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江头金桂·孤山吊小青墓作

沈谦 〔清代〕
【五马江儿水】青山夕照,芳魂何处招?只见寒烟碧树,乱水斜桥,嫩桃花风外飘。
【金字令】想着你听雨无聊,临波独笑。直弄得红啼绿怨,翠减香消,今来教人空泪抛!
【桂枝香】怪苍天恁狠,怪苍天恁狠!生他才貌,将他罗唣。漫心焦,如今几个怜文采,只是卿卿没下梢。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五马江儿水】夕阳余辉照在孤山,又该到哪儿寻找小青的魂灵?只见到寒烟绿树,乱水斜桥,嫩桃花在风中飘飞。
【金字令】想着小青你听雨声烦闷,独自在水边发笑。最终红颜薄命,香消玉殒,如今让人空流泪!
【桂枝香】怪苍天那么狠,怪苍天那么狠!生了她那样的才貌,却又被惊扰。枉自心焦,如今有几人怜惜这样的文采,只是亲近一番却没有好结果。
注释
1.【仙吕入双调】:属南曲集曲,由南曲【双调】和【仙吕宫】的曲子组成的。这种由不同宫调的曲牌中各摘取数句所组成的集曲,叫作“犯别调”。江头金桂:这支集曲的牌名。它的组成方式是由南【双调】的【五马江儿水】首句至五句作为句首,中间接入【金字令】五句,以【仙吕桂枝香】最后五句作为曲尾。这种形式在南曲中较普遍。 [2]小青:姓冯,字小青,扬州人。能诗善画,通音律。十六岁时,嫁给杭州冯千秋为妾,受大房妒恨,避居孤山佛舍,郁郁而死,年仅十八岁。
2.芳魂:此处指冯小青的灵魂。
3.翠减香消:花木凋零,喻女子死去。
4.恁(nèn):那么,那样。
5.罗唣(zào):即啰唣,惊扰。
6.漫:枉自,徒然。
7.卿卿:对所爱的人亲昵的称呼。没下梢:指没有好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是一首伤吊亡灵的散曲。作者以哀叹的语调、秀丽的文章,表达了对传奇人物冯小青悲惨命运的哀悼,其中也寓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首句即点明时间、地点和创作此曲的意图。“青山夕照,芳魂何处招?”“青山”暗合小青的名字。时间即曰:“夕照”,当为黄昏时分。而“芳魂何处招?”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悼念亡灵,即唱“招魂”歌曲古已有之。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人模仿楚国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创作了有名的安魂曲:“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歌辞韵题目用的就是“招魂”。这两句作为曲辞的开头,与后三句一起组成的【五马江儿水】曲调,正好形成全曲的第一部分,写出作者前往孤山,凭吊小青墓的自然风景。在这自然景观的描写中,作者绝非一般地写景,而是将写景与当时的环境气氛和作者自己心理情绪自然、流畅的表露结合了起来。“只见寒烟碧树,乱水斜桥,嫩桃花风外飘。”在青山夕照之中,正当凭吊人无处“招芳魂”的时候,看到的只是那些寒冷的烟霭、幽碧的树木、漩乱的水流、斜倚的桥栏,还有那粉嫩的桃花瓣随风飘洒在远离根本的荒野之外。这三句是继篇首的两句之后,作更直接的具体的景物描写。而在描写词语的选择上,作者又是那么独运匠心。看那“寒烟”、“碧树”、“乱水”、“斜桥”,以及“嫩桃花”、“风外飘”的遴用,无不恰如其分,与当时作者凭吊、“招魂”的心情和气氛相吻合,好似一幅浓抹淡彩的水墨画。不由想到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描写景物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景物的描写上,沈作并非逊于马曲。而在借景抒情、景情交融方面,马曲末尾直书出一个“人”字,且冠之以“断肠”,毫无隐晦地显露出“人”的悲哀情绪。这样尽管能够明白表现人与物、景与情的联系,但又未免失于直梗,缺乏含蓄,故显有些粗糙、生硬。沈曲却较为自然、生动得多,每一件物体的选择,每一个词汇的运用,都无不谓为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尤以“嫩桃花风外飘”一句,既将风景节令交待清楚,也把小青的悲生薄命概括地比喻成随风飘逝的无本之蕊,含蓄、贴切,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哀悼之情,以自然的“风”、“花”比喻人情,却未着一个“人”字。相比之下,在这方面沈曲当略胜前辈一筹。
接着,在转过【金字令】的曲牌以后,曲作亦随之进入第二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里,用断肠的意境、柔弱的语辞,将人物一一小青生前悲凉的情景状摹得栩栩如生,如在目前。
