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游赏寻花的话,出门就是西湖一带。在西湖湖边的路上,沿着花丛行走,直到了昔日题诗的所在。瑞芝峰下的杨梅坞,松林一派,我盘桓着久久不去,时光却催着我动身离开。当我踏上了回家的归程,那吴山上升起一片浓云,眼看就要下起雨来。
注释
①屦(jù):鞋。此代指行踪。
②瑞芝峰:在杭州南山区风篁岭、狮子峰之间。杨梅坞:靠近瑞芝峰,以宋时金妪栽杨梅盛美得名。
③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
全曲以记述一天的游春行程为主干。“寻芳屦”,本身是有目的的出行。门迎西湖,“出门便是”,有轻车熟路之意。既为“寻芳”,傍花而行,自是如愿以偿。但“傍花行到,旧题诗处”,就为作品添上了一丝怅惘的意味。读者看到诗人沿着西湖岸花丛前行,最终却情不自禁地到了旧日题诗的地方,可见“寻芳”的真正目的还是寻旧。作者不明说出,故意把“旧题诗处”的重临写成是漫步之中的无意所得,则旧忆中或有隐痛、隐衷的成分。这一点,在下片也有所隐示。从瑞芝峰到杨梅坞,诗人前言“寻芳”而来,到此却成了“看松”。杜甫《东屯北崦》:“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就是一种心情沉重的表现。从“催归去”、“云暗”、“又商量雨”等提示来看,诗人并未能尽兴。“商量雨”从姜夔《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的词句化出,是阴阴欲雨的天象。总之,这一结尾同诗人的心情相映,是甚为黯淡的。
全曲以句促语短的意境闪现来表现景点的变换,贯串着冷咽的情调,故曲中虽连用“西湖”、“瑞芝峰”、“杨梅坞”、“吴山”四个地名,却并无饾饤堆叠之感。曲牌格律所规定的三字句的重复,反而起了圆润行迹的绾联作用。
-
秦楼月·浮云集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 2
-
秦楼月·楼阴缺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烟,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 1
-
秦楼月·芳菲歇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 3
-
水仙子·山斋小集
《水仙子·山斋小集》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开篇描绘了一幅清雅静谧的隐居图,用起兴的手法借平凡的景物渲染出清雅淡泊的情绪,然后借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及春秋时期陶朱公范蠡表达自己虽然没有走上仕途,但可以过自由的生活。全曲借景用典抒情作者,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481
-
塞鸿秋·道情
《塞鸿秋·道情》是元代剧作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与蔑视,体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心境。...
- 294
-
天净沙·江上
《天净沙·江上》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作品。此曲描写了一幅静美的黄昏秋江图。作者寓情于景,用落雁、孤鹜、残霞、疏林、人家、小舟、渔歌、芦花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新宁静、温暖祥和的画,表达了作者醉情烟霞、放浪江湖、安于渔樵的生活志趣和精神皈依。全曲语言质朴清丽,感情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意境。...
- 241
-
山坡羊·客高邮
危台凝伫,苍苍烟村,夕阳曾送龙舟去。映菰芦,捕鱼图,一竿风旆桥西路,人物风流闻上古。儒,秦太虚。湖,明月珠。...
- 1001
-
山坡羊·闺思
《山坡羊·闺思》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此曲通过描述深闺少妇与她的侍女之间的戏剧性小冲突,表现深闺少妇对离人的思念。少妇春睡正甜,小丫头唤醒了她的“团圆梦”,她含娇怒斥。全曲构思新颖别致,笔墨生动传神。...
- 930
-
山坡羊·酒友
《山坡羊·酒友》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此曲写与朋友相聚,开怀畅饮的情趣。作者以刘伶自况,一醉方休,也流露出失意和不满。末几句独白写豪正浓,如闻其语,如见其人,妙趣横生。...
- 51
-
汉东山·霓裳舞月娥
霓裳舞月娥,野鹿起干戈。百年长恨歌,闹了也末哥。万马千军早屯合。走不脱,那一埚,马嵬坡。...
- 35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