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的书斋中种有几株菊花,秋后饱受风霜,花和叶都还没有萎谢。陶渊明喜爱菊花成癖,看中的也是菊花迎霜傲雪有气节。我听说花有三品,分别是神品、逸品、艳品。菊花兼有这三品。志向高洁,清淡而不妖冶,傲视云霞,饱满有力,接近翠竹而无世俗之态;又如幽静的处女或恬静的隐士,抱守贞洁和纯朴。菊花啊菊花,确实适宜种在陶渊明的东篱之畔,在所有秋天的群花中,只有它能压轴。先生高雅之人,绝交尘俗,和菊花最相宜,晚上我这里备有劣酒,您来和菊花结交一下世外的交情怎么样?
注释
1.陈生:作者朋友,生平不详。
2.艺菊:种菊。本:株。
3.陶征君:指晋代诗人陶渊明。旧称曾经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者为征君。
4.神品:指精妙天然的艺术品。逸品:指超凡脱俗的艺术品。艳品:指华美艳丽的艺术品。
5.淡然不厌:不厌其素淡之色,意谓不慕艳丽。
6.幽人:幽居之人,指隐士。抱贞含素:怀抱贞操,蕴含质朴。
7.绝尘:与世俗隔绝。
8.殿:指开在最后,压轴之意。
9.劣有杯盘:备有一些粗劣的酒菜(客套语)。
我的书斋中种有几株菊花,秋后饱受风霜,花和叶都还没有萎谢。陶渊明喜爱菊花成癖,看中的也是菊花迎霜傲雪有气节。我听说花有三品,分别是神品、逸品、艳品。菊花兼有这三品。志向高洁,清淡而不妖冶,傲视云霞,饱满有力,接近翠竹而无世俗之态;又如幽静的处女或恬静的隐士,抱守贞洁和纯朴。菊花啊菊花,确实适宜种在陶渊明的东篱之畔,在所有秋天的群花中,只有它能压轴。先生高雅之人,绝交尘俗,和菊花最相宜,晚上我这里备有劣酒,您来和菊花结交一下世外的交情怎么样?
注释
1.陈生:作者朋友,生平不详。
2.艺菊:种菊。本:株。
3.陶征君:指晋代诗人陶渊明。旧称曾经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者为征君。
4.神品:指精妙天然的艺术品。逸品:指超凡脱俗的艺术品。艳品:指华美艳丽的艺术品。
5.淡然不厌:不厌其素淡之色,意谓不慕艳丽。
6.幽人:幽居之人,指隐士。抱贞含素:怀抱贞操,蕴含质朴。
7.绝尘:与世俗隔绝。
8.殿:指开在最后,压轴之意。
9.劣有杯盘:备有一些粗劣的酒菜(客套语)。
创作背景
纠错
古代菊又作鞠,有“穷尽”之意,意思是时至秋季,百花皆不荣华而此花独开;同时菊花又有耐寒傲霜不萎谢的特点,因此菊花便成了“隐逸者”的代名词,成了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此文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在一个秋天,作者为了邀请朋友来赏菊,创作了此文。
赏析
纠错
招友赏菊,不免得说一番菊的好处,此小简却妙在避开菊之色、之香,之态,而就其神韵。小简先以一“节”字统领全篇,接下来笔势微宕,写菊兼“神品”“逸品”“艳品”于一身,“神”则“高尚其志,淡然不厌”,“逸”则“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艳”则“如处女幽人抱贞含素”。数丛寒菊,劲挺如竹,凌霜不凋,如君子之怀清操;冰清玉洁,风姿绰约,如处女幽人之怀贞素,不得不爱。“菊乎菊乎,宜于东篱之畔,独殿秋芳也”。作者的一腔喜爱之情早已在“菊乎菊乎”的回环复沓中表露无述了。就像诗中说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有了以上对菊韵的层层渲染,作者笔锋一转,紧扣“招”字,巧思独运,由花及人。“足下高雅绝尘,于菊最宜”,妙在虚实相生,花与人相映成趣。想来陈生定会欣然而往,与作者重温昔日陶公“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的那份悠然。
文中以“神”“逸”“艳”三字状菊之幽韵,又以花比君子,有独得之妙。同时,清雅宜人,傲霜绽放的菊花,亦是作者志趣情怀的真实写胆。
有了以上对菊韵的层层渲染,作者笔锋一转,紧扣“招”字,巧思独运,由花及人。“足下高雅绝尘,于菊最宜”,妙在虚实相生,花与人相映成趣。想来陈生定会欣然而往,与作者重温昔日陶公“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的那份悠然。
文中以“神”“逸”“艳”三字状菊之幽韵,又以花比君子,有独得之妙。同时,清雅宜人,傲霜绽放的菊花,亦是作者志趣情怀的真实写胆。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