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凌歊·控沧江

贺铸 〔宋代〕
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驻彩仗、乐未渠央。岩花蹬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寄一笑、何与兴亡!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江狭水急崖临江,推开青山顺流下,高台依旧人心凉。昔驻彩仗甚繁闹,转瞬即逝尽消亡。宫娥彩女盛装着,山花野蔓妒色失。歌舞停歇,恨此处风流散,仅有凄凉剩。
繁华似锦梦,片刻惊醒;尝为佳丽地,今已苍茫。惟寄兴亡于一笑!量船载酒徜徉游,幸有知音陪相慰。请君缓调清管,吹奏三曲斜阳里。
注释
①凌歊(xiāo):本古台名,在安徽当涂黄山西北五里。贺铸以《铜人捧露盘引》词调咏之,故另立新名“凌歊”。铜人捧露盘引:词牌名,金词注“越调”。又名《金人捧露盘》、《上西平》、《西平曲》、《上平南》。双调八十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四平韵。前六、后七两句,并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句。《词韵》于第三字豆,作上三下五句式。
②控沧江:长江至当涂,江狭水急,悬崖临江,故曰“控”。
③排:水流湍急,推开青山而下,故曰“排”。
④凉:高台依旧,风流不再,故曰“凉”。燕台:本指燕昭王所筑的招贤台,此代称凌歊台。
⑤仗:仪仗与卫士。彩仗:彩色仪仗。
⑥渠:通“遽”,迅速。
⑦千门珠翠:指宫中女子。
⑧俄顷:片刻,突然间。
⑨佳丽地:谓今南京。南齐谢胱《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⑩指苍茫:(如今)手指处一片苍茫。
⑪赖:依赖。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对友人的尊称。
⑫胡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传自西域。
⑬清管:笛子。唐代李郢《江上逢羽林王将军》诗:“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晋书·桓伊传》载:“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伊)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桓伊曾与谢玄等在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为东晋政局的稳定,立了大功。此处词人化用古典,抒发自己郁郁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公元463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游,登凌歊台,并建避暑离宫。六百年后,贺铸亦到此处。观旧址,叹时世变迁,人生苦短,遂作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词上片由写景引入怀古,下片情中置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全词把登临怀古与写景抒怀和谐地融合一起,表现了词人对于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和对于人生易逝的遗恨。
上片由写景开始,前三句写登凌歊台而看到的山川形势。与贺铸同时的当涂人郭祥正有诗云:“凌歊古台压城北,天门牛渚遥相连。”长江流至当涂以后,因两岸山势陡峭,夹峙大江,江面变得比较狭窄,形成天门、牛渚两处极为险要的处所,为自古以来的江防重地。所以《姑熟志序》在写到太平州的风俗形胜时说:“左天门,右牛渚,当涂、采石之险,实甲于东南。”方回用一“控”字,写出峭壁临江,形同锁钥;用一“排”字,写出江水排开青山,冲突而下。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山川形胜,尽收眼底。
公元463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游,曾登凌歊台,建避暑离宫。以下写当时之盛,及转瞬之衰。燕台消夏,彩仗驻山,随行的妃嫔宫娥,个个盛妆靓饰,千娇百媚,以致山花失色,自愧不如。这里,方回用了一个“妒”字,把本没有感情的“岩花磴蔓”写得像人那样产生了“妒”意,真是写足了宋孝武帝的穷奢极侈,写足了凌歊台当年的盛况。然而,曾几何时,那个“乐未渠央”的喧闹场面,已经风流云散,只给这里留下了“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许浑《凌歊台》)这样破败荒凉的萧条景象。
词人以“舞闲歌悄”一句把昔日极盛一笔揭过,又写出“恨风流不管余香”这无限感慨的结句来。当然,这里的“余香”,决不是六百多年以后的词人所真能感觉到的,这是词人由眼前的岩花磴蔓而产生丰富联想的结果。这些“妒”过“干门珠翠倚新妆”的“岩花磴蔓”,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凌歊极盛的当年,也曾被脂水香风所浸润,几百年来,花开花落,今天似乎还残存着余香。然而一代风流,杏如黄鹤,眼前却依然是花红欲燃,蔓翠欲滴,这不是那些醉生梦死之徒所能料到的。词人用一个“恨”字,表示了对统治者奢侈淫逸的谴责,也表示了自己痛感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遗恨,为下片抒怀作引导。