“想着你听雨无聊,临波独笑。”这两句是化用小青本人的诗句。她生前曾在《题<牡丹亭>》诗中写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前一句就是由此诗的第一句而来。而后一句亦是化自她的诗句“瘦影自临春水照”。这一段的起首“想着你”三字,将人从风景描写的虚幻中,拉到被凭吊的人物上来。可见它确非信笔书来,而是与上一部分的“只见”二字一样,虽是曲式所要求的闲衬词语,却也着实存在着无可抹灭的确切意义。“直弄得红啼绿怨,翠减香消,今来教人空泪抛!”与上一部分结尾一样,作者仍是在以物喻人,以花红叶绿喻薄命红颜。一声声“啼”、“怨”,一片片“减”、“消”,不得不教人泪雨轻抛。值得注意的是“空泪抛”的“空”字,在这里并不是说小青的遭遇不值得落泪抛涕,而与“今来”相照应,是说经过“红啼绿怨,翠减香消”,冯小青已经人间冷遇,郁闷而死,就连那“听雨”的“无聊”、“临波”的“独笑”亦自不复存在了,现在只能空把伤心泪水来抛洒了。
在这一部分,对小青一生的生活遭遇应属实写。但作者并不是去叙述她的生活中如何遭妒被禁,如何常年郁闷而死,而是用写意的手法。采取借用和比喻,从她郁郁寡欢的精神情态上着笔,写出了只有她才遭受到的,别人却难以想象得到的精神折磨和非人的生活景况。以如此赢弱、娇嫩的生命倍受摧残为说资,闻者均为之悲泣。故这一部分在充实人物形象、铺垫感情高潮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决非为单纯满足曲调格律要求而急就的草章。
“怪苍天恁狠,怪苍天恁狠!”经过前面景物和人物描写的铺垫,作品进入高潮是自然的。【桂枝香】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自己站出来,在哀悼、压抑的气氛中,满怀着悲愤和苦闷的心情,替主人公小青发出对苍天和人世的无比怨恨。从这两句的重复看,显出一个精通音韵、词律的曲剧圣手,驾驭曲牌格式和词语的高深功力。这两句可算是全曲的精髓。全曲单单在此重复一句,加重语言气氛,突出了这句的效果,读来仿佛是有人在抢天嚎呼,非饱受人间不平待遇之人,无以出此壮举。
“生他才貌,将他罗唣。”至此,作者发出了自己的议论,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失望和感叹。“漫心焦,如今几个怜文采。只是卿卿没下梢?”作者虽呼天抢地地发出了一通怨恨,却仍然摆脱不了满怀焦虑的心情。原因就是像小青那样的能诗善画的才子秀女们,直到今天又有几个人能够爱惜他们的文采呢?到头来也只是没有什么好结果。如果说前两部分是以漫词丽句来展现环境背景和人物形象,那么这部分就完全不同,是用近于口头的话语,直言不讳地发泄对天地的愤恨,充分体现出散曲口语入曲的语言特色。
读罢全曲,不难发现,沈东江这首散曲,并非只是凭吊的内容,而其更重要的还在于存有抒怀的成份。小青原为明末杨州人,后为杭州冯氏所纳,一生凄惨,十八岁即含悲而亡。东江自是杭州人,乃由明入清之遗民。明亡后以医为业,在外不谈时事,一为逃灾避祸,二为不满清人当朝,似有怀念亡明之意。故他在这首小令中,借凭吊亡灵,不仅抒发了自己郁闷不悦、有才不遇的痛苦之情,也寄托了他的亡国之哀,这本是清初文人墨客的通犯之“病”,本不足奇。但是,史传中所载,他是绝口不谈时政的人。究竟如何,此曲即昭示了答案。
此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选词秀美,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天成,艺术上亦不乏独佳之处,可谓清初散曲的优秀作品之一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小青其人有无未可知,但其传说却为文人所乐道。传说小青葬在杭州西湖之滨孤山之上,明清小说多有传其事者。作者自是杭州人,乃由明入清之遗民。此曲借凭吊亡灵,抒发了自己郁闷不悦、有才不遇的痛苦之情,也寄托其亡国之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江头金桂·孤山吊小青墓作》是清代散曲家沈谦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包括三支曲牌,第一支曲描写西湖孤山的美丽春景,以夕阳、寒烟等意象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与作者凭吊小青的感伤之情吻合;第二支曲追忆小青堪怜的命运,表达自己同情痛惜的心境感情;第三支曲则笔锋一转,将怨恨直指苍天,表达了对古今才子佳人共同不幸的愤激之情,寄寓着作者的感慨,也包含着隐隐的讽世意味。此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选词秀美,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天成。
展开阅读全文 ∨
沈谦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