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

樊增祥 〔清代〕
残柳黄于陌上尘,秋来长是翠眉颦。
一弯月更黄于柳,愁煞桥南系马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秋日柳叶渐黄,和尘土的颜色接近。枯叶萎缩,就像美人皱起的眉头。
天上一弯残月更比柳叶还要枯黄,真是要把月下的离人愁死啊。
注释
⑴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桥横灞水之上。自汉代开始,东出潼关、函谷关,必自灞陵始。灞水沿岸遍种柳树,自汉及唐,在灞桥边折柳赠别渐成风习,杨柳成为离别的象征。《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开元天宝遗事》又载:“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口占(zhàn):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占,口述。
⑵残柳:一作“柳色”。陌上尘:路面的尘土。因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尘土自是黄色,因此有“残柳黄于陌上尘”之叹。
⑶翠眉颦(pín):形容柳叶枯卷宛如女子皱眉。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颦,皱眉。
⑷愁煞(shà):亦作“愁杀”(shā),使人极为忧愁。煞,表示程度深。系(xì)马人:游子自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诗的一、二句写柳。古来送别诗中,几乎都离不开写柳。如王维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但樊诗一反王诗意境。首先点出柳是“残柳”,柳已凋枯,比陌上的飞尘还要黄。灞桥两岸,是东西延伸、不见尽头的道路,车马交驰,尘土飞扬。尘土之色与残柳之色,已混为一体,无法分辨。一个“黄”字,已含无限凄婉之意。次句跌深一层,陌上秋柳离披的残叶,恰像女子长颦的翠眉。“翠眉颦”三字,点出本意。这首不是传统的灞桥伤别诗,而是怀人诗,见柳叶而想起闺中少妇的颦眉。樊增祥虽喜作艳体诗,但个人生活甚为检点,对妻子的感情真挚深厚,所以这里应当是思念妻子。以柳叶喻眉,亦前人常语,但是诗中与黄尘连说,更觉黯然销魂。
第三句笔锋一转,转而写月,出人意表。“一弯月更黄于柳”,再增一景物,再设一喻。一弯新月,比柳色更黄。新月如眉,残柳如眉,一个“月”字把思路拓向远方——也许妻子也在倚楼望月。她的双眉,也像这弯新月,像这秋柳一样长颦不展。黄的路尘,黄的柳色,黄的月光,在关中这黄土地中,这些都是颇具特征的景物。离家的游子,在漫天遍地的黄的氛围中,思归愁绪油然而生——“愁煞桥南系马人”。末句是写人,桥南系马,只是暂宿于客舍,试想入夜后孤眠的况味,就更难为怀了。这“系马人”是久客思家的失意宦游人,因而见到陌尘、残柳、新月会感到“愁煞”。
这是一首悲秋之作,借而抒发诗人的悲愁哀怨。诗句情融于景,情景一体,“愁”字虽在末句出现,却贯穿全篇,景色全为愁人眼中所见,都涂上一层哀愁凄婉之色。虽然题为“口占”,看似不经意写成,但是情与景会,风韵独绝。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该诗作于光绪十三年(1887),当时樊增祥在陕西任知县。诗人颇负才名,中进士后,却长期屈居下僚。游宦关中,“易地者四,劳形案牍,掌笺幕府,身先群吏,并用五官”(《樊山诗集自序》),郁郁不得志。诗人经过灞桥,信手在旅舍的墙壁上题了这首诗,稍改好作欢娱侧艳之语的故习。后来谭嗣同偶然在墙上发现了这首诗并大为赞赏,该诗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年~1931年),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署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