下片抒怀,前四句承上作出总结。当涂紧邻南京,作者叹惜花团锦簇般的繁华岁月,转眼之间就如梦云消散;千古如斯的秀丽江山,依然笼罩在一派烟水迷茫的暮霭之间。这四句,情中置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打成一片。词人在一“惊”、一“指”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慨。
第五句“寄一笑、何与兴亡”是全词之眼,以反说之语点醒了全篇。方回当时,官不过佐贰,人已入暮年。昔日请长缨、系天骄的雄心壮志,已经销磨殆尽,所以只好把千古兴亡,寄之一笑。这里的“笑”,如同苏东坡《念奴娇》“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之“笑”,都是痛感壮志未酬,烈士暮年的自嘲、自笑。表面上好像说不关兴亡,实际上让人感到的正是作者心中那壮志未酬的深沉的痛苦。他没有忘怀世事,没有忘却兴亡,也没有超然物外。方回虽然口称“何与”,但他毕竟在这一句之前之后,都清清楚楚地表达出他不仅已经“与”,而且“与”得相当执著。
“量船”以下,故作旷达之语,但字里行间仍然充满着浓郁的感伤情调,与前句一脉相承。既然千古兴亡都可付之一笑,此外就没有什么值得关心的了。词人量船载酒,随波泛舟,徜徉在苍茫的山水之间,所幸还有知心好友与自己相对胡床,差可相慰。在一派凄迷的夕阳残照里,词人请他“缓调清管”,为自己吹奏笛曲三弄,借以宣泄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气。
很明显,方回在词中是以桓伊称许友人的。方回此处的用心,后来宋李之仪《跋〈凌歊引〉后》一文中说得很清楚:“凌歊台表见江左,异时词人墨客形容藻绘多发于诗句,而乐府之传则未闻焉。一日,会稽贺方回登而赋之,借《金人捧露盘》以寄其声。于是昔之形容藻绘者奄奄如九泉下人矣。……方回又以一时所寓固已超然绝诣,独无桓野王辈相与周旋,遂于卒章以申其不得而已者,则方回之人物,兹可量矣。”由此知道词人在结拍化用古典,依然是抒发自己不得志于时、不能见赏于执政者的郁郁之情。虽是旷达快意语,但它表达的仍是壮志难酬的郁郁寡欢。
总之,这首词把登临怀古与写景、抒怀糅合在一起,反映了比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与东坡的同类词极为相似。陈廷焯曾说:“方回词极沉郁,而笔势却又飞舞,变化无端,……”此词之中,不管艳词丽句也好,淡淡调侃也好,贯穿始终的仍是一股沉郁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您可能感兴趣...
  •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47
  •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4
  • 病后登快哉亭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昏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14
  • 更漏子·独倚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4
  • 清燕堂

    雀声啧啧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睡思乍来还乍去,日长披卷下帘时。...

    0
  • 宿芥塘佛祠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晓先烧柏子香。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7
  • 行路难

    惊飚猎榛莽,西山匿颓阳。四五阴魄晚,繁星亦光芒。驱车何所投,却顾归路长。挟辕两羸牸,犯此豺虎场。安得渥洼骏,皎旦游康庄。岂徒写我忧,要使尘不扬。...

    1
  • 望夫石

    亭亭思妇石,下阅几人代。荡子长不归,山椒久相待。微云荫发彩,初日煇饿黛。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宛然姑射子,矫首尘冥外。陈迹遂亡穷,嘉期从莫再。脱如鲁秋氏,妄结桑中爱。玉质委渊沙,悠悠复安在。...

    1
  • 题诸葛谼田家壁

    《题诸葛谼田家壁》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及造访对象;颔联描写行踪,先是步履匆匆,然后在田家停留弥久;颈联描写写农家生活的勤劳、朴素,尤为清新晓畅;尾联表示对游宦已兴趣淡漠,希望能在此归隐。诗中描绘了农村的晚景,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希望归隐的思想。全诗风格平淡,用语直朴,与所表现的情感相一致。...

    0
  • 茅塘马上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