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从自己“死在这里”的假设出发,情绪比较感伤;第二节的情绪则转为愤激,这种愤激情绪来自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深仇恨”;第三、四节将全诗的情绪推向高潮,是一种激昂慷慨、悲壮崇高的境界。情绪由感伤到愤激再到悲壮的推衍,诗人把富有崇高内涵的悲壮情绪渲染得丰满热烈。
这样的构思方式,有两个独特之处。首先是突出了个人和祖国血肉相连的命运。在这里,承受被捕坐牢灾难的不是诗人孤独的个体,而是“你们之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个人和祖国是忧患与共的。他的苦难就是祖国的苦难里因此诗人才会呼唤:“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即使自己死亡了,因为是为祖国而死的,所以诗人也才坚信:“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这种构思方式也有利于把诗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祖国胜利的确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诗篇一方面用肉体的死亡突出爱国精神的不灭。在凯旋之日,即使从泥上里掘起的只是自己“伤损的肢体”,但诗人却坚信人们用胜利的欢呼,会“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而另一方面,诗篇又用死后对光明的眷恋映照出生前对自由的渴望,诗人希望胜利时,“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嗓着太阳,沐着飘风”,并且告诉人们:“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死后尚且如此,生前可想而知,生生死死,都执着于自由和光明。
诗歌在创作风格上还有寓浪漫主义的诗性想象于现实主义描述之中的特征。通过现实的土层和历史的烟尘,诗人抒发出自己一向擅长的浪漫主义诗趣和情调。文字于沉郁中显示力度,语调从舒缓里见出深沉,形象和画而平实、素朴而又飞扬着浪漫的激情。
-
狱中题壁
《狱中题壁》是近代革命家何孟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诗中何孟雄自比为胸怀大业的宋江和图强不息的楚囚钟仪,表明了自己虽然身处险境,依然胸怀大志,励志图强。全诗多处用典,触处成文,语语沉着,力透纸背,感人肺腑。...
- 684
-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
- 4
-
烦忧
《烦忧》是近代诗人戴望舒创作的一首新诗。全诗共两节,第一节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第二节写的是作者那种络绎不绝,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故读来十分上口,给人留下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
- 235
-
寻梦者
《寻梦者》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唱出寻梦者美丽灵魂的歌。诗中,诗人以“寻梦者”自喻,通过“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描述,唱出了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诗歌运用象征手法,以“金色的贝”作为象征喻体,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意境丰富,美轮美奂。...
- 384
-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7月3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的构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注意和想象中国被沦陷的土地,把无限的痛苦与深切关注的感情都贯注于“残损的手掌”上;第二部分依然是在想象中进行的,诗人以无限的温柔和全力描摹,使爱国主义感情得到升华。全诗内容坚实崇高,情绪高扬阔大,语言明朗鲜活。...
- 998
-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 ...
- 609
-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1038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