊诗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诗序。文章按时间先后,由集会的由来写到会后的作序,重点写桃花涧的泉石之胜和修禊者的活动,结尾写及孔门的浴沂、舞雩,表明作者等人的崇儒思想。全文结构谨严,词语富丽;刻画人物手法简洁,一笔一人,便神态毕肖。...
- 608
-
游钟山记
《游钟山记》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游记。游记记叙了作者的游踪,或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优美的景色和浓烈的游兴;或以抒情的笔调,一唱三叹,抒发他的时世沧桑之情,笔法简练,其中还融合着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作者和朋友们捉笔联诗、挑灯夜谈以及互相警诫、打趣场面的穿插描写,使得整篇文章文人情趣十足。...
- 89